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二高三呼延,四曹五郑不等闲!北宋五大武将世家,金呼家银杨家,杨家凭啥居首?

评书演义快看 2024-06-04 13:30:16

在演义评书中,北宋时期有五大武将世家,如同五颗璀璨的星星,熠熠生辉。这五大世家正是大名鼎鼎的呼家(也有人称呼延家)、杨家、高家、曹家和郑家,大家常用“呼杨高曹郑”来简称他们。

这五大世家是大宋的忠臣家族,他们同仇敌忾、紧密团结,彼此之间的关系很不错,在各自的家将演义评书中都有另外几家的人出现。好比《杨家将》中,另外的呼高曹郑四家也有不少人在里面登场。

“一杨二高三呼延,四曹五郑不等闲”是什么意思?

评书中除了有“金呼家、银杨家”的说法,对这五大武将世家,还有“呼杨高曹郑”的叫法,因此,大家都以为这五大世家的排名应该是“一呼二杨三高四曹五郑”。

其实不然,民间还有“一杨二高三呼延,四曹五郑不等闲”的说法——意思就是这五大武将世家,排名第一的是杨家,第二是高家,第三是呼家(也称呼延家),第四是曹家,第五是郑家。还别说,支持这个说法的人还挺多。那么,杨家为何能够排第一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评书中,北宋这五大武将世家的故事。看看排第一的为什么不是呼(呼延)家,杨家为何能居首?

呼家将 金呼家

呼家(也称呼延家,因为此家之人名前都有呼延两字,有人说“呼延”是复姓),在评书中有“金呼家、杨银家”一说,至于为何有此一说,可能和呼延赞当年单鞭救驾以及两救皇上娘舅杜天松——被御赐一根“打王金鞭”有关。

另外,呼延赞的本事也是相当高强的。在评书中,呼家和杨家关系非常要好,呼延赞的父亲“小诸葛”呼延凤和杨继业的父亲“火山王”杨衮更是莫逆之交。话说呼延凤遭到欧阳昉的陷害,呼延赞逃到杨衮家暂住了些时日。

后来,呼延赞怕牵连杨家,就出走了。他途经一座大山时,遇到了下山劫道的王闯,呼延赞两招便将其打得心服口服。

王闯请呼延赞到山上当大王,说自己和喽兵愿意听从他的差遣。呼延赞本来就没有去处,因此,就上山当起了山大王。

后来,宋太祖御驾亲征,听说附近有一山大王名叫呼延赞,武艺高强,爱才心切的他便派人去攻山试探。果不其然,杨光美和高怀德两人先后出战,杨光美只支撑了三四十回合便败下阵来;高驸马枪法出众,却也奈何不了呼延赞,两人在阵前打了上百回合,不分胜负。

宋皇见呼延赞果然是个武艺了得的好汉,便叫“开国王”曹彬前去劝降。曹王爷一番肺腑之言,说得呼延赞心悦诚服,于是欣然接受了招安,从此,成了大宋的一员虎将。

归顺大宋后,呼延赞不仅战功累累,还曾上演“单鞭救驾”的故事。除此之外,在《金刀杨令公》评书中,他还两次救了宋皇太祖、太宗皇帝(这俩皇帝是哥俩)的娘舅杜天松。因此,非常得皇上的看重,皇上还御赐他一根“打王金鞭”,可以“上清君侧,下打奸佞”。后来,朝廷派将领兵,呼延赞多次担任监军之职,可见皇上对他的信任。

呼延赞的儿子、杨六郎的结拜兄弟呼延丕显也是少年英杰。他十二岁下边关智擒害死杨七郎的潘仁美,因此被封为“双王”,一个人拿两个王爷的俸禄,十分厉害!

呼延庆是呼延丕显和杨延琼的孙子,也是《呼家将》的书胆人物。因为呼延丕显刚正不阿得罪了太师庞文,庞文一直视呼家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后来,庞文赏月忽然想做夜空中最亮的星(也就是想篡位当皇帝)。为此,他还专门与儿子庞龙、女婿黄文炳召开了内部会议。不曾想隔墙有耳,这会议的内容被一个丫鬟听到了。

丫鬟跑去双王府,想将此内情告知呼王。然而,当时呼延丕显外出不在府上。

庞太师得知有丫环连夜溜入呼延丕显的双王府,吓得连忙去找女儿西宫娘娘庞赛花商量对策。

庞赛花当时非常得宠,她宽慰父亲道:“爹爹莫慌,我曾听皇上提及,呼延丕显出京办差要半个月之久,应该还有几天才回来。您可速速安排得力人手在双王回京的必经之路上等候,一旦发现他归来,便立刻前来通知我。”说完,她又如此这般地交待了庞文一番。

庞文听从女儿的计策,立即差遣心腹手下,随时在双王回归的路上盯梢守候。三日之后,家人匆匆来报:“国师大人,双王马上就回到了!”

