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小说作者的这一招,公众演讲不再是噩梦!

遇见逗逗 2024-06-01 01:45:34

作者:逗逗

我朋友曾经跟我说,她不擅长在公众场合讲话,

哪怕她现在已经是一个管理层了,还是会感到紧张。

好巧不巧,我在看作家李佩甫的小说作品时,发现:

他竟然有在认真传授读者如何提升公众场合演讲的能力!

补充一个知识点:

李佩甫凭借着1999年7月出版的长篇小说《羊的门》,

被视为是描写中国“官场”运作最深刻、最有力度的作家。

那么,我们来看看作家李佩甫是如何在小说片段中,传授演讲技巧的?

以下是原文:

他(李金魁)发现吴乡长的讲话方法就很不一般,

吴乡长讲话也没什么技巧,就是嗓门大些,

带着一股霸气,他往那一站,

就没人敢说话了,会场上总是很静。

但他讲话带着一般人的口吻,气派很大,

不时带一些“啊、啊、操、操”的土语,

却没什么东西,往下也就是文件上的一些内容了。

李金魁一旦明白过来之后,就下死劲去练。

只要一有讲话的机会,他就精心地做好准备。

于是,每一次讲话,

对他来说都是一次机遇,

他决不放过任何讲话的机会。

初时,他讲话时总是拿上几页纸,

先是磕磕巴巴地念上两行,故意念得声音低些,

让人听不大清,也让人轻视他。

可他念出了一种诚恳,念出了一种态度,

会让人觉得这人是实心实意的。

接着,当人们开始注意他时,他就把那两页纸折起来,

突然把声音提高,这样会使人们吃上一惊,

就会很注意地听他讲了,往下他就说得生动了。

他把声音当成磁石来使用,

他要紧紧地吸住人们,该带手势他就带上手势;

声音该低下来的时候,他就把声音低下来;

该骂的时候,他就放开喉咙骂上两句,

接着又会引用两句唐诗什么的,逗上一两个笑话;

有时候,他会用本乡本土的粗话俚语先讲上一阵,

接着又忽而变成高层面的话语,

甚至把美国、日本也拉来大讲一通,讲得人们似懂非懂的时候,

再把话头拉回来,落到一些很浅白的事体上……

讲着讲着就有笑声逗出来了;接着是引来了掌声,

再往后逢他一讲话,就是掌声不断了。

有时候,他不讲,

就有人主动要求说,让李乡长也讲讲噢!

我们把这段话来拆解一下:

1、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模仿的目标对象(比如李金魁是观察了吴乡长这个人),并分析+拆解目标对象的讲话风格。

2、拆解的时候,注意对方的细节,比如语言表达习惯、口气、肢体动作。

3、取长补短,自己勤加练习,抓住一切可露脸表达的机会,不要怕出丑。

4、演讲时,音量可从低过渡到高,并且逐渐配合用上手部动作。

5、声音保持高低起伏,也可以带有几句谩骂/引用诗词/笑话,缓和气氛。

6、大道理、严肃的话说了之后,需要再补充一些大白话,让听众更好接收信息。

再精简一下:

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学习的目标对象——练习语言的抑扬顿挫——用大白话调动听众的情绪——完结

-END-

作者:逗逗,电影爱好者,人间温柔观察者。

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私聊逗逗。

0 阅读:3

遇见逗逗

简介:一个认真生活的逗逼girl,左手反思职场,右手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