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破15亿,比起刘亦菲我更馋ta……

李孔峰说娱乐 2022-06-21 11:57:45

10天,《梦华录》播放量破15亿,豆瓣评分飙升至8.8。

作为今年的一匹黑马,

我们想说的却不是刘亦菲。

不得不说,

孙三娘做的江南果子,每一集都充满了诱惑。

豆儿果、桃花果子、越梅蜜饯、安姜盐、梨条桃圈、蜜饯雕花、碧涧豆儿膏……

让人好想立刻下江南。

去撑舟、品茶,还有吃果子。

01

苏州,点心跟着季节走

「四季茶食」,

是苏州「不时不食」饮食文化里的特别篇章。

春饼、夏糕、秋酥、冬糖,组成苏州人的品茗图景。

这个传统,自明清而来。

富庶江南,让苏州自古有了「吴俗习尚奢华」的说法。

春天主要是酒酿饼、雪饼;夏天主要是清凉一点的薄荷糕、绿豆糕等等;

秋天呢,以如意酥、菊花酥、巧酥为主;冬天则是芝麻酥糖等。

老苏州人都有过在黄天源排队买糕的经历。

到苏州,不吃苏州糕团,是不完整的。

青团

圆墩墩的青团子,是苏州春天的第一种味道。

「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清代美食家袁枚,寥寥几笔,就将青团的做法道尽。

图源 苏州交通广播

苏州人做青团,用的是浆麦草挤出来的汁,糯米粉染成碧绿色,淡淡清香扑鼻。

糯米粉成团,包入豆沙、芝麻、肉松蛋等各种馅料。

图源 苏州交通广播

十一二分钟蒸煮过后,如碧玉般的青团,便是苏州的限定江南春。

在过去的传统习俗里,青团得凉了再吃。

因为寒食节,人们不生火做饭,一颗青团便是最好的点心。

酒酿饼

苏州春天的第二种味道,就是它了。

图源 苏州发布

当你熟悉的老字号,开始陆续摆上酒酿饼,江南的春天开始倒数。

形如苏式月饼,却多了一丝沉醉的味道。

图源 兜兜白相相

面团用酒糟进行发酵,然后豆沙和玫瑰为馅儿,经过烤焙而成。

过了清明节,酒酿饼就得再约来年了。

图源 兜兜白相相

海棠糕

海棠糕,又名梅花糕。

做法清奇。先将面粉,酵粉用冷水调成浆状,在特制模具里刷上少许水油,注入面浆放入豆沙、鲜肉、菜猪油等馅心。

再用面浆盖面,加上糖猪油丁和红、绿瓜丝、瓜子仁、芝麻等。

盖上撒白糖的铁板放在煤炉上烤熟即成。

刚出炉的梅花与海棠糕,表面裹着饴糖,洒满果丝、瓜仁、芝麻等五色点缀,烤焦的饴糖呈咖啡色,香甜可口。

看店里的师傅巧手反动,煎制海棠糕又是别有番趣味。

撑腰糕

二月初二,除了剃头,苏州人还会来上一块撑腰糕。

如其名,撑腰撑腰,为求腰板硬朗,耐得劳作。

图源 苏州文广局官微

诗中《吴中竹枝词》里写道:“片切年糕作短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撑得风难摆,怪道吴娘少细腰。”

古代为了不耽误农食,农作人常常腰间放一块糕,想吃的时候酒拿出来充一充饥。

传承如今,一块小小撑腰糕撑起了苏州人的精气神,寓意新的一年,健健康康。

黄天源糕团制作技艺“非遗”传承大师,制作撑腰糕 。图源 苏州文广局官微

百果蜜糕

甜蜜似糖的百果蜜糕,过去是苏州人过年走亲访友时的礼品。

今天的百果蜜糕,是苏州版的切糕,用料更加丰富。

包裹着核桃仁、松子仁、青梅干、玫瑰酱等果料,口味丰富。

定胜糕

定胜糕源自苏州人一个搬家的习俗。

每搬到新家,都会用旧邻居帮着购买的肉馒头或定胜糕,赠送给新的邻居。

寓意着未来的生活,和和美美,步步登高。

定胜糕其实就是米糕的一种。

由粗米粉制作,红曲粉天然着色,呈淡红色。

入口不黏不甜。

枣泥拉糕

苏州名点,枣泥拉糕,是“拉糕”家族里最出名的。

不同季节,配以不同辅料。

所以拉糕种类繁多,譬如瓜子仁玫瑰拉糕,松仁南瓜拉糕,薄荷拉糕等等。

此外,苏州糕点,还讲究精致细腻。

典型江南水乡特色,韵味十足。

就拿最为特别的猪油年糕来说,四味四色,配以不同花入味。

除了玫瑰猪油年糕、桂花猪油年糕,

还有薄荷、枣泥猪油年糕,以及梅花糕、神仙糕、云片糕、重阳糕等等。

02

杭州,生活没点甜头怎么过

苏杭苏杭,梦里天堂。

在杭州的生活里,必须带点甜。

江南水乡,米是生活的本源。

江南人,最是擅长于将米制作成百种形态的食物。

糕团,是日常里最重要的存在,也是生活的调味剂。

一屉糕点,一壶热茶,勾勒出江南水乡独有韵味的闲情惬意。

纵然网红甜品店是当下时代的潮流,但不变的味道,依旧是传统的、手作的、流传了千年的经典。

从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到明清文化;

从江河湖海、田间地头、闾巷草野到巍巍古都;