庞文闻讯,连忙前去通知女儿。庞赛花闻言,淡然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我自有安排。”待庞文离去后,庞赛花立即面见皇上,她道:“陛下,我最近心神总是不宁,噩梦连连,恐怕会有些不祥之兆。我欲前往天齐庙烧香祈福,以求心安。此去路程凶吉未卜,听说呼王已回京,他乃忠勇之将,可否请他护送我前往?” 皇上对西宫娘娘宠的不行,不然也不会让庞文当国师了,所以,对貌美如花的庞赛花的要求,自然是满口应承。

再说双王前脚刚回到府,王妃还未来得及将庞府丫环带来的消息相告,后脚皇上的圣旨就到了:皇上命他马上保驾西宫娘娘天齐庙上香,不得有误!

双王这一去,就遭到庞奸妃的陷害了。庞赛花下轿的时候假装站不稳,踉跄一下“正巧”跌到双王的怀中。

双王做为保驾官,连忙扶稳奸妃,然后正欲将其推开。没曾想,奸妃已经扯下了她自己的凤冠,还撕乱了她自己的发髻,大声叫骂道:“非礼啊!呼延丕显你竟敢光天化日之下调戏哀家,你死定了!我这就找皇上告你去!”说着,一转身,上轿回宫去了。

双王一听,气都炸了,心想:“果然一个胚子生出来的都是坏种,我身正不怕影子斜,还怕你不成?”想毕,骑马就往自家府第回去了。还没到家,传旨官已经带着皇上的圣旨口喻将他“截请”到了金殿上。他这一上殿,不仅自己丢了性命,连呼家三百三十多口人全被抄斩。

原来,皇上听了奸妃的“谎言”,虽然一度信以为真,可听了双王在殿上的一番说话后,他又犹豫了:呼延丕显向来忠心耿耿,又知书达礼怎么会做出这样大逆不道之事?

庞文一看皇上动摇了,连忙出来到:“皇上,知人知面不知心,别看呼王平时道貌岸然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谁能保证他不会见色起意,利欲熏心之下做出难以想象之事来呢?”

皇上一听,心想,也是!于是,他问:“那依囯师之见,该如何是好?”

庞文道:“不如先将他交给大理寺卿审理,到时候再按罪处罚!”

皇上说:“就这么办!”

大家以为这样双王就可以得还清白了吧?错,大错特错!试想庞文的建议哪有对他不利的。

原来庞赛花知道大理寺卿潘贵正是藩仁美之孙,她知道藩呼两家互不对付,早就吩咐庞文找藩贵定好了害呼家之计。果然,在藩贵的乱改供词之下,皇上还真的以为双王供认了调戏君妃之事,大怒之下的他下旨要将呼王斩立决。

庞赛花觉得还不够,她哭着说:“你是不是不爱我了,这不应该是满门抄斩的罪责吗?”

皇上爱江山更爱美人,一见庞赛花流泪,当即传旨,将双王府满门抄斩!于是,呼家也继薛家之后,有了一坐“肉丘坟”。唯二躲过此劫的只有呼延守用和呼延守信两兄弟。

后来,呼延守用在逃难的路上,在王家庄娶了王员外之女,才有了后来的呼延庆。

呼延庆从小被王敖老祖带到高山学艺七年,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也和薛刚一样,两次回到京城祭扫了肉丘坟。后又上台参加了打擂,打死了欲夺帅印掌管兵权的庞文内侄——擂主欧子英。再后来,他又到北囯借来六国兵马。其间,北方金头王一度持观望态度,拒绝伸出援手。后来他和老呼家打赌,说如果输了就愿意帮。结果,当呼延庆在呼家将被困于“火车阵”,命悬一线之际,手使困龙戟,凭借九牛二虎之力用戟中夹鞭的方式大败金头王。金头王心服口服之下,爽快同意出兵。

