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发展“专精特新”培育经济新动能

掇刀融媒 2024-06-05 08:45:49

近年来,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分类促进企业做专、做精、做大、做强,带动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吉和昌新材料(荆门)有限公司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新成员。2022年以前,公司主要生产表面处理产品,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低,公司决定转型,将生产重点转到更具潜力的锂电材料和光伏材料方向。但转型之路并非坦途,资金和专业人才缺乏是横亘在公司面前的两座大山。荆门高新区在了解企业转型意愿和实际困难后,将企业纳入专精特新培育库,通过银行贴息贷款等政策,让公司获得充足资金进行设备及厂房改造升级。同时,在荆门和武汉等地高校组织专项招聘会,帮助企业招募到了大量高素质研发人才,实现转型升级。今年5月,公司登上了湖北省第六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吉和昌新材料(荆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威:“从2022年开始,吉和昌每年以30%左右的业务持续地增长,锂电材料和光伏材料占到整个公司70%业务比例了,传统的这个表面处理(业务)压缩到了30%。”

在荆门高新区建立的培育库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转型升级的火车头。湖北楚大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日用玻璃生产制造,近年来,经过公司不断向智能化、自动化深入发展,形成玻璃成型设备、原配料系统、工业机器人,三大高技术、高附加值主营业务版块。荆门高新区每年给予公司80万元财政补贴,组织公司员工进行专项培训,提升了员工和干部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交流活动,让公司分享先进经验和成熟技术,从而带动培育库内的其他企业加速转型升级。

湖北楚大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邓霁云:“在未来商场的市场中我们提前站位,也有利于我们企业的降本增效、数字化变革,将使制造企业成本降低17.6%,营收增加22.6%。”

荆门高新区在建立“专精特新”培育库后,通过推行工业企业服务联络员机制、选聘“科技副总”,支持企业通过智改数转等具体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截止目前,荆门高新区成功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88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分别占到全市的27%和49%,位居全省同类高新区前列。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经信局党组成员、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 肖峰:“结合专精特新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制定帮扶计划实行一企一策,定期开展政策推送、人才招聘、产销对接等各类服务活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建设自身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王飞 李成汉 毕然 汪琪)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