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长相伴”2024南师合唱公益音乐会在宁举办

扬眼 2024-06-16 18:36:15

6月14日晚,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南京市文化馆承办,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协办的520文化客厅公益音乐会暨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长相伴”合唱专场音乐会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主办单位和省音协合唱协会相关领导,应邀前来观摩指导的相关院校专家、艺术家以及现场400多名观众,共同见证了南师合唱团品牌的艺术力量,让座无虚席的现场观众感受到了独特的音乐魅力。

本场音乐会由南师大音乐学院女声合唱团和混声合唱团联袂出演。这是一支青春靓丽、热情动感、活力四射的合唱团,由各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其中半数以上非声乐专业,大学一年级同学居多。合唱团坚持高品质、多元化的艺术追求,用合唱艺术传递“真、善、美”,传递人生信念和品格。

当晚领衔执棒指挥沈金云老师是日本大坂大学音乐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合唱联盟理事、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合唱协会常务理事。她长期从事合唱指挥方向的教学、研究,硕果累累,多次指挥专业和业余合唱团参加省内外及国际合唱大赛,并获得佳绩。不但带出了南京师范大学女声合唱团、混声合唱团等高校水平顶尖的团队,还培养出了江苏省文化馆沄之谣合唱团、江苏广电合唱团等一流水平的业余合唱团。

音乐会曲目丰富,多为中外经典合唱作品,风格多样,形式多变。整场音乐会由女声合唱,男声小合唱和混声大合唱三个板块组成。沈金云副教授倾情指挥了《青阳》《雨水之舞》《游子情思》等多首省内外获奖作品,同时也有《鸿雁》《传奇》《蓝蓝的夜蓝蓝的梦》等脍炙人口的改编合唱作品。曲目演唱声音充满磁性、鼓动活力,时而天籁般缥缈,充满迷幻,使听众如梦云端;时而又转瞬带观众进入童话世界,诠释童贞的快乐、真善的坚守。

开场第二首改编自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的合唱作品《春》,歌声里充满了盎然的春意和勃发的生机,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随着南京师范大学女声合唱团的一首《蓝蓝的夜蓝蓝的梦》,全场情绪被推向上半场的高潮,三声部的和声配合上康加鼓,听醉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耳熟能详的《鸿雁》,用舒缓悠长的变化元音,让观众恍若置身于内蒙古大草原,秋去冬来、大雁南飞,悠扬的歌声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恋,对人生的感悟。加上旅美青年钢琴家、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青年教师章荷月博士的动人琴声烘托,音乐厅内弥漫着散不开的乡愁,萦绕着吹不散的向往。

下半场混声合唱无疑是当晚音乐会重头戏。《传奇》是流行歌曲《传奇》改编的混声合唱,在承续了原版优雅隽逸风格的同时,又增添了朦胧婉约的纯美意境,宛若有人在呢喃诉说着自己的心事,余音绕梁,令人心醉神迷,回味不绝。合唱团的演唱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中,让人细心倾听温柔雅致的女声与浑然醇厚的男声交织在一起的内心穿越,此起彼伏、强弱恰当、错落有致。和声、伴唱与合唱的衔接恰到好处,像是数条涓涓细流一般渐渐汇到一处,纯净而又圣洁。带给了听众一种最为纯粹的美感,更营造出了一种如蒙蒙薄雾般的意境,令人目酣神醉,回味无穷。

《城南送别》是一首由台湾作曲家周鑫泉根据李叔同、林海音《送别》改编的四声部合唱编曲作品,旋律悠扬,让人倍感神往。这首歌曲以送别为主题,展现了城南的美丽风光和人们对离别的感伤之情,强调了人生聚少离多的感慨,特意叮嘱友人归来时切莫踟蹰犹豫,朋友一直在此等候。合唱中通过创新的和声处理和节奏设计,使得这首作品在保留原作韵味的同时,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了爱国主义情感和对祖国的深情厚谊的新意。在演唱技巧上,更注重情感方面的表达,通过声音的和谐与统一,不同声部的声音相互融合,宛如耳边娓娓诉说,形成完美的和声效果,使得旋律层次丰富,意境更加深刻。

演出期间,沈老师特意安排在最后的压轴曲目《城南送别》演唱前,向即将毕业离校、离团的学生每人赠送一只定做的刻着“南京师范大学合唱团”“LONG”的咖啡杯和一朵向日葵。

演出结束合影留念沈老师现场发表了赠送感言:“感谢我生命的旅程中有合唱团孩子们的相伴,他们给了我太多的美好回忆。六月是个毕业季,有几位团友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再来和我们一起歌唱了,但我相信他们的爱将会和我们在一起。祝愿即将毕业的同学:音乐相伴一辈子(一杯子),一生向阳,所遇皆是美好!”

(文/ 曹峰峻 图/杨加旺)

校对 李海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