呼家将在肃赛红元帅的带领下,凭借呼延庆、呼延平兄弟们的勇冠三军,一路连连告捷,很快攻到了汴梁。在包拯和杨、高两家的帮助下,皇上同意重新审理呼延丕显之案。后来,庞文造反被呼延庆结义兄弟杨文广派兵捉拿,他与西夏勾结的密信也被狄青在边关截获。在老包的审理下,双王的冤案终于得到平反。

后来,呼家和杨家还有一起攻打南唐的故事,书名叫《呼杨合兵》。呼家后人呼延庆之子呼延云飞,手使禹王神槊,厉害无比,人称“震京虎”。

到杨士瀚时,呼家有双锤将呼延豹武艺超群;杨金豹下山时,又有呼廷飞龙武艺不简单。

杨家将 银杨家 九代英雄前仆后继

北宋杨家将自“金刀无敌”杨继业开始,到除奸少年杨满堂结束,历经九代传承,人称杨家九代英雄传。这九代,一代代英雄迭出,杨继业、杨七郎、杨五郎、杨六郎、杨宗保、杨宗英、杨文广、杨文举、杨怀玉、杨士瀚等高手层出不穷,天波杨府藏龙卧虎!

相比其他几家,杨家将的传承时间更为长久。从唐朝末年的“金坛亭侯”杨春,到“金刀”杨会,再到五代十国的“火山王”杨衮,最后到北宋“金刀无敌”杨继业,已经传承超过了三代。

相较其他武将世家,杨家将的武艺也更全面。杨继业刀枪双绝,尤其是刀法堪称无敌!手中一柄紫金刀,斩杀敌兵敌将不计其数,皇上御封“定宋金刀”。

杨七郎是兄弟中枪法最好的,拳法也不弱,天齐庙打擂,三拳打倒在台上连赢七天,吓得台下好汉不敢登台的擂主——潘豹;杨六郎除了巧枪巧妙多变、高深莫测之外,还会“一十二手绝命枪”,端是厉害无比;杨五郎更不用说了,年轻的时候已是刀枪剑戟斧大家,曾用过的兵器有紫金枪、忘月刀、秋水剑、绝情戟和宣花斧,出家后又改为用一根熟铜棍,而后更是创立了流传千古的“五郎八卦棍”,成为一代宗师。

杨宗保除了穆桂英传授的“万胜枪法”,后来二次学艺还从赵子龙后人赵雨那学到了厉害无比的“百鸟朝凤枪”,下山后又得奶奶余老太君传授“九线铜锤”与“走线钢鞭”之技,上台打擂大胜九头鹰。杨宗英师承太乙真人,师伯师叔不是元始天尊的三大弟子,就是十二金仙中的高人,十八般武艺自然样样精通。

杨文广自幼在家跟老祖母们和其他女将学艺,后来又跟母亲穆桂英学到更历害的本事。再后来,他又拜师张飞后人张芳学到张家枪,一把阴阳宝枪随他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打出“宝枪将”之名。

杨文举是杨文广的弟弟,其武艺比哥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手使一杆方天画戟的他有“再世吕布”之称。他一下山就用三指飞刀射瞎了吊睛白额虎的眼睛,救下了小挫子曾福。面对连捉杨文广和杨宗槐的上洪山女将万红玉,杨文举用他的父亲无比戟艺轻容易就战胜了她。最后,万红玉见杨文举又帅又厉害,就对他情愫暗生了,最终,万小姐为他反出了南唐,两人喜结连理。

小五虎之首的“玉面虎”杨怀玉更是杨家将中武艺超级厉害的一名,他自小得遇名师王老祖,在云梦山上学到了非常厉害的武艺。后来,他又在山上有奇遇,得到了一把三尖两刃宝刀,是杨家将中继杨继业之后,又一个用刀的高手。

杨家将后来遇到的又一个难敌的高手狄难抚,他是杨五郎的徒弟。不仅武艺非凡,手中还有一对雷霆子母枪,在阵前威力巨大。宋将七个过去,六个失败,还有一个吓得掉头就跑。呼家将中的呼延云灵有万夫不当之勇,依然难敌狄难抚五招,最后被刺死在阵前。就连“小五虎”中的另外四虎出去迎战,也都铩羽而归。然而,等押运粮草回来的杨怀玉一出阵,不出几个回合就将狄难抚战败了。

