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链能不能用于军事?日本给出了答案

达哥有点味 2024-06-12 14:51:15

很多人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只有成像卫星或者具备导航功能的卫星才能被用于军事,星链只是一个转发信号的基站,一不能拍照二不能定位,能有什么军事用途?

现在日本用一个欲盖弥彰的方式给出了答案,继乌克兰之后,日本海上自卫队成为全球第二支使用星链网络服务的军事武装力量。

据环球时报报道,日本海自在最新一轮“海外巡防训练”任务中,为训练舰“鹿岛”号和“岛风”号配备了星链终端,开始使用由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提供的星链通信网络,并且计划在今后3年内为大约90%的水面舰艇安装星链的信号接收终端。

海自给出的理由是希望通过提供非执勤时间的高速上网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自卫队。

看上去很合理对吧,意思就是我使用星链只是为了上网,并没有军用目的大家不要误会。

但问题是第一你有自己的军用海事卫星,第二军舰不是邮轮,战争不是旅游,你为了招揽士兵可以提供星链,那下一步你要提供什么我不敢想。

卫星通信是信息化作战的关键手段之一,在军队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日本自卫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使用的民用通信卫星,2017年“煌”2号军用通信卫星发射成功,2018年“煌”1号发射成功,未来还有“煌”3号卫星。

三颗卫星组网成功后,日本海陆空三支自卫队将一改之前各自为政的通信格局,从借助民用卫星通信转变为军用为主民用为辅,并且三支自卫队之间的沟通和衔接也更加顺畅。

那为什么还要引进星链呢?因为“煌”系列卫星是高轨卫星,而且数量太少,这就导致它抗损能力不高且信号极易被干扰,一旦发生战争,日本的指挥通信毫无疑问会被第一时间切断,所以它迫切需要提高军用卫星通信的冗余度。

而星链是一种低轨卫星,低轨卫星的优势是什么?信号强,它相对来说通信速率和抗干扰能力都要优于高轨运行的军用通信卫星。

但是低轨卫星的弊端在于运行的角速度非常大,因此需要一个庞大的星座群来无死角的覆盖整个地球表面,这个数量不是几百倍几千倍,而是数以万倍。

这其实就是SpaceX研究可重复发射运载火箭的原因之一:大幅降低卫星发射成本。

猎鹰9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2.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发射能力为8.3吨,一次可发射十几颗至几十颗星链卫星

星链项目计划发射卫星的数量达到4.2万颗之巨,如此大规模集中的卫星发射,只有大幅降低发射成本才具备可行性,但同时也会给各国正常的太空探索和研究带来极大的威胁和干扰。

轨道是一种具有稀缺性质的太空战略资源,目前地球同步轨道的利用已经接近饱和,中低轨资源的争夺必将更加激烈。

地球中低轨道大约可以容纳5万颗卫星,星链如果按计划部署完成将占据超过80%的份额。

而且由于卫星数量巨大,星链的整体生存能力比高轨军用卫星更强,你打掉几颗几十颗,对它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根本没有任何影响。

目前在轨的星链卫星已超6000颗,能否提供高速廉价的互联网服务尚不可知,对低轨空间资源的浪费是显而易见的

2019年,美军就开始进行星链用于军事的可行性研究,2020年,美国陆军与SpaceX签署协议,计划使用星链进行跨网络协议的军用数据传输。

今年3月,美国空军宣称F-35A战斗机在测试中成功使用星链卫星进行数据传输,测试结果表明,星链的下行速率比传统链接方式快了将近30倍,峰值速率可以达到160M/S,相当于千兆宽带。

传输速度快、抗打击能力强,这些优点已经在俄乌战场上得到了证明。

2022年乌克兰的通讯网在第一时间就被痪瘫,可是星链却能立刻取代地面网络实现天地连接,让俄军的信息打击变得毫无意义。

日本正是看到了星链这种靠野蛮暴力的方式抢占轨道资源从而获取的强大能力,希望利用它来与自己的“煌”系列通信卫星形成备份,为将来战时的军事通信能力保驾护航,其真实目的根本就不是单纯的为了吸引年轻人来服役。

一把刀在厨师手里是厨具,在士兵手里就是武器,不能通过它究竟是切肉还是杀敌来判断有没有杀伤力,星链也是这个道理。

0 阅读:60

达哥有点味

简介:观点难免迥异,旗帜必须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