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最后一次反攻大陆,精心培养数千伞兵,没落地就成了活靶子

十柒历史趣事 2024-06-16 16:18:55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蒋介石最后一次反攻大陆,精心培养了数千伞兵,结人果都还没落地,就成了活靶子。

情发生在1953年,彼时朝鲜停战已然大势所趋,中美紧张局势也似乎有了缓和的可能性,老蒋对此感到相当恐惧,下定决心要抓住朝鲜停战协议签署之前,这个逆风翻盘的绝佳时刻,对大陆发动一次决战!

而这,就是被蒋介石寄予厚望的东山岛战役!

这场战役中,老蒋派出1.5万人,突袭我军一千人,优势绝对在蒋军,然而结果却是让老蒋再一次当着全世界的面,闹了笑话!这是怎么回事呢?

寄予厚望的决战

1949年,眼见解放军攻势势如破竹,老蒋为了逃命,不得不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搜刮干净国库里的金银藏宝,用飞机拉去台湾占山为王。

临走之前,老蒋还特地跑到自家祖坟面前拜了又拜,连磕几个响头,驻足许久,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未曾想这一走,竟然就是永别。

此后,不能回大陆,便成为了老蒋此生最大的遗憾。

老蒋做梦都想回大陆,他不止一次对自己儿子蒋经国嘱咐道,等自己死后,一定要把自己葬回大陆老家,然而这么一个小小遗愿,至今都没能实现。

不过在最开始那几年,老蒋还是对于自己反攻大陆这事儿,感到很有信心的,因为当时自己有强大美军的支持,国民党海军空军的实力,都得到极大程度的强化。

反观解放军,海军空军力量都还十分薄弱,所以在一开始好几次渡海登岛战役里,都吃了不少的亏,所以老蒋不禁有些自信心膨胀起来,觉得自己又行了。

尤其在新中国抗美援朝不得不分神在东北的时候,蒋介石更是耀武扬威,没少趁虚而入,开着飞机战艇,屡屡挑衅解放军的领空领海。

等到1952年南日岛战役结束后,蒋介石直接口出狂言,叫嚣要直接占领福建的三个县!

对此我军也不是任老蒋拿捏的,当即对敌亮剑,各沿海省市第一时间成立对敌斗争委员会,使得两岸气氛空前剑拔弩张,仿佛即刻间便要开战!

不过实际上呢,我们当时确实也只是吓唬吓唬老蒋,让他不要一天到晚骚扰跳脚,打扰我们一心一意在朝鲜战场上对付美帝。

然而没别的事情干的老蒋,自然是专心致志地研究怎么反攻大陆,他甚至还多次向美国申请,希望能够派遣国民党军加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帮着美军一起打解放军,然而全都被美国给拒绝了。

毕竟美国当时在解放军手里,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他们害怕要真的同意让国军参战,怕是会激怒解放军,到时候自己输得更难看。

更何况,当时的老美其实对老蒋压根没有多大信心,觉得蒋军要来来纯粹是添乱。

而老蒋看着最大金主美国,都被解放军给干得找不着北,心里那也叫一个干着急,尤其是眼见朝鲜战争逐渐进入尾声,中美两国要停火和谈了,老蒋更是生怕大陆从朝鲜战争之中缓过气来,又专心对付自己,于是便决定先发制人一步,趁他病要他命。

于是很快,一个巧妙的计划就在他的脑海中构建而成,位于福建省最南端的东山岛,便成为了老蒋心目当中,最佳的反攻第一战圣地。

东山岛头朝大陆福建,尾对西南,东临台湾海峡,南边又是广东省的潮州汕头,位于福建广东两省交界处,而且距离大陆最近仅有一千八百多米,到台湾金门也很近,地理位置优越至极,堪比闽南沿海交通要塞,历来是海防军事要地。

所以在老蒋看来,自己要是能拿下东门岛,那么拿下大陆南部沿海地区,岂不就如同探囊取物?

因此,老蒋立马美滋滋地派遣自己在大陆部署的间谍,去探查东门岛的敌情,更是惊喜地发现,此处解放军防守薄弱,仅驻扎了一个一千人左右的军队,其余战士大多都被调到朝鲜去打美军了。

老蒋喜不自胜,立马钦点自己手下悍将胡琏,来指挥进攻东山岛。

战役

之所以选择胡琏,是因为他与解放军交手多年,很有经验,之前在金门古宁头一战,更是让解放军吃了不小的苦头,所以老蒋觉得攻打东山岛这个重要的任务,交到他手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尽管门外汉的老蒋对于东门岛此战寄予厚望,觉得相当乐观,但是在军事专家胡琏看来,这个任务却是相当艰巨,很难获得胜利。

因为东山岛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它本身实际地形复杂、海岸线长,属于易守难攻,解放军完全可以凭借复杂地形作为掩护,来抵挡他们的空袭优势。

所以胡琏研究了半天,最终计划先上一队精锐上岛跟驻军对打,然后再上一队人马抢夺该岛屿到大陆之间的公路,切断我军后路支援。

胡琏的计划很快得到了蒋介石的认可,然而前来助阵的美国汉密尔顿中校,却表示你这个办法易守难攻的问题完全没解决,要我看还是再派遣一些伞兵空降东山岛,跟那些从外面进攻的国军,形成一个里应外合。

