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纵队司令兼政委被换下,杨得志和李志民接替后,感觉担子不轻

从阳化石 2024-05-18 05:36:29

1946年底,晋察冀军区2纵领导班子调整,原司令员兼政委的郭天民被换下,调杨得志和李志民分别担任司令员,政委。

对于这次调整,看似平常,实则不寻常。

郭天民是2纵的老首长,从抗战时期就一直领导这支部队作战,解放战争时改编为野战纵队,是晋察冀军区的一支劲旅,郭天民也是军区少有的战将。

他被换下的一个原因是因军区在精简整编后,部队战斗被削弱,反映到张家口保卫战中。部队主力在东线与蒋介石中央军作战,不断取得胜利,而西线因兵力不足遭到傅作义部偷袭。情况急转直下,只能是撤出来。

如果按照不精简的情况来说,部队有足够的兵力可以保卫张家口。从萧克、杨得志、李志民等将领的回忆中可以知道精简力度有多大。

在整编的同时,部队进行复员,将大体弱和家庭生活困难的人复员回乡,军区发下了二三万个“光荣退伍”的证章计划复员的数量太大,过分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杨成武与李志民经常摸底调查,最终确定复员一万多人,比原来少了许多,但仍不适当地复员了一些精壮兵员和干部,一度影响了干部、战士的情绪。这些复员的有些回家务农了,有些到地方军区工作。

这只是冀中军区与冀中纵队的情况,其他二级军区和纵队情况差不多,郭天民指挥的2纵情况类似。

当时在精简整编时,已经签订停战协定,从表面看和平气氛浓烈,或许晋察冀军区作为距离军调部最近的关系,起到精简整编的模范作用。当国民党军发起全面内战后,敌人对张家口、承德进攻。部队先打一场承德保卫战,又集中兵力打张家口保卫战。

如果不是杨得志纵队挺进冀东没有前往东北,张家口保卫战的军事力量更弱。那时候机动作战的部队只有2纵、3纵、4纵,其他部队转入二级军区,他们只负责区域作战,各自负责自己辖区内的战斗。

张家口保卫战后,军区在涞源开会总结,一向脾气耿直的郭天民谈了自己的看法,与上级发生争执,从而离开2纵。

恰巧此时刘邓首长要求杨得志纵队归建,杨得志、曾思玉留在晋察冀。杨得志直接调2纵司令员,调3纵政委李志民担任2纵司令。

原本2纵由郭天民担任司令员兼政委,如今派两位新军政主官过来,目的是什么,不仅仅是指挥打仗,还有就是整顿纵队思想。

实际上,郭天民在2纵的威信非常高,而且不能说他没有道理,因此纵队不少人也是认可他的意见。司令员兼政委被换,纵队上下肯定有情绪在里面,加上张家口保卫战以及之前精简整编过多等情况,更需要一位政工干部去处理,调整指战员的思想。

李志民在回忆里写道:当时我们心里都明白,此去担子不轻,所以一路上谈的全是怎样把这支部队带好,多杀敌人,多打胜仗,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到二纵队之后,我们一起深入部队调查研究,了解分析部队的情况, 随后他抓行政管理和军事训练,我抓党的建设和思想工作。

他俩在一起搭档将近半年时间,1947年夏晋察冀军区成立野战军,杨得志调任野战军司令,陈正湘调来担任司令员,李志民职务不变。

被换下的郭天民离开晋察冀,到刘邓麾下打仗,千里跃进大别山后,跟着王树声开辟鄂豫军区。1949年跟着陈赓率领4纵转战千里追击敌人,取得胜利。

1 阅读:578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