邯郸初中生遭3名同学残忍杀害,堪称今年最恶心惨剧!

翠丫看电影 2024-03-18 15:41:19

一位14岁少年的死亡令河北省邯郸市陷入震动。

2024年3月11日,刚从山东工作地赶回肥乡区旧店村老家的王崇,就不得不面对儿子王子耀的死讯。

当天,王子耀的尸体在肥乡区北营村南的一处蔬菜大棚被发现,而带警方到此处指认现场的,是王子耀的3名同班同学。

3月12日,王子耀的姑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前述3名同学涉嫌杀害王子耀,已被警方带走,王子耀一家收到了该案的立案告知书。

据新京报报道,案由是“故意杀人”。

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手段恶劣,令人震惊。

网民纷纷表示,杀人偿命,决不能放过3个杀人恶魔,应该让他们付出代价。

那么,这3个杀人嫌犯,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

“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曾经在未成年人中广泛流传,也曾被一些未成年人拿来当做肆意犯罪的“免罪金牌”。

不过,2021年3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意味着,已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有可能会被追究刑责。

不过,根据相关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他们最高能被判处的,是无期徒刑。

根据现在的义务教育入学规定,要满6周岁才可以上小学,而邯郸市小学学制为6年,这意味着,进入初中的学生,应该已经年满12周岁。

这3名初中生残忍杀害小光,而且事先预谋,手段残忍,事后还掩饰真相,已经符合故意杀人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条件。

3月16日,著名法学教授罗翔发布视频谈及此事,罗翔表示,此事件再次让刑事责任年龄成为焦点话题。

对于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如果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行为,同时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对于特定犯罪,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罗翔称,法律从来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依然是培养对人对己的尊重。

但法律所能做到的,就是对于犯下弥天重罪的人依然要进行必要的惩罚,只有惩罚才能带来改造的效果。

电影《误杀》里面有一句台词: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禽兽。

孩子可以变成禽兽,但禽兽是不可能变回孩子的。

当那件恶劣的事件在网上发酵时,网友们都在愤怒地呐喊:杀人偿命!

然而,预防、打击未成年人犯罪仍有其困难之处。

相较于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突发性明显,还具有团伙性、反复性、易传导性的特点,这些都增加了预防及打击的难度。

近日,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在节目中回忆自己小时候被校园欺凌的经历。

在节目中尼格买提表示,小时候他被校园欺凌过,到最后,他甚至都以为被欺负是正常现象。

尼格买提的经历不仅是他个人的伤痛,也代表了所有遭受校园欺凌的孩子们的共同遭遇。

这一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很多孩子在上学期间,都遭遇过各种类型的校园欺凌,给个人成长、未来发展留下了阴影。包括这次河北邯郸初中生在惨遭杀害之前也是经历了长时间的校园霸凌。

而即便少年犯出狱之后,因为社会的歧视和偏见,他们往往又会走向犯罪道路,又一次成为不安定的因素。

对待少年犯罪问题,我们也不能简单只说一句,让他们承担相当代价就完事了。这里面问题太复杂了,父母缺位,制度缺失,法律惩罚不足,后续支援乏力,个个都不好解决。

有一部韩剧,光是看了开头就想说脏话。

一个13岁少年,在法庭上带着挑衅的笑容说——

听说年纪未满14周岁的话,就算杀人也不用坐牢,太爽了!

这部韩剧便是《少年法庭》,在这部剧里,我们同样能够看到一些倍感熟悉的社会问题。以及,难以复制的魄力与勇气。

韩国,首尔,大雪纷飞。

一个男孩在街上缓慢行走,来往行人纷纷避开。

他的衣服、脸上、双手,都是血迹。

他一步一步,径直走向了警局。

在警局门口,警察叫住了这个神色怪异的男孩。

男孩突然之间很慌张,否认了身上沾着的是血。

可下一刻,他又镇静下来。

一脸冷漠地说:我杀了人。

然后掏出一把沾满了血迹的斧头......

13岁的白成友,在作案8小时后自首。

他把8岁男童诱拐到家中,残忍地杀害、分尸、抛尸。

白成友为什么要杀害男童?

