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最高大奖揭晓!中国天眼达美国顶尖水平,能追踪F-22隐身机?

快看张同学 2024-06-27 18:52:27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快看张同学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幕,李德仁院士荣获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也是中国国家科技界的顶级荣誉。

摄影测量和遥感领域的大牛,李德仁院士一直致力于提高我国的测绘遥感技术。

他不仅攻克了卫星遥感的高精度定位和制图技术难题,还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一套全自动的高精度航空和地面测量系统,为我国高精度对地观测体系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0年,李院士在接受《中国测绘》杂志的专访时,首次向外界透露我国高分十一号遥感卫星的分辨率达到了惊人的0.1米,达到美国顶尖的“锁眼”侦察卫星的水平。

友情提示:因为本文字符偏长,文中可能会有“广告解锁模式”,不过好在平台新出政策中,广告解锁是免费的,大家只需看完即可继续阅读,在此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以及平台。

一、中国遥感卫星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和赵九章等“两弹一星”元勋带领了中国的火箭、导弹及后来的航天技术研发活动,开启了中国遥感卫星的发展历程。

1957年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中国科学院就组建了一个叫581组的团队,钱学森当组长,赵九章当副组长,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把人造卫星送上天。

转眼间,四十年过去了,中国的地球观测卫星技术就像是坐了火箭一样飞速发展,现在我们已经有了陆地、气象和海洋三大卫星系统。

这些卫星就像是我们的天眼,帮我们看着自然资源、保护海洋环境、预测气象灾害,还能为国家的大工程提供支持。

国家还特别重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技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让我们的卫星遥感成像质量越来越高。

如今我国在轨运行的300千克以上的卫星就有300多颗,位居世界第二,在轨遥感卫星也有200多颗。

它们能一天之内把全球扫描一遍,还能一天之内把全球的光学数据重访一遍,就连1米分辨率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也能在5小时内对全球任意地区进行重访。

其中高分六号卫星更是一连突破好几个关键技术,如超大视场离轴相机成像、星地一体化协同高效处理、高精度数据处理等,让它的全色分辨率达到了2米,多光谱分辨率达到8米。

此外我国成功发射了其他一些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比如高分七号、高分一号的02、03、04星,在地面站建设方面同样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这些卫星和地面站的建成,让我们国家能够直接拿到卫星遥感数据,开启了中国遥感技术的新篇章。

二、锁定航母,追踪F-22隐身机

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国家的高分专项工程取得了巨大突破。

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到低轨道的卫星群,从可见光到红外,从多光谱到高光谱,再到从光学遥感到雷达遥感技术,我们的对地观测能力可谓是全面开花。

2017年就有报道称,我们的高分系列卫星分辨率已经达到了0.1米,达到了和美国最先进的KH-12“锁眼12”侦察卫星同等水平,能够持续跟踪美国海军的10艘航母和9艘两栖舰。

这也难怪,最近一年美军航母在中国周边活动时总是小心翼翼,特别是在南海和台东海域,美军航母的行动变得格外谨慎。

想想过去,美军舰队进入这些海域时总是大摇大摆,现在可就收敛多了。

可见高分对地观测卫星的加入,让美军航母即使进入南海,也得贴着边界走,派军舰通过台湾海峡也变成了一次一艘驱逐舰的小规模行动。

当然让美军忌惮的不止这些,2020年吉林1号卫星捕捉到了F22的身影,并且跟踪直播了整整6秒,也让美军心灵受到不小的震撼。

网友们纷纷表示,吉林1号终于不再隐藏实力,这次探测打破了美军战机的隐身神话,让美军从此不再有秘密。

众所周知,F22战机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五代机,采用了隐身技术,包括特殊的雷达吸收涂料、内置武器舱和倾斜角设计,使得其在雷达上的反射面积极小,探测起来非常困难。

但有困难不代表不可能,只要雷达探测能力足够强,或者使用米波雷达这种特殊体制的雷达,隐形战斗机就难以藏匿行踪。

“吉林一号”拥有光学侦察镜头,F-22战机的隐身性能在它面前似乎并没有任何作用。

“吉林一号”卫星一般部署在距离地面535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而美军F-22隐身战机的飞行高度至少一两万米,这意味着两者之间至少相距500公里以上。

这么远的距离,“吉林一号”卫星仍能做到识别跟踪,这也让世界各国认识到了光学遥感卫星的实战意义。

“吉林一号”卫星是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和运营的商用遥感卫星星座。

该星座目前已有30颗卫星在轨运行,覆盖面积达1.33亿平方公里,可用于多个领域的遥感信息服务。截至2023年底,通过22次成功发射,已实现108颗“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

2022年,“吉林一号”卫星在轨数量达到了54颗,能够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日均18~20次的重访,具备全球一年有效覆盖1次,全国一年有效覆盖6次的能力。

按照计划,到2025年“吉林一号”将完成二期建设,总计部署300颗卫星,形成全天时、全天候、全谱段数据获取能力,实现全球任意地点每10分钟重访一次的能力。

对于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东方大国在遥感技术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为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更多贡献。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参考来源:

科技日报 2024-06-24 10:51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

2024/06/11 09:29 中时新闻网 影》追踪F-22 陆秀卫星发威美隐形战机破功

1 阅读: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