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攻关唱“主角”协同创新当“头雁”绿色低碳塑优势

深圳特区报 2024-03-07 09:32:38

讲话摘录

■ 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 要务实建言献策,助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要守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

■ 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深圳答卷

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46万亿元、增长6.0%,增速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固定资产投资近万亿元、增长1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万亿元、增长7.8%。进出口总额3.87万亿元、增长5.9%。其中,出口增长12.5%,总量连续31年居内地城市首位。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工业投资2338.3亿元、增长43.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高到23.6%。基础设施投资2069.8亿元,新型基础设施投资1223.0亿元、增长8.6%。重点片区投资3056.1亿元、增长18.4%。利用地方政府债券702.6亿元,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50.0亿元,扩募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16.6亿元。盘活市区两级政府资产超100亿元。

消费潜能持续释放

出台促消费“21条”,新能源汽车、通讯器材零售额分别增长45.9%、19.4%,网络零售额增长26.1%,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4.3%、14.9%。新增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1008家。建成开业前海山姆、龙华开市客等商业项目,加快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商业街区建设。携手香港举办首届“港·潮流”购物节,深港融合消费成为新亮点。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4.4%、占进出口总额53.6%。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长20.0%、总额1347.7亿美元。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75.2%、总额超3000亿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9.3%,全国首个RCEP农业贸易合作中心落户深圳。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出口增长33.9%。

两会热议

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凝心聚力、振奋人心

“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汇聚力量。

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和会外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表示,新时代新征程,要团结一心、勇毅前行,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把中国式现代化向前推进,共同谱写新的壮美篇章。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谆谆嘱托,让参加联组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关村实验室主任吴建平委员感到重任在肩:“近年来,国际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不断演进,我们一定要打好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持久战,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为网络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赵宇亮委员对此有自己的体会:“从制度优势到超大规模市场,从完备的工业体系到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很多优势。我们要发挥好、利用好这些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将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果。”

中国电科首席专家柏松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带领团队持续攻关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器件研发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令他深感振奋:“我们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前瞻性、先导性前沿技术,持续开展相关领域从基础理论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攻关,为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筑牢科技创新根基。”

事业发展,要在创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大学具有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上有着自己的使命担当。”电子科技大学高能电子学研究所所长魏彦玉代表说,“我们将按照总书记要求,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优化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参加联组会后,北京首创环保集团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黄绵松委员反复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的要求。他说:“作为生态环境工作者,感到今后大有可为。我将带领团队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化技术赋能传统的环保行业,系统性推进行业效率的提升,助力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环境资源界委员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

在联组会现场发言的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胡松琴委员表示:“这是总书记对环境资源界委员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海洋工作者的殷殷嘱托。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持续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继续抓好美丽海湾建设,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

千里之外,一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浙江安吉余村村,村民们早已尝到了“生态饭”的甜头。

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代表在驻地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感慨万千:“总书记强调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生态文明理念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好,让看得见的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变成村民摸得着的股份红利,变成老百姓的幸福靠山!”

初春时节,“塞外明珠”乌梁素海正等待着冰雪消融。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生态保护中心主任包巍告诉记者,目前,乌梁素海水质稳定,鸟类和鱼类种群增加,生物多样性持续向好。他们将牢记总书记强调的“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不断改善湖区生态,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现代化。

联组会上,民革福建省委会主委夏先鹏委员围绕加强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作了发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夏先鹏说,近年来两岸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产业合作潜力尚未有效释放。我们将持续探索促进台商台企融入大陆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多元化路径,支持台企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

“‘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民革和所有从事对台工作人员共同的要求。”江苏省台联会长邹振球代表表示,“未来我们将用心搭建多领域、多类型、多层次的融合发展平台,助力台商台胞共享发展机遇、安心扎根大陆。”

上海市总商会副会长、来伊份总裁郁瑞芬委员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两岸交流合作和融合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只要两岸同胞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必能共享发展硕果,共创两岸繁荣与发展。

