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遇难,普京致电哈梅内伊,不到24小时,中方送出12个字

王鹏说各国关系 2024-05-23 03:59:23

伊朗总统遇难后,普京致电哈梅内伊;不到24小时,我外交部向伊朗送出12个字。那么,伊朗总统遇难后,该国国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于莱希等人的遇难,中俄两国又作出了怎样的表态?

综合路透社等多家媒体报道,当地时间5月19日,一架载有伊朗总统、外长及其他随行人员的直升机,发生了“硬着陆”事故。当地时间20日,搜寻工作结束,伊朗政府内阁就此事发布声明,证实了总统莱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人已经遇难的消息。声明中称,伊朗政府将继续莱希总统的前进道路,国家治理不会因此受到干扰。与此同时,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发布声明,宣布全国哀悼5天。

作为伊朗强硬保守派代表,在反对西方、巴以冲突等问题上持强硬态度的莱希,一直被外界视作哈梅内伊的接班人。也正因如此,他的突然离世,被不少西方媒体认为会给伊朗政坛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当然,也有专家认为这起事件短期内不会给中东局势造成冲击,因为德黑兰方面并不想与美以走向“全面冲突”。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总统遇难,会给伊朗政坛带来哪些影响,但能确定的是,已经有不少国家第一时间致电伊朗表示了慰问。据多家俄媒20日报道,俄总统普京已于当天向哈梅内伊致去唁电,直言这对伊朗人民来说是“巨大悲剧”,因为莱希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他为发展俄罗斯与伊朗之间的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鉴于俄乌冲突爆发后,俄伊两国走的很近,美西方国家一度怀疑伊朗方面为俄军提供军事支持,加上莱希政府在国际事务上的立场大多与俄方保持一致,可以说普京主动致电吊唁的举动,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某种程度来说,普京政府也想借这通电话,来摸清德黑兰方面的态度,了解莱希遇难可能给俄伊关系和中东局势造成的影响,并借此维稳双边关系。

而在同一天,中方也向伊朗方面发去了唁电。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0日介绍,中方领导人已经向伊朗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致唁电,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就莱希总统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表示深切哀悼。中方直言,莱希总统的不幸遇难,是伊朗人民的巨大损失,也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

透过“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这12个字,可以看出中方对中伊关系的高度重视。这一点,从王毅外长当天在记者会上的发言也可见一斑。王毅外长指出,莱希总统及阿卜杜拉希扬外长为促进中伊关系发展,推动地区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方对于两人在直升机事故中的不幸遇难深感痛惜、深表哀悼。中方愿继续向伊方提供一切必要支持,相信伊朗政府和人民有能力度过这一艰难时刻。

就当前形势来看,一直同伊朗保持友好合作关系的中俄两国,还是希望对伊关系能稳定发展的。对中方来说,助力伊朗政府度过这个艰难时期,对地区局势和两国合作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毕竟只有一个内部稳定的伊朗,才有利于中东地区局势早日回归平静。

根据伊朗宪法规定,莱希总统在任期内去世后,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将暂代总统职务;与此同时,他和伊朗议会议长、伊朗司法部长组成的委员会,将在50天内组织新的选举,也就是说,下届伊朗大选将在今年7月初进行。

0 阅读:0

王鹏说各国关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