老蒋听闻自然连连称是,要知道很早之前,他就专门训练出了一支精锐伞兵,这下终于也能够派上用场了,而这次刚好可以向美军顾问,展示伞兵的训练成果,来以此赢得美军对他们的更多支持。

国军的伞兵部队,最早是由杜聿明于1944年建立的,这些伞兵都是国民党中高级军事院校毕业的,而且一律装备最先进的美械,因其具有空中快速机动和地面猛烈突击的作战能力,被老蒋当作嫡系机械化特种部队,宝贝得很。

在老蒋看来,这下是时候让伞兵精锐们,在反攻大陆的决战之中大放异彩了。然而在胡琏却总觉得这个战役用伞兵哪里怪怪的,所以就提出了反对意见,然而由于老蒋和汉密尔顿都同意,因此他也不好说什么。

于是很快,驻扎在金门的国民党45师一点五万人,便浩浩荡荡地驶向东山岛。

这次进攻,老蒋几乎用上了所有兵种,不但海陆军三军俱全,水路坦克舰艇飞机应有尽有,还多了个空降兵种,而且进攻的火力之强、兵力之多,也是进攻了这么多次大陆以来,前所未有的,架势很是吓人。

殊不知的是,老蒋的这次进攻,早就在我们的预料范围之中,被我们给提前预判了。

那么,老蒋是什么时候暴露的呢?

其实早在老蒋派遣特务打探东门岛情报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我军的警惕,于是我军早已在老蒋不知不觉间,就调来守备军80团支援东山岛,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东山岛只是看似仅有一千守军,可实际上,远超一千人。

在老蒋自以为无人发现,偷偷渡海的时候,实际上我军在东门岛上建的瞭塔,早已将他们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并且稍微一分析,就猜出了他们这是朝着东山岛走去。

当然,老蒋除了攻打山东岛,也不忘率先派出战机,跑到伞兵降落点和我国沿海城镇,进行一番扫射轰炸,给自己的部队开路打掩护。

扫射之后,让伞兵部队搞突袭是最有利的,然而这个时候却出了岔子,那就是负责运输伞兵的运输机驾驶员们,都害怕被解放军的地面火力给击中了,所以都飞得相当分散,还非要在高空的时候,就催促伞兵赶紧跳伞,生怕自己多呆一秒就要被解放军击落,个个都相当贪生怕死。

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当时整个国民党,只有老蒋和个别高级将领,对于反攻大陆还是心存执念,其余基层军人都早已是军心涣散,一个个背井离乡困在孤岛上,全都很想家,却回不了家,自然也没什么心情替老蒋卖命了。

因此,尽管国军声势浩大,但是架不住他们内里的虚弱,于是那些一个个被迫提前跳伞的伞兵们,也全都跳得很是分散,短时间内难以集结。

而且由于跳的太早,伞兵跳进了八尺门港口正处于解放军守军的高地射程之内。

伞兵落地成盒

解放军一看,国军这不活生生的空投送人头来的吗?于是果断架起高射程机枪,对着这些从天而降的伞兵一顿扫射,一打一个准。

所以这些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伞兵们,直接沦为了解放军的活靶子,有的还没落地就被解放军给击毙了,就算活着降落的,那也费劲巴拉地整理半天装备。

尤其是携带重武器的,由于重武器是单独投放的,所以哪怕他们人下来了,还要费大半天劲找装备,有的在找装备路上又被我军打死了,所以最终国军空投给伞兵的装备,反倒变成了空投给解放军的装备。

搞半天,被寄予最大厚望的伞兵,反倒闹了最大笑话。

但好在国军其他部队还算正常,很快就切断了我军的后路,跟我军激战起来。

胡琏原本以为,按照以往经验,解放军这次也一定会拼命死守,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解放军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借助地形掩护和高度优势,巧妙迂回地引国军部队进包围圈,然后居高临下地逐个歼灭击破。

对于解放军来说,即便面对着数量远超自己的敌人,他们也丝毫没有感到畏惧,就连部队的民兵和炊事员,也都提着枪杆子上了战场。

只见解放军一边灵活冷静应敌,一边仅用几个小时,就迅速修复了被国军炸断的九龙江大桥,让解放军的增援部队鱼贯而入,很快与守岛战士回合并对国军主力展开反击。

这下,快坚持不住的反倒变成了国军,国军只能也苦苦呼叫增援,殊不知前来增援他们的伞兵部队,也早已在解放军的攻势下落地成盒送人头了。

眼见国军节节败退、败局已定,吓得胡琏顿时冷汗直流,连忙下令让部队撤离,被老蒋寄予厚望、一战定乾坤的东山岛战役,也彻底宣告失败。

战败噩耗传来,老蒋顿时如同泄了气的皮球,随后便进入惯例的批斗大会,轮番甩锅,老蒋自然不可能承认是自己的失误,又不敢怪罪美专家乱出主意,只能把黑锅扣在胡琏身上,对此胡琏也深感冤屈,寻思当时我都说了别放伞兵,你们自己非要放的呀!

然而美国,也因为这一战,彻底对国民党失去了信心,不愿再大力援助,加之朝鲜停战协议一签,咱们更有精力把兵力投入到南部沿海,老蒋反攻大陆的美梦,不得不就此彻底破灭。

于是东门岛战役,便成为了老蒋最后一次反攻大陆。

不过由于交战时我军放守夜确实薄弱,所以双方都还是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如今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教训,以老蒋的失败总结出一个道理,那就是与人民为敌的人,必定面临失败。

2 阅读:335

十柒历史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