他们之间毫无恩怨,素昧平生,而且当时还是在大白天。

白成友坦然面对镜头,丝毫不见惧意。

因为按韩国《少年法》的规定,不满14岁的孩子,无论他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罪,最多也不过判处去少年院接受两年教育。

这时的法院,承受着各方压力。

政界暗示,一定要圆满结案,舆论媒体,要求严惩杀人犯,受害人家属,只想要个公道,让杀人犯偿命。

但白成友依旧嚣张无比,他回忆案件细节,并津津乐道自己的聪明和被害者的幼稚。

书记员都气炸了,直接口吐芬芳,这个王八蛋真该死!

而负责案件的女法官沈恩锡胸有成竹,因为她过去处理过很多类似的案件,有自己独到的经验——

我当少年法庭的法官,是因为我对少年犯厌恶至极。

法律+人性恶。嗯,一看就是韩剧擅长的题材。可这一次,刀口更加锋利。

极端案件,少年犯罪,一爆出往往轰动社会。

第一,它强烈冲击着我们“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是天真无邪的”这样的常规观念。

第二,万一有一种罪,无法受到惩罚……

《少年法庭》就是这样一部剧。专治低血压,看得牙痒痒,但是最后又忍不住打出五星。

对于少年犯厌恶至极的沈恩锡法官在多年前,她的儿子被在楼顶丢砖块玩闹的两个少年给砸死了。但因为两人年仅11岁,都是初犯,且都道歉反省。审判便草草结束。

现在,恰好她调任延和法院的第一起案件,就是一起轰动韩国的“碎尸案”即刚刚的“13岁少年案”。

剧中的碎尸案,经过沈恩锡调查,并非为一人作案。碎尸的直接凶手也不是少年白成友,而是白成友的女友韩睿恩。

那么,为什么最后到警局自首的只有白成友一人。

原因很简单:这些少年,比任何成年人都清楚《少年法》的存在。

白成友13岁,即使犯法也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韩睿恩今年17岁,根据《特定重大犯罪处分特别条例》,最重刑可判处20年有期徒刑。

别以为这种担忧多余。

这起案件,改编自韩国真实发生的“仁川女童碎尸案”。

绑架、杀人、毁损尸体、弃尸,然而因为犯人是未满14岁触法少年,最多只能判他在少年院待两年。

让韩国开始有修订少年法的声音,甚至质疑少年法的存在必要,而这也成为《少年法庭》所关注的其中一项议题。

不得不说,本剧在题材选择上相当讨巧,且具有一定辨识度。

市面上,有不少关注青少年犯罪的影视作品,比如韩剧《窥探》《人间课堂》。

至于国内,也有讲述校园霸凌故事的《少年的你》。

但,《少年法庭》的重点不在犯罪本身,它着重探讨的是青少年犯罪背后的成因,以及围绕《少年法》修订的诸多争议。

再者,它与现实的距离更近,带给观众的冲击力也越发强劲。

剧里的5起案件,大多取材自现实。

跟许多同类影视作品并不同,这部剧并没有简单归之于原生家庭,而是继续挖掘犯罪越来越低龄化的原因。

教养孩子,需要所有的资源和力量,整个社会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果大家都不负责,那所有人都有过错。

比起一部司法剧,《少年法庭》一开始看起来更像是一部恐怖剧。

没有鬼怪,净是我们对人的恐惧。

在“未成年人驾驶撞人案”中有这么一幕,为了争取法官良好印象,女孩上一秒在社交平台发布“掉泪自拍”,配文:为被害人祈祷 加油 成长中 反省

但下一秒,立即回归“本性”。

沈恩锡的儿子被砸死,两个少年犯得到“保护”,她仍然耿耿于怀。

后来,她查到他们的档案,一人的评价上写着:曾有六次保护处分前科 犯后态度无悔意

他们还组成了一个“逃家犯罪集团”。专门做援交诈骗。

还在网上以网聊的形式找各种女孩入手,通过强奸女孩并录下视频的方式,胁迫女孩配合援交诈骗或去应召站工作。

民众的怒火一次次喷发。大家要再问——《少年法》究竟保护了谁?

