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曼桢替姐姐生孩子看似被姐姐陷害,其实是自己造成的

知行合一七七八 2023-02-27 14:10:41

人的命运有时看似被外界环境所迫,导致命运不济,其实多半是由自己的心造成的。

第一次读张爱玲的《半生缘》,读完后我热泪盈眶,为曼桢悲惨的命运感到惋惜,她和世钧是那么相爱的一对,但是阴差阳错的错过了一时也就错过了一生。

当再次读这本书时,我觉得造成曼桢命运结局的不仅仅是她姐姐对她的陷害,姐夫对她的蹂躏,更主要的原因是她自己为不幸命运埋下了伏笔。

一故意疏远心上人

曼桢的姐姐曼璐,在父亲去世后,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不顾惜自己的名声,去当了舞女。她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同样也体现在曼桢身上。

曼桢和世钧是情投意合的一对,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本该结婚的年龄,世钧问曼桢什么时候结婚,可是曼桢却不想结婚。

世钧道:“可是这样等下去,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曼桢道:“还是等等再说吧。现在我家里人也需要我。”

其实女人结完婚也是可以帮衬娘家的,可是曼桢怕拖累了世钧,非要要逞强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这一点非常像她的姐姐曼璐。曼璐就是为了挣钱养家,把家里人为她定的亲给退掉了。姐妹俩性格上的相似,导致了命运的相似。

曼桢如果早点结婚,她姐姐也就得不到陷害她的机会了。

曼桢的错不但不想结婚,还在于她故意疏远世钧。这是她为不幸命运埋下的最大伏笔。

曼桢和世钧的感情一天天的往上涨,曼桢怕和世钧腻在一起,会有一天不顾一切的提前结婚了,而她不愿意提前结婚,而恰好她姐姐以前的未婚夫豫瑾到她们家做客,所以她很欢迎豫瑾和他们在一起。

男女相处如果不是为了谈恋爱就不要过分热情,不然容易让别人发生误会。

曼桢不但借给豫瑾书看,还嫌电灯不亮,拿了灯泡亲自给豫瑾换上。这还不算完,曼桢竟然把自己床前的台灯拿来让豫瑾用。曼桢的这种过分的热情不但让豫瑾想入非非,更是让世钧产生醋意。

世钧本来早就想走了,但是他不愿意做出负气的样子,因为曼桢一定要笑他的。他在理智上也认为他的妒忌是没有根据的。……可是理智归理智,他依旧觉得难以忍受。

曼桢故意在心爱的人面前对另一个异性好,无疑是对世钧最大的伤害,也造成了两个人之间感情的隔阂,这也是曼桢出事以后,即使世钧就在她的对面也无缘救到她的原因。

二爱是自私的

爱情是自私的,具有排他性。席勒说,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非常狭小,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做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曼桢对豫瑾的过分热情让世钧的心里非常的不舒服,更让世钧不舒服的还在后面。

世钧虽然心里疙疙瘩瘩的,但是还是忍不住去找曼桢,可是恰好曼桢不在家,又听到她母亲在和她姐姐聊天的内容。

顾太太在那边说话,一句句听的很清楚:“要不然她嫁给豫瑾多好哇,你想,她也用不着这样累了,老太太一直想回家乡去的,老太太也称心了。我们两家并一家,好在本来是老亲,也不能说我们是靠上去。”

曼桢盲目的在豫瑾面前献殷勤,世钧已经很生气了,又听到她母亲这样的对话,世钧是一个很自卑的人,他不会和任何人去挣和抢。如果曼桢真的爱上了豫瑾他绝不让曼桢为难,他有了退出的想法,尽管后来曼桢消除了误会,可是这个阴影在世钧的心里无法根除。

曼桢遭到她姐姐的迫害以后,世钧去她家里找她,顾太太对世钧的态度非常冷淡,又听佣人说豫瑾昨天来过,世钧又心生疑惑,以为曼桢真的和豫瑾好上了。但是无论怎么猜忌,他一定要得到曼桢本人的确认才可以放手,于是他又去曼桢的姐姐家找她。

曼璐把曼桢的戒指还给了世钧,世钧便红着脸问曼璐她是不是结婚了,曼璐没有回答。

世钧便又笑道:“是不是和张豫瑾结婚了?”

世钧以为曼桢拒绝了他,一定是和豫瑾结婚了。那个戒指上裹的绒线上面沾有血迹。如果世钧仔细看一下,一定会起了疑心,然后寻着这个线索,一定会救出曼桢。

可是世钧裤袋里的那枚戒指,他却觉得那像一个燃烧着的香烟头一样,烫痛他的腿。他把那戒指陶出来看也没有看,就向道旁的野地里一扔。

曼桢即使不想结婚,即使被她姐姐陷害,如果她不故意在世钧面前对豫瑾献殷勤,世钧就不会对她产生误会。在她危难的时刻,世钧一定会留恋那枚戒指,会发现破绽,救她于水火之中。

可是爱情是自私的,世钧被妒忌冲昏了头,对曼桢心里产生了怨恨,他再也无心观察那枚戒指,这也是曼桢和世钧有缘无分的结局。

三结束语

每个人不如意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用不着怨天尤人,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如果你发现你的人生不是你所要的样子,一定是你的心出了问题,好好检讨自己,重新出发不负人生。

5 阅读:5208

知行合一七七八

简介:情感作者 解读书中精彩故事,品悟人间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