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质疑:凭啥体力劳动者低薪,坐办公室高薪,公平何在?

苏南流 2024-06-07 13:07:46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天刷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文章的主题思想是质疑体力劳动者低薪,坐办公室高薪,并且分析了为什么应该给体力劳动者高薪。

作者认为体力劳动者的工作很重要,底层工人为社会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基础设施,应该提升体力劳动者的薪水待遇。

底层劳动者的重要性的确不容忽视,这种说法非常认可,但是拿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薪水来对比,就很荒唐,没有可比性。

就某个具体行业来分析

如果一定要去比较,体力劳动者容易扎心。

举个例子,一个电厂的建设外加后续的正常运营,整个项目中,最苦最累的是谁?

当然是在工地干活的人,顶着骄阳烈日,每天跟钢筋水泥打交道。

可是如果没有建筑工程师,没有电气工程师,这个项目压根就开始不了。

工作价值的重要性,一定不是和体力挂钩的,而是和“不可替代”挂钩的。

底层工人的工作辛苦,但是可替代性强,只要有力气,谁都可以做,这个人群是庞大的。

工程师的工作相对轻松,虽然也会加班加点画图,但是至少不用风吹日晒,也就是属于“办公室群体”,而且是工资薪水还不错的办公室群体,他们的工作相对比工人,“不可替代”性就高了,这个群体缩小了很多。

目前体力劳动者薪水如何

开篇提到的文章其实不算客观,因为目前中国的体力劳动者,很多都有较高的薪水,不过福利待遇确实跟不上,甚至有一些公司不给工人缴纳社保(这也是个人选择,一些工人宁可多拿点钱,不想缴纳社保)。

工作越累,工资越高,亲戚当中有个表弟做搬运工,一天400元,一个月如果不请假能拿到12000元,偶尔请假,也能拿到七八千,很多工作可替代性强的办公室文员拿不到这个薪资待遇。

不过要知道的是,体力活是青春饭,年龄越大,体力越差,这碗饭越不好吃。

脑力劳动,通常是跟经验挂钩,工程师越老越香。

有人会问,为什么西方国家的体力劳动者薪水待遇好很多。

物以稀为贵,这个群体的人数越少,福利待遇就越高,西方发达国家的体力劳动群体人数骤减,脑力劳动者或者是销售群体反而较多,这说明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学习是手段,不是目的

现在有一些人陷入了一种极端中,为了拿高分而学习,把“学习”当成了一种目的。

今天是2024年高考第一天,高考之后,学生们进入到了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环境中,开启了新的人生。

有的人短时间陷入了迷茫,有的人认为自己学习到了终点,之后就可以轻松玩乐了,不久之后开启堕落的大学生活。

学习是手段,是不断用知识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的手段,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接收新事物,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格局才能逐渐打开。

学习不是终极目的,如果把“学习”当成了目标,高分是唯一的意义,那人生不会顺遂的,高考结束,人生就要进入到完全不一样的状态里,这是可悲的。

一定把学习当成手段,不管进入到什么样的大学,不管是什么样的学历,名校、普校或者是职高,都没有关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调整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兼容现实和理想,人生才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提升脑力劳动的可能性

学习的目标是,让大脑活跃起来,当知识层面提升了,可选择就多了。

一句话简单来说,水泥工只能干体力活,工程师可以做工程师,也可以当体力劳动者,还可以做这个区间的任何工作,只要他愿意。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大家都做脑力劳动者,那谁来当体力劳动者?

这种提问不科学,也不是我们要操心的事情,如果脑力劳动者提升了,体力劳动者数量大大下降了,体力劳动的薪水待遇一定会提升,结果就是总有人会去做体力劳动者,这是市场自动调整的过程,所以不需要个人操心。

学习、考试,升学,中考,高考,都是手段,最后的结果是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

最后,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祝这一届考生,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坦然应考,坦然接受,充分规划,开启人生的下一段精彩旅程。

0 阅读:0

苏南流

简介:定期分享教育动态,专注学习、关注就业,提升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