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中国式现代化关乎每一个中国人,事关两岸共同繁荣。”来自台湾的陈柏翰正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日常学习生活中十分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信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积极推动两岸科技、农业、人文、青年发展等领域交流合作,这让我非常振奋。”他说,“我希望毕业后能投身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相关工作中,与大陆青年一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尽自己的力量!”(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代表委员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在在深全国人大代表、住深全国政协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深圳市委会主委何杰说,深圳是两岸交流的重要阵地,是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民革深圳市委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发挥特色优势,密切联系台胞,为深圳的台商台企做好服务,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发展,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何杰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也要注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进一步打通相关政策堵点,尽快吸引更多长线资金进入创投市场,进一步提升行业规模,更好地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范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建议发挥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引导新兴产业减少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工商联主席、朗华集团董事长张春华表示,在科技创新中,龙头企业应发挥牵引作用,支持企业在核心技术攻关中唱“主角”,探索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特色化实践路径,鼓励企业在打造协同创新示范中做“头雁”,以战略专项为牵引,高标准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标杆,协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创新。

“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全国政协委员,伟禄集团、先施主席林晓辉说,粤港澳大湾区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上要继续走在前列,要加强环保企业与科研机构对接,构建产学研体系支持环保产业发展,整合资源,针对核心环保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促进环保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国众联建设工程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西勤说,我国双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愿减排市场的政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及节能降碳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她建议大力支持广东省蓝碳生态系统和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和碳资产(碳汇)评估、开发、交易,助力生态系统健康发展。

科技界

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深圳科技界人士表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科技创新中展现更多担当,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华大人对此有着切身体会。”华大集团董事、副总裁李斌表示,10多年前中国在高通量测序仪领域就经历了“卡脖子”之痛,华大历经10多年的努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联合长春光机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联合攻关,攻克关键核心部件,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后全球“唯二”掌握临床级高通量测序仪的国家,为不同行业提供支撑和赋能,极大增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飞亚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潘波表示,面对中国钟表品牌迈向高质量发展,精密制造走向独立自主的当下,飞亚达将抢占市场机遇,不断积累核心技术,推动中国钟表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未来的发展中,飞亚达将以航空航天差异化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主营业务。同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力精密制造,在智能化的趋势中寻求新的增长点。

“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催生新产业、创造新价值的新型生产力,人形机器人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领域,通过不断融入工业制造和商用服务等应用场景,助力抢滩未来新兴产业的‘生态位’。”优必选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周剑表示,只有专注技术创新,才能培育产业竞争力,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未来,优必选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以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为基础,聚焦于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在内的三大应用场景,高水平赋能各行各业,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全球工业智能化升级浪潮汹涌,唯有加速科技创新,方能占据发展先机。”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张朝辉认为,生产力革新是工业升级的关键,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优艾智合深耕移动机器人及软件系统核心技术,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半导体、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的应用落地,促进产业自动化升级和数字化“增效”,通过智能化变革引领制造业系统性升级,助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环境资源界

争当绿色转型引领者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在深圳生态环境领域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深刻理解领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勇当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先锋。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龙岗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洪晓群表示,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龙岗区也将继续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定位,紧抓全省首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区以及“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契机,做绿水青山的“践行者”、生态安全的“守护者”、绿色转型的“引领者”、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勇当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先锋,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罗湖区政协委员车秀珍说,深圳肩负着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和高质量发展高地的历史使命,作为先行示范的重要领域、重要力量,我们应该深刻理解领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找准两者的融合点,精细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守住美丽深圳建设安全底线,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上继续开展探索,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深圳华侨城都市娱乐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余粤说,我们将以实际的行动,落实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的分区管理,更加系统地管理湿地公园,更高水平地保护城央湿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依托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展系统的自然教育,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希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我们将以文旅生态为特色的欢乐海岸项目为平台,积极参与生态公益活动,联接社会各界,探索更多的生态产品,助力深圳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栋表示,作为环保企业,我们将扎根深圳这片沃土,聚焦新质生产力,不断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带动作用,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应用,驱动环保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助力深圳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深水海纳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波说,我们作为生态环保产业的奋斗者,将始终牢记守护绿水青山、共创美好未来的使命,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方针,以绿色化、低碳化为目标,持续提升技术创新实力和污染治理能力,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擦亮深圳发展生态底色,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