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出口管道被俄关闭,哈萨克斯坦发起反击,退出一项独联体协议

吴非媒体外交 2022-07-09 19:51:24

近段时间,一系列关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消息,让外界十分怀疑,两国关系是否产生了裂痕。而《莫斯科真理报》7月8日的一则报道,更是直接将两国的矛盾公开展示出来。报道称,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签署法令,宣布退出独联体跨国货币委员会协议。

独联体是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大部分原苏联国家成立的组织,于1991年12月宣告成立。而独联体跨国货币委员会,是独联体中除土库曼斯坦之外的11个成员国,为了协调成员国之间的货币和外汇政策等情况而成立。在1995年5月签署相关协议,于2013年获得通过。

独联体跨国货币委员会对这些国家来说非常重要,除了能够维护货币以及汇率稳定外,还能够抗击金融风险,特别是美国美元霸权带来的风险。托卡耶夫退出该协议,意味着在金融领域,哈萨克斯坦很可能会与独联体脱钩。而独联体基本上是俄罗斯主导,与独联体脱钩等于是与俄罗斯脱钩,俄哈关系出了大问题。

俄哈关系出现问题,早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期间,就有预兆。托卡耶夫在与普京面对面交谈时表示,哈萨克斯坦不承认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个地区独立。托卡耶夫作为一国总统,很清楚地知道,这种表态意味着什么,但他还是当着普京的面说出这种话。

除了没有表态的国家外,很多国家都不承认这两个“共和国”,其中也有俄罗斯的友好国家。各国基于各自的立场和利益诉求,做出不同的抉择,没有谁能够指责。但当着普京的面说出这种话,就有些打脸的意味了。有些心照不宣的事情,可以做但不能说,一旦说出来,就意味着撕破脸皮。

托卡耶夫和普京会谈后不久,俄罗斯就关闭了新罗西斯克港部分石油输送设备。该港位于黑海沿岸,哈萨克斯坦有75%的石油是通过这里往外运输。俄罗斯方面给出的理由是,要清除港内的二战未爆弹药。

这是否是俄罗斯真正关闭新罗西斯克港部分石油输送设备的原因,外界不得而知。不过,俄罗斯方面在数日前宣布,要关闭哈萨克斯坦石油出口“命脉”的CPC输油管线,并且至少会持续30天。而在此前不久,托卡耶夫对外宣布将要增加对欧洲的石油供应,以弥补俄罗斯能源退出欧洲市场的不足。

这些事情发生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方面都会进行回应,对外表示两国的一些举动,不是出于政治动机,两国依然是友好国家。但把这些事情联系起来看,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几乎是哈萨克斯坦一有不利于俄罗斯的言论或者动作,俄罗斯很快就有相应的举措。

这一系列的事件发生的时间非常巧合,很难让外界不产生联想。而且托卡耶夫想做的事情就是增加对欧洲石油供应,这边俄罗斯下手就是卡住哈萨克斯坦对外石油运输通路。不管怎么说,这都损害了哈萨克斯坦的利益,必定会对两国关系造成影响。

不过,真正的情况到底如何,外界只能雾里看花。要判断两国关系是否完全破裂,还要看俄罗斯的后续动作。目前的局面,对哈萨克斯坦以及地区稳定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希望俄哈双方能够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0 阅读:51

吴非媒体外交

简介:暨南大学教授、资深俄罗斯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