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死亡之谜被揭开,学者:死因太愚蠢,难怪史官不好意思记载

傅艺 2023-08-22 10:36:11

引言

今年春晚上,葛优、蔡明、潘长江等人的小品《“儿子”来了》给观众带来了欢声笑语,同时也反映出了当今社会中老年人容易被骗的现象。骗子利用养生、治病这些话题,通过养生讲座和情感推销等手段,欺骗老年人购买养生器材、保健品等,牟取暴利。思考这个现象,我想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李世民,他是唐太宗,一个英明的皇帝。然而,即使是他也曾被仙术所迷惑,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这让我深思,为什么老年人那么容易相信这些看起来愚蠢的骗局呢?

李世民的清醒认识与改变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之初,对于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求仙行为感到鄙视。他认为神仙事情本就是虚妄的,空有其名。李世民不相信仙术,认为长生不老之术是一种谬论。他视之为方士的欺骗行为,嘲笑他们的愚蠢。他对人的生命有限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生到百岁已经是一种幸福。曾经,李世民对仙术的了解是清晰和理性的。

然而,随着李世民年纪的增长,身体状况逐渐开始下降,他开始急于找到恢复健康的方法。李世民在政治动荡的环境下,削弱了他的心理健康,使得疾病缠身。刚开始的时候,李世民尝试了普通的药物,但是没有见效。他感到自己正在英雄的晚年,他的身体状况持续恶化,他迫切地需要一种方法来重新恢复力量和活力。于是,他重新考虑了曾经嘲笑过的仙术。

然而,李世民发现传统的道士们提供的仙丹对他没有任何的作用。在绝望中,李世民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来自天竺的洋和尚身上。王玄策是一个华夏英雄,他在天竺遇到了许多艰难和困境。他向李世民献上了阿罗顺那的国王作为俘虏,然而李世民对这个并没有太多的兴趣。相反,他对另一个俘虏,一个叫那罗迩娑婆寐的番僧提出了关切和兴趣。那罗迩娑婆寐自称已经活了200岁,懂得长生之术,宣称自己能制作不死丹药。其实,这些都是胡言乱语,明显是虚假的。

然而,这却符合了李世民希望康复和延寿的急切心理,他开始相信那罗迩娑婆寐的话。于是,那罗迩娑婆寐炼制了不死丹药,李世民毫不犹豫地服下。然而,这不死丹药却成了催命药,李世民刚刚服下就感到不适,病情并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加严重。两个月后,李世民因病去世,享年仅52岁。

李世民的认识转变的原因

李世民一生英明,在他的统治下,唐朝经历了一个繁荣的时期。然而,他却以愚蠢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一点令人感到惋惜。后世的史官为了保护李世民的形象,对他的死亡始终遮掩不提。然而,后来的历史学家通过档案发现了真相,将其记载在《旧唐书》中。吕思勉认为,唐代的史官确实掩盖了李世民的丑态。

老年人容易相信骗局的原因

生老病死是人类无法摆脱的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会经历身体的衰老和各种疾病的折磨。尽管现代科技发达,但仍然有许多疾病无法根治。在追求生存和健康的欲望驱使下,许多人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玄学和西方的伪科学上,陷入骗局之中。面对病痛的折磨,老年人往往会变得易信、易骗。下面是一些老年人容易相信骗局的原因:

1.健康需求:老年人身体状况不如年轻人,面对种种疾病,他们急切地想寻找一种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骗子通过各种健康产品和疗法宣传,满足了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让他们产生了希望和信任。

2.社交孤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往往会面临社交孤立的问题。骗子利用老年人的孤独感,通过建立亲密的关系,获得他们的信任。老年人渴望被关心和关注,他们容易相信骗子的谎言。

3.价值观:老年人往往有一套传统的价值观念,例如尊重神灵、仰慕英雄等。骗子通过利用老年人的信仰,宣扬自己拥有超自然的能力和智慧,让老年人觉得他们是神秘而神圣的存在。

4.缺乏科学素养:老年人的科学素养相对较低,容易对科学知识和技术产生误解。骗子利用老年人对科学的无知,以伪科学的名义推销产品和服务,让老年人相信他们的谎言。

如何防范老年人被骗

1.加强科学教育:提高老年人的科学素养和辨别能力,使他们能够分辨真假信息,不轻易相信那些缺乏科学依据的谎言。

2.加强社交支持: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减少他们的社交孤立感。

3.提供权威信息:为老年人提供权威的健康和养生信息,让他们了解科学的养生方法,以及怎样识别和防范骗局。

4.引导媒体宣传:媒体应当加强对养生信息的审查和监管,避免误导老年人,同时要加强对骗局的曝光和警示,让老年人意识到骗局的存在。

5.提供法律保护:加强法律的保护力度,严惩涉及老年人的骗子行为,使老年人能够安心生活,不再担心被骗。

结论

综上所述,老年人容易相信骗局,是因为他们面临健康需求、社交孤立以及缺乏科学素养等原因。为了防范老年人被骗,我们应该加强科学教育、提供社交支持、提供权威信息、引导媒体宣传以及提供法律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年人远离骗局,过上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0 阅读:72

傅艺

简介:视频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