丰厚的文化积淀,让杭州在糕点上,也成就了一番绝技。

在185项省级非遗文化代表名录中,知味观占了一席。

这家创建于1913年的百年老店,其杭派点心,很好的继承了千百年来南宋传统点心的制作记技艺。

代表点心包括知味小笼、猫耳朵、幸福双、酒酿圆子、西施舌、糯米素烧鹅、吴山酥油饼等。

一道“幸福双”,用到十几种原料,包括了猪板油、红小豆、核桃肉、蜜枣、松仁、葡萄干、青梅、金桔脯、佛手萝卜、蜜饯红瓜、白糖和桂花糖等。

光是配料,就足以看出杭州点心的精细。

苏杭天下一家,糕点上,也有着一脉相承。

图源 上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好比,苏州人用作搬家之礼的定胜糕,在杭州,生出了五彩斑斓的生活论调。

粉色的豆沙馅儿,是甜甜的,糯叽叽的;

绿色的抹茶味儿,散发着独特的茶清香。

黄色的是咸蛋黄肉松,咸甜味适中,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图源 上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还有老杭州的传统茶点小吃,龙井茶糕。

图源 上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以及糯米控的最爱,大兴糕点。

图源 上城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人潮拥挤的江南春,单单列一个清单,彷佛吃下了整个江南。

这家1958年诞生的糕点大户,半个世纪,用糕点成就了杭州人记忆里的老味道。

每每店家阿姨推出“季节限定”,就知道,不管到什么时代,总有慢性子的杭州人,在按照时节过日子。

正月的八宝饭,元宵的擂沙汤团,清明的团子,端午的粽子,立夏的乌饭糕,重阳的栗糕……

夏天要吃的乌饭糕

除了传统的本土糕点,外来的糕点,在这与水乡气韵慢慢融合。

譬如杭州第一家吉林延边朝鲜族的打糕店,乡佳米糕。

其中一款红豆卷卷糕,红豆搭配糯米,打造出了绵绵密密,糯叽叽的绝妙口感。

03

淮扬点心,南北融合

淮河与扬子江的下游地区,处于长江南北,紧挨京杭大运河。

囊括了淮安、泰州、镇江、盐城、高邮、扬州等地区。

扬州廋西湖

以扬州做代表。

位于江淮之间的扬州,在糕点上,融和了南北特色。

过去,扬州人走亲访友,是要拎着几样点心的。

在南北的打磨下,点心在扬州是风味各异的饼、糕、酥、片等。

翡翠烧卖与千层油糕并称为淮扬点心双绝。

烧卖南北都有,但翡翠烧卖只在扬州。

图源《风味人间》

翡翠,是用青菜叶剁成的菜茸。

皮薄馅绿,色如翡翠,糖油盈口,甜润清香。

千层油糕的制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式点心传统技艺的精华。

图源《风味人间》

糕层分明细腻,质地软绵松嫩,味道清新隽永。

就连朱自清回到了扬州,也忍不住作文咏之。

「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一壶茶,或一两种小笼点心,在河中喝着,吃着,谈着。回来时再将茶壶和所谓小笼,连价款一并交给茶馆中人。撑船的都与茶馆相熟,他们不怕你白吃。」

他也直球表白扬州:

「扬州的小笼点心实在不错:我离开扬州,也走过七八处大大小小的地方,还没有吃过那样好的点心;这其实是值得惦记的。茶馆的地方大致总好,名字也颇有好的。」

此外,和苏州一样,扬州的点心,同样讲究“四时茶食”。

春天是素枣糕、乔片;

夏天是薄荷丁、水发糕;

秋天有五谷糕、巧果;

冬天有寸金糖、董糖等等。

水乡孕育稻谷,稻作文化的遗留和记忆在时令糕点中得到传承。

历经百年风雨,有如创建于1901年的大麒麟阁。

卖了几十年的桂花糕、榴莲酥、核桃酥、雪绒芝士蛋黄酥、荷花酥、日式苹果烧、鲜肉月饼、粽子酥、铜锣烧以及各种和菓子,早已是扬州人的爱不释手。

04

湖州,点心代表生活方方面

传统糕点全面参与了湖州的民俗生活,

不论是供佛祭祖、岁时节令、婚丧嫁娶,还是探亲访友,建房搬家、拜师升学。

不同糕点,有着不同生活本意。

姑嫂饼、子孙糕充满着亲情观念;

小云糕、雪饺,又彷佛湖州美景的剪影;

代表性特产橘红糕、乌麻团,色彩缤纷;

橘红糕

江浙经典的龙头糕、定胜糕,又都大有来头。

在湖州,点心有“三珍”:玫瑰酥糖、椒盐桃片、牛皮糖。

玫瑰酥糖,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部分。

玫瑰酥糖

它由“屑子、酥心、骨子”制作而成,极富江南传统风味。

形如同心圆,外圈是白色的麦芽糖浆裹上了米面粉,中间是黑芝麻粉,中心是玫瑰加粉。

口感“香、细、甜、酥”,色泽乳白,嵌以粉色玫瑰酥心,香甜酥沙,香味醇郁。

椒盐桃片,是一种黑芝麻粉+盐+糖混合成的薄片,每一片中间还有三四丁胡桃肉,入口满嘴生香,甜咸相间。

牛皮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韧且晶亮的糖块裹着芝麻,放嘴里能嚼个半天。这股嚼劲儿配上当地的安吉白茶,最是清爽。

后来,出现了一种合桃糕,加入“三珍”,组成现在著名的

“茶食四珍”。

——

江南的味道,依水而生。

一杯茶,一碟茶食,一首琵琶曲。

曲尽人终散。

古人的生活美学在一杯茶中,也在这精致的点心里。

正如三娘说的,有饮无果,方是人生憾事。

去江南,吃点心。

梦里的水乡,从此多了一味甜,回甘。

· END ·

【版权说明】

本文图片未作标注的,部分来自图虫创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阅读:2

李孔峰说娱乐

简介: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