杨士瀚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杨怀玉之子,在杨怀玉上了年纪被北国八宝将铁雷困在泥雷城的情况下,他奉命下山前去相救。在清风山,他初次亮相就惊艳全场,一对“擂鼓瓮金锤”锤震群雄。成为扫北元帅后,更在泥雷城外连胜北国七大猛将,八宝将铁雷也败在他的锤下。最终扫北得胜的他也因超高的锤艺,被人尊称为“金锤无敌将”。

长江后浪推前浪,杨士瀚之子杨金豹自小和家人失散,被李长庚带到高山学艺。不仅练出了一身神力,还学到了厉害无比的“三绝戟”。凭借手中的双龙戟,他在凤翔府也上演了一出力杀四门的壮举。后来的少年英雄杨满堂,在母亲郭彩云的帐前担任先锋,一路冲锋陷阵,力助大宋夺回了雁门关。

整个北宋时期,杨家九代英雄前仆后继精忠报国,历经雁门关大捷、七郎八虎闯幽州、金沙滩之战、天门阵之战、战洪州、泥雷城之战等大大小小的战役,多少男儿为囯牺牲,多少女将成了寡妇?但这依然动摇不了杨家精忠报国的决心!

高家将 英雄辈出

高家英雄辈出,他们家传的“高家枪”在残唐时期已经誉满天下,享有“天下第一枪”的美名。当时在”残唐十六杰“中排名第三的“白马银枪”高思继凭借手中一杆乘龙追凤亮银枪,打出了“五代十国第一枪”的名号。后来的“杨家枪”之所以闻名天下,也是因为高思继曾将高家枪的精华无私地传授给了小师弟杨衮,杨衮后来融合天下十大名枪才将其钻研出来的。

高家与赵家渊源颇深,在《赵匡胤演义》中有这一段古,说外号“高鹞子”的高行周是后汉潼关大帅,所使高家枪法,天下鲜有敌手。因为后汉皇帝刘承佑宠信小人苏逢吉,杀死石弘肇等忠臣,野心勃勃的郭威罔顾先帝刘知远的托孤趁机造反。

高行周、杨衮和刘知远是结拜兄弟。当年,高行周和杨衮得知刘知远被困在太原后,一起扛起“扶汉灭辽”的大旗,前去打败了辽人,解救了刘知远。后来,杨衮因为对武学的痴迷,谢绝了刘知远的邀请回到了火塘寨钻研枪法。而高行周却留了下来,担任了后汉的元帅之职。

面对咄咄逼人的郭威反军,后汉大臣们发出了“但有潼关高鹞子,何惧禅州郭雀儿”的感概。果然,高行周得知郭威造反后,果断带兵前来镇压。面对高行周、高怀德的威风八面,郭威手下连连吃到败仗。

高行周曾与郭威一起共事,知道郭威最信那有的无的,于是,他就叫手下四下宣传:但有潼关高鹞子,何惧禅州郭雀儿?

郭威有个外号叫郭雀儿,当他听到这两句诗后,心里非常不得劲。面对接连的失利,他常常扪心自问,难道家雀天生就被鹞子克?越想越钻牛角尖的他决定:不管花任何代价,一定要将高行周干掉!于是,他叫来赵匡胤,让他去提高行周的人头来见!

赵匡胤武艺虽然厉害,但也不是高行周的对手。不过,高行周看赵匡胤龙行虎步,知道他日后必定人前显贵。因此,他愿意自刎献出项上人头,前提是赵匡胤日后要好生善待高家后人。赵匡胤非常感动,后来当上皇帝之后,不仅没有亏待高家,还将自己的妹妹赵美容嫁给了高怀德为妻。高怀德也因此成了皇帝的东床驸马。

高家与杨家也素来交好,两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高思继父子与火山王杨衮之间的奇特关系。

首先,高思继与杨衮是师出同门的师兄弟,两人都是金枪老祖夏鲁奇的高徒。高思继还曾代师传枪,教授小师弟杨衮武艺,两人因此结下深厚的情谊。后来,一代英雄高思继被铁枪王彦章用回马枪杀死在阵前。得悉师兄惨死,杨衮愤怒不已,迅速从西宁老家赶至鸡宝山,欲为师兄报仇雪恨。