现实中,有很多少年为了表现“合群”,为了不成为被排挤的对象,被动地成为实施加害的人。

就像沈恩锡说的:

“少年犯罪并不是单纯的犯错,而是环境使然。”

而《少年法》诞生的根本,就是改变环境,矫正轨道,帮助少年健全成长,暂且不论是加害人或被害人,而是确保孩子们不再卷入犯罪行为。

但有些罪不可赦的少年,因为得到了赦免,他们往往又会走向犯罪道路,又一次成为不安定的因素。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废除《少年法》吗?

对此,剧中两位主角的立场,恰好对应两种社会主流意见。

打从开始,法官沈恩锡就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她对少年犯极其厌恶的态度。

转来延和地方法院之前,她的强硬和不近人情远近闻名,江湖人送外号「 十恩锡」——几乎每位少年犯都被她判以最重的处罚,即十号处分。

在她看来,他们大多不知悔改,一旦踏上了犯罪道路,迟早会重蹈覆辙。

和沈法官的冷漠态度不同,法官车泰柱(金武烈饰)始终相信少年犯能够改过自新,只要社会愿意给予关怀。

他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观察和保护的义务,记挂着每一位经由他手的问题少年,会像家人一样问候他们的近况,在必要时伸出援手。

之所以如此宽厚仁慈,倒不是因为他天生圣母心泛滥,而是他本人就是少年犯出身。

少年时期,为了反抗父亲的长期家暴,他以杀人未遂的罪名被捕。

后来,多亏有位好心的法官引导他走上正道,否则他可能也成了小混混,或者加入了逃家犯罪集团。

正是因为他深刻地体会过那种在绝望中挣扎的日子有多么煎熬,所以他才会和其他少年犯们共情,希望他们能够早日重回正轨。

从两人交叉对立的视角出发,剧情不断衍生新的反思与叩问:

《少年法》的存在,究竟是在保护青少年,还是在保护罪犯?

如果废除《少年法》,那些犯错的青少年应该被彻底剥夺未来的可能吗?

无视问题背后的根源,一味地加重刑罚,这对他们来说,公平吗?

说到底,青少年犯罪的根源还是在于社会制度的缺陷与家庭环境的恶劣。

对待少年犯罪问题,我们也不能简单只说一句,让他们承担相当代价就完事了。

这里面问题太复杂了,父母缺位,制度缺失,法律惩罚不足,后续支援乏力,个个都不好解决。

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称职的成年人来告诉少年犯们:

他们犯的案件有多严重,带来多恐怖的后果,给多少人带来伤害。

父母只想无底线维护自己的小孩;学校只想大事化小;作为最后防线的法院,也以缩小事件社会影响为标准执行审判。

少年,也就在这各方纵容的环境下一步步变坏。还有很多人,他们不停地犯罪,只是为了以这种自虐般的方式引起家人的注意。

他们最渴望的,是家人的温柔以待。悲哀的是,他们对于亲情的渴望,有时反而将之推向了绝望的边缘。

从媒体、舆论、法律、社会机构、基层执法人员,再到个人。

针对未成年犯罪的社会现状以及症结,剧本做出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剖析。

尤其是法律层面,关于基层执法人员面临的阻碍与桎梏,都做了细致的梳理。

但抛开冷冰冰的数据、白纸黑字的新闻、法条,抛开所有坚硬的、不容撼动的事物,本剧试图展示的是人性的脆弱,是人的情绪,是人的困境,是那些带有温度,让人感到真实的东西。

说到底,少年是无法独自长大的,要健康成长到成年,这中间更是横亘着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少年,就是一群跑不快的孩子,跟不上环境的步伐,所以容易掉队、迷路,走向相反的方向。

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在一个相对规范正向的“村落”里游走,再怎么走丢,也不至于掉入深渊。

如何确定人生的道路,从所有可能发生的、或好或坏的环境中挣脱出一个正确选项。

这是少年自己的功课。但如何在这之前构建好这背后的“村落”环境,却是所有人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现实主义作品就如同一根尖刺,如果你不去拔除,那么它就会长久地刺痛你,然后发炎、溃烂、流脓,迫使你去正视它的存在。

这阵刺痛,就是它最大的意义。

0 阅读:130
评论列表
  • 2024-03-18 18:58

    校园霸凌盛行,不杀这三逆子,怎能扭转风气,不应故及西方所谓人权歪风,应知民意,定要斩!

翠丫看电影

简介:一种“真情实感”倾诉,更是一种“点到为止”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