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35岁有危机,国外却没有?

囤点知识 2024-02-10 20:15:39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新闻,某某大厂又干掉了多少人,如果不是整个项目裁撤,干掉的肯定是35岁以上的人,你信不信?

我们如今,不管你打开什么线上招聘软件,你都能看到招聘要求35岁以下,按理来说35岁以上,很多人已经在职场上工作了相当长的时间,不管是技能还是经验都远比刚毕业的应届生强,那为什么用人单位偏偏对35岁以下的人情有独钟呢?

有的人说,35岁的人,孩子也基本都在上学,父母越来越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因此生活中的琐碎事也越来越多,精力都被家庭分散了,不可能再像年轻人一样心无旁骛的加班了;还有的人说,人到35岁以后身体各方面开始走下坡路了,没年轻人有冲劲和干劲了。

这样吗,完全是瞎扯淡,35岁限制起源于体制内招聘,早期是50岁退休,而社保又要求必须交满15年才能领取退休金,因此根据这个退休年龄减社保交满期限倒算,正好是35岁,所以你能看到,体制内招聘要求基本都是35岁以下,那这股妖风是怎么刮到体制外的呢,说白了就是人力成本,随着技能和经验的提升,到30多岁工资也会逐步提高吧,但是20多岁的小伙子随便给个最低工资,人家就愿意来,你要是老板,你怎么选?那肯定是让30多的老人带带新人,然后把老人优化了,降本增效嘛。

那么作为打工人,我们怎么样避免35岁危机,老实说大环境如此,作为渺小的个体,我们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万千尘埃的一粒,但有几点我们可以做,不能说能避免自己被优化、被毕业,起码真有那一天不会措手不及,还无准备,第一点,持续学习提升自己,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多参加培训课程、在线学习,不管是不是本行业的,只要是你感兴趣的,都可以学,当然也要多参与行业研讨会,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趋势;第二点,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充满热情,并主动寻求机会提供额外的价值。第三点,尽量拓宽自己的技能和经验,不要局限于某个领域,这样可以增加自己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自己更容易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岗位需求。第四点,建立个人品牌,如今是全民媒体的时代,你可以利用工作之余,多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综上,也许我们无法完全避免35岁中年危机,但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几点来增加自己的筹码,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未来可能是瞬息万变的,因此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我们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并不断提升自己,我相信我们就能够在35岁危机中保持稳定,并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就。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