途中,他遇到了高思继的儿子高行周。两人因高思继之死心浮气躁,都急着赶去给高断继报仇的他们因为抢道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交战。经过这一场“不打不相识”的交战,高行周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天外有天”——世上竟然还有比“高家枪”还要厉害的枪法!杨衮也看出了高行周的“高家枪”,枪法非常精湛。于是,两人一起止战通名,这才知道对方原来是“自己人”。后来,在杨衮的建议下,两人结拜成为了莫逆之交。

有人说,高行周的辈分本来比杨衮低一辈,他们这一结拜就变成平辈了,那么,杨衮与高思继父子三人之间的辈分就有点乱套了。

其实不然,古时候大英雄大豪杰都是大情大性之人,对这种情况都是各论各的。总之,他们的这一结拜不仅成为了高杨两家之间的一段佳话,也使两家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高行周和杨衮结拜成为兄弟后,两人一起到鸡宝山大战王彦章,逼得老王自尽在阵前。那段故事就是评书中有名的“五龙二虎逼死王彦章”的桥段。从此,高行周对“大哥”杨衮的敬佩之情更是如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后来,他更是将儿子高怀亮直接放在杨府,让他跟杨衮的七个儿子一起学艺。

高家也是英雄辈出的,高怀德、高怀亮之后,又出了高君保,也就是那个娶了力杀四门刘金定的高琼,他得知父亲高怀德和皇上被困寿州时,前去救驾,表现十分出色。高君宝之后又有高旺、高增、高锦、高英等英雄好汉,每一个人都武艺高超,威武勇猛。

曹家将 开国功勋,后辈出了个曹克让

曹家将,在整个北宋,星光不逊呼杨高郑任何一家。他们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和出色的武艺,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声名显赫。

在这个家族中,不乏诸多英勇出群的英雄,如有“大宋第一良将”之称的曹斌,他曾是大宋早期的武状元,他从赵匡胤还在后周柴家当元帅的时候就是赵匡胤非常得力的助手,在赵匡胤帐下立过无数战功。他素以勇猛著称,深得赵匡胤喜爱。赵匡胤称帝后,封他为开国王,可见一斑!后来,他还跟随宋太祖三下南唐,再立战功。在《杨家将》评书中,他又追随太宗皇帝御驾亲征,由于元帅潘仁美太过轻敌,中了辽国的空城计,被困在幽州城内。后来,辽兵在幽州四门同时发起攻击。潘元帅为了趁机除掉几位老王爷,派东平王高怀德、长胜王石延超、平东王高怀亮和开国王曹斌四位老王爷从东南西北四门出兵迎敌,结果因为上了年纪,只有长胜王石延超负伤而回,开国王曹斌和另外两位老王爷阵亡。

到了杨文广征南时,曹家曹文龙、曹文虎兄弟,再在沙场扬威!曹文龙手使一对亮银锤,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天才。他年纪轻轻便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机智应变的本领,成功地击败了一众强敌,被人尊称为“银锤将”。

曹文虎是曹文龙的弟弟,他是一个善使大刀的少年。在战场上,他挥舞动大刀如同一只凶猛的老虎,吓得敌人望而生怯。在征战沙场一年不到,便赢得了“金刀将”的美名。

曹家将中最出色的当属《曹家将》的主角曹克让,他是镇国王曹天胜之子,有“三龙二虎九牛之力”,可以称得上是袍带类演义评书中的武力第一人。英宗时,辽国再次犯边,镇国王曹天胜挂帅出征,被辽国围困在雁门关以北的一座小城内。曹克让奉师命下山救父报国,他先上擂台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陈金刚,夺得武状元和帅印,几经波折,最后奉命扫北,成功救回了父亲曹天胜,夺得了扫北的大胜。

郑家将 主要是郑恩父子

郑家在北宋演义和评书中,比较出名的是郑恩和郑印父子。郑恩也是一个面如黑锅,脾气暴躁,直来直往的主。他善使一杆梨花枪,武艺超群。他年轻的时候曾和周世宗柴荣以及宋太祖赵匡胤,在黄土高坡“堆土为炉,插草为香”结拜为“共患难、同富贵”的异姓兄弟——这就是评书中“两龙一虎三结义”的桥段。他们三兄弟,先是柴荣当了皇帝。后来,柴荣死后,郑恩又拥护赵匡胤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封三弟郑恩为汝南王。

