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响鸟落!战场传奇杀敌,立特等功

马革话英雄 2024-05-03 07:45:23

作者:朱炳东

一个人、一支枪,枪膛里只有2颗子弹。而敌人是几十个,还配有机枪。这仗怎么打?

1947年12月底,4纵10师305团在确山战斗中撤退时晚走了一会,刚出村子200米,被敌人发现了,几十个敌人猛扑过来。

冲锋陷阵

两个窜得快的敌人,把机枪架在村边坟头上,对准团政委陈烙痕等几人就要开火。情况万分紧急!恰好撤到山脚的我军一名战士看到眼里,急在心里。为什么急?因为附近只有他一个人,而且只有2颗子弹!

紧急关头,他端起步枪,先敌开火,两声枪响后,敌人机枪正副射手被打趴下了。随后,他当机立断,猛冲到坟地里,端起敌人的机枪,朝追到村头的敌人一阵扫射,敌人除死伤外,连忙退回村里。由于这名战士准确的枪法,勇敢、机智的行动,团指挥所得以安全转移。

战后,团政委陈烙痕派机关干部去了解情况,查来查去,找到这个战士,原来他是本团4连7班战士,叫肖炳连。

肖炳连是个解放战士,还是1947年年初鲁南战役傅山口战斗才解放过来的。刚加入解放军时,肖炳连眉头紧锁,局促不安,一副茫然的样子。班长朱志斌几次找他谈话交心,他一声不吭,气得班长转身骂道:“真是个榆木疙瘩!”

当时部队推广“新式整军”,连队进行诉苦教育。肖炳连听了大家的控诉,肖炳连忍不住诉说自己的经历:他是湖南攸县人,15岁时,父母双双病亡,他只得打短工与乞讨为生,1943年,19岁被抓了壮丁,编进快速纵队。受尽当官的随意打骂和老兵的无理欺压……

经过诉苦教育,肖炳连仿佛换了一个人,虽然话还是不多,一会帮别人带背包,一会帮体弱的战士扛步枪。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他还有一个特点,爱瞄准。不论是途中休息,还是住下来宿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端起枪瞄上几枪,风雨不误。

有一天,部队停下休息,一棵大树落上一只老鸦,“呱呱”叫个不停,大约百十米。班长对肖炳连说:“肖炳连,你天天练瞄准,能不能打下那只老鸦?”肖炳连抬头看看班长,然后不慌不忙地端起枪,一搂火,枪响鸟落。大家一看这个精彩的场面,纷纷大赞。

肖炳连加入解放军后,打的第一仗是莱芜战役。战前,他把枪擦了一遍又一遍,仔细检查了每一个部件。4连7班到达张家洼以南的土地庙附近监视敌人时,他还得意地拍拍枪身,自言自语地说:“老弟,这回你可要替我说话啦!”

2月23日中午,仓促突围的敌人,像羊群一样满山遍野地从莱芜向吐丝口镇方向逃命。他们很快进入了华东野战军的预设包围圈以内。隐藏在矮墙后面的肖炳连,听到“开火”后,不到10分钟,5枪击毙5个敌人。

冲锋号吹响后,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群。有个满脸络腮胡子的敌军官刚想抱起机枪扫射,就被肖炳连一枪击毙。战斗结束后,肖炳连一共缴获敌人2挺轻机枪、3支捷克步枪。

第二天,在进行战斗总结时,指导员在全连大会上,特别表扬了肖炳连。肖炳连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眼里却含着激动的泪花。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在一百多人的面前,受到上级的表扬。

立功表彰

6月,华野1纵、4纵鲁南敌后出击时,天降大雨,吃穿无着,被蒋军重兵追赶。班里有的解放战士被吓得开了小差。肖炳连却凭着身高力大的优势,帮助战友过河行军。他的表现,大家看在眼里,后来被任命为战斗小组长。

8月,华野转战鲁西南,日夜与敌周旋。26日凌晨,肖炳连所在部队担任后卫。到达山东单县时楼地区,在朱庄东北侧宿营。连续两个整夜,行军180里里地,战士们已经极度疲乏,有的一躺下,就发出了鼾声,有的坐下来还没有解下背包,就打起盹来。肖炳连忍受着困倦和两脚溃烂的疼痛,与另外两名战士严守在哨位上,担任警戒。

夏天的清晨,天亮得早,5点多钟左右,肖炳连忽然发现距哨位300米处,灰色军装的敌人(华野部队黄军装)正利用青纱帐作掩护,悄悄地向朱庄接近。他立即警觉起来,一面派一个战士回连报告,一面迅速隐蔽在墙角下,他举起步枪仔细瞄了瞄,“叭”的一枪,打倒一个敌人,敌人一下全卧倒了。等了一会儿,一个敌人刚起身,又被撂倒。他接连打了10枪,就击毙8个敌人。

枪声唤醒了沉睡的战士,打破敌人偷袭的企图。肖炳连精准的射击,迟滞了敌人的进攻。很快,枪声如炒豆响成一片。敌人由偷袭转入大举进攻,号称蒋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5军第200旅,在猛烈的炮火下,分三路向朱庄发起进攻。

毕竟是蒋军的“王牌”,敌人的进攻,有板有眼。而华野4纵,则是华野头等主力。驻守在朱庄的4纵30团2营指战员,发扬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肖炳连利用村头一堵断墙为依托,准确地射击,敌人不时应声倒下。机枪组长看到肖炳连一枪一个打得挺带劲,就高兴地说:“老乡,好好打,我来给你记账!”肖炳连连续沉着射击,子弹像长了眼睛一样,又撂倒了11个敌人。

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多钟,敌人除了死伤400多人,止步在朱庄外,肖炳连一人就打死40多人。

二营朱庄仓促防御战斗,确保了后方和地方机关的安全,受到野战军司令部的通令嘉奖,神枪手肖炳连的大名不胫而走。

肖炳连表现优异,被吸收加入了组织,担任了7班班长。豫东战役后,在4纵召开的庆功大会上,他被评为一级英雄、特等功臣。会后,“神枪手”的美称传遍了整个纵队,鼓舞着指战员。特别是对解放战士是很大的促进,都说:“解放军不埋没人才!”

1948年淮海战役开始后,4纵向南猛插,截住黄百韬兵团西逃。30团1营进入江苏邳县城南12里的八家杨时,与西进的蒋军100军相遇。二营7连担任保障1营翼侧的安全。肖炳连奉命带一个组,前出担任警戒,监视敌人徐堂集方向的增援。

那天中午,11月8日,肖炳连隐蔽在一条土坎后面,监视敌人。突然,他发现离警戒线200多米的坟包上,敌人架起了一挺重机枪,还有一个排的兵力,正跃跃欲试,准备增援。他立即对身旁的机枪手说:“我先消灭他几个,你再打。”说完,他就跳出工事,依托一颗碗口粗的杨树,连续打倒几个敌人。接着机枪也开火了,3梭子弹打倒了20多个人,迫使敌人丢掉了重机枪,狼狈逃窜。

警戒

这时,其他方向的战斗,仍在激烈进行。肖炳连只顾着杀敌,一时顾不上隐蔽。从侧方飞来一颗流弹,打中了他的腹部,他倒在地上,再也没站起来。

肖炳连牺牲后,第三野战军追授他“一级人民英雄”的光荣称号。

0 阅读:4

马革话英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