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过医院又迎“摘镜潮”专家提醒:并非人人都能做

福州日报 2024-06-16 10:00:24

学生在眼科门诊检查视力。记者 林文婧 摄

随着高考结束,医院眼科门诊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摘镜潮”。15日,记者走访东南眼科医院看到,来院咨询、接受近视手术检查的考生及陪同家长有近百人,候诊区挤满了高中毕业生。

“高考结束第二天起,每日都有近百名学生前来问诊,医院的手术预约量达平时的两三倍。”福建省屈光学组委员、东南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陈军提醒,近年来手术摘镜的学生群体越来越多,但近视手术并非人人合适,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更不是随到随做。

近视矫正手术

并非谁都可以做

“通过近视矫正手术摘掉眼镜,生活会更加方便,以后打球、游泳、打游戏都不用再戴着眼镜了,也算是送给自己的‘成人礼’。”小陈是这批摘镜大军中的一员,他的双眼近视高达650度,伴有轻微散光。为了尽快摘镜,小陈在高考结束后立刻前往医院预约手术。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术前评估,医生决定为他进行全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手术。

“每一例近视手术,从检查开始就要严格、精细、全面。”陈军介绍,不少青年学子出于升学、参军需求,或为提升生活品质选择手术摘镜,满怀期待到医院,但检查后却被“劝退”。

据介绍,术前检查不仅是为了测定更准确的屈光数据,还涉及眼睛从前到后、从内到外的眼部结构,相当于一次全面的眼部体检。不少患者通过术前检查,发现眼底病变。在排除各类可能的眼病后,医生还需对采集到的数十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进行评估,哪怕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手术条件,都有可能被“拒之门外”。

需要注意的是,近视手术不是随到随做。比如,有佩戴隐形眼镜的朋友需提前停戴;眼部有活动性病变,需先进行治疗后再考虑手术;哺乳期、孕期的女性,建议延后手术。

手术可摘眼镜

但近视并未治愈

在近视高发的当下,手术摘镜是不少人的选择。但成功手术后,就意味着近视被治愈了吗?

“我们需正确引导学生群体,重视眼睛健康,切不可盲目跟风。手术前一定要先到专业的眼科医院接受全面的检查。”作为一名从业40多年的眼科医生,陈军介绍,手术只是矫正近视的一种医疗手段,并没有治愈近视。因为近视引起的眼球结构改变和相关并发症风险依然存在,术后仍然需要注意科学用眼。特别是度数超过600度的高度近视患者,更要重点关注眼睛健康,遵循医嘱每年检查一次眼底。

记者了解到,每年暑期是近视手术的高峰期,各大医院眼科门诊每天人满为患。就拿东南眼科医院来说,目前该院10台激光机手术系统、10多名手术医生、30多人的护理客服团队,全天候运转保障。

“矫正近视只是开始,从长远看,科学认识近视,做好预防更加重要。”陈军特别提到,除了遗传因素影响外,长期近距离用眼,眼睛长时间得不到放松,是引起近视的主要因素。同时,照明不足、阅读字体过小、姿势不良也都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近视手术方案

需要量眼定制

“哪种近视手术方式最好、效果最佳?”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是大部分学生家长都会问到的问题。

对此,陈军表示,这就和量体裁衣一样,近视手术也需要量眼定制,各种近视矫正手术的适用范围、效果特征和术后优势都有区别。每个人的眼睛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近视矫正手术主要分为角膜屈光手术和晶体屈光手术(ICL晶体植入术)两种。近年来流行的全飞秒激光手术、半飞秒激光手术都属于角膜屈光手术。如果遇到近视度数过高或者角膜比较薄这类比较特殊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晶体屈光手术。通俗来讲,就是在眼睛的角膜上开一个极小的口子,将一枚定制的人工晶体植入眼内,达到矫正近视和散光的目的。这些手术主要针对18岁以上且近视度数稳定的患者。

眼科专家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患者术后第二天视力就可以恢复。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1个月至2个月能够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尤其是高考毕业生将手术时机选择在暑期,这也是暑期近视手术热的重要原因。(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刘小燕)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