没想到郑恩天生直来直往的性格,在赵匡胤成为皇帝后却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他的这种性格在天生豁达的柴荣看来是性格豪爽,属于优点;而在一心要维护礼节的赵匡胤眼中却成了性格鲁莽这样的缺点。由于他不顾君臣礼节,在文武百官面前也称太祖为二哥,这早已让老赵很不爽。某日,老赵微服私巡偶遇旧情人韩素美,于是就将韩素美纳入宫中,还封韩素美的哥哥韩龙为国舅。这可惹恼了汝南王郑恩,为啥?因为郑恩打小和老赵“玩”在一起,知道这韩素美本来是个青楼女子。因此,他跑到太祖皇帝面前,痛哭了“二哥”老赵一顿。老赵当时喝了点酒,正晕乎乎的,被郑恩一骂,一气之下就下旨将他推出去斩了。

酒醒之后,老赵也是懊悔不已。但是,人已杀,再悔也没用。

再说郑恩之妻陶三春,她可不是简单的人,她是勇猛无比的女中豪杰。她得知丈夫被皇上无情斩杀,立即带兵将后宫团团围住,要向皇上讨个说法。皇上自知理亏,于是脱下龙袍让郑恩砍了三刀,还承诺会善待郑家后代。

再说郑恩的儿子郑印郑黑虎,对父亲被皇上斩杀之事本来也是耿耿于怀的。然而,他的老师陈抟老祖和赵太祖素来交好,老赵三下南唐的时候,陈抟老祖就三番几次前去帮忙。陈抟老祖经常劝郑印放下仇怨,说冤家宜解不宜结;还说郑恩被斩和他的鲁莽性格也多少有点关系,在大庭广众之下,老赵的亲弟弟赵光义和赵光美都不敢称呼他为大哥,老郑却仗着和太祖皇帝的结拜之义二哥长二哥短的叫个不停,这难免让老赵觉得老郑可能是罔顾君臣之礼有意为之。

古人尊师,都说“恩师如父”。师父都这样说了,郑印也就放下心结,一心学艺了。

后来,老赵在寿州被困,陈抟老祖就叫小郑前去相救。小郑以德报怨的行为让赵匡胤大为感动,他不仅封郑印为新的汝南王,还赏赐小郑一把“打王锤”,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巨。

郑印从南唐战场回来后,他母亲对老赵家还有怨气,就不怎么让他上战场了。这也是郑家为什么在战场上出现的频次那么少的一个原因。

杨家排第一的原因

总之,在北宋演义评书的呼杨高曹郑五大武将世家, 家家都家喻户晓,家家都举足轻重,家家都战功赫赫,家家都有口皆碑!

关于他们哪家实力更强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无论是呼家还是杨家、高家、曹家和郑家,都有着辉煌的战绩和各自的武术技艺。他们就像天空中的繁星一样,各自闪耀着自己的光,因为距离我们较远,很难准确地说哪个是最亮的星。

如果硬要将他们的实力作一番对比,愚认为,应该按照“一杨二高三呼四曹五郑”的顺序排列。原因何在?

首先,杨家将在这五大家将中不仅名将、猛将最多,女将也是五大家族中最多、最厉害的。王兰英、杜金娥、花解语、周云镜、杨八姐、杨九妹、杨排风、杨金花、曾凤英、罗三娘、武凤仙等等,全都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厉害角色。

其次,其他几家对杨家的实力也是非常认同的,这从评书《杨家将》开篇就可看出端倪。北国兴兵进犯,太宗皇帝问谁愿挂帅出征?一时间全场静寂无声。原来:

呼延赞看看高怀德,高怀德正看杨继业。呼王想:要讲呼、杨、郑、高我们四位的文韬武略,够帅才的数杨令公。最好老令公挂帅,老高家出人当先锋,我当个押粮运草官就挺好了。郑王也看老令公。

从呼王内心所想的“老高家当先锋,呼家当运粮官”这话也可以看出,呼王也觉得老高家的实力比呼家稍强一些,因此心甘情愿排在老高家之后。郑王则不言不语,他认为老令公挂帅最合适,因此根本就不做他想。至于曹家,老王爷曹彬因为上了年纪早已“好汉不提当年勇”了。至于后来的曹文龙、曹文虎哥俩也都是杨文广的结义兄弟,两人皆在杨文广帐下效力。如果不是后来出了个曹克让,在评书中一跃成为了天花板的存在,曹家的排名可能就要垫底了。大家觉得呢?

0 阅读:3

评书演义快看

简介:侠义小说,国学演义经典!一杯酒,一生情,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