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4》,“现场版”模式可否复制与推广

游子之吟 2024-06-04 17:26:34

在一段时间的“寂寞”之后,内娱音综市场以“硝烟四起”的态势驱赶了这份“寂寞”。

注重真人秀与舞台秀平衡的《浪姐5》,改变模式后急需证明自己的《天赐的声音5》,以及暌违国内音综舞台达四年创新色彩浓厚的《歌手2024》,交织出内娱音综的一片斑驳的“声色”光影,在碎片化年代提升了大众的关注度,在良性竞争形成的张力感中增加了观众的选择度。

三大品牌音综中,最具创新意识的当属《歌手2024》。“国际版”与“现场版”使这档曾经的热门音综被“再标签”,到目前为止,虽然口碑出现了两极分化,但由它而引发的网络热议与热搜,持续的关注,超高的收视,却力压另两档音综节目。

就纯粹性而言,《天赐的声音5》与《歌手2024》更具可比性。

但正如前文所言,结合各方面的综合数据,《天赐的声音5》与《歌手2024》还是形成了区别。

其实从加盟的国内歌手的咖位、国民度、业务能力等而言,《天赐的声音5》甚至超过了《歌手2024》:“音乐大佬”罗大佑与“音乐诗人”李健的助阵,张信哲、杨坤、陈楚生、张碧晨、单依纯、陶喆等超过20位的音乐合伙人的加持,使《天赐的声音5》的声音颇具多元色彩、丰富性与迷人气息。

因此,从很大的意义上而言,《歌手2024》在各项数据上的领先,并非源于所邀请的嘉宾的阵容。

音乐叙事的模式,就成为《歌手2024》的杀手锏,而相比于“现场版”,“国际版”更像是为前者服务所设定。

纵观国内音综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歌手2024》的“现场”模式,开创了业界的先河,打破了音综的“惯性”,拓展了形式的可能。

但这种局面的开创,究竟有多大的意义,还未可知。

首先,作为综艺节目,音综必然带有强烈的表演性质,因而,“修音”成为可能与必然。类似《我们的歌》、《天赐的声音》这样的音综,要求它们也“现场”操作,必定会令“怀旧杀”、“观赏性”、“氛围感”、“审美点”大打折扣。

第二,在实际上,《歌手2024》的热度与话题度,恰恰源于华语歌手与国际歌手的现场反差,从很大程度上而言,《歌手2024》的处境似乎有些尴尬,它游走于综艺与比赛的中间地带,但两头不靠,也恰恰体现出它的不成熟,因此,这样的模式似乎从根源上就不具备推广性。

当然,《歌手2024》的“聪明”之处,恰恰在于它的开放性与淘汰补位的属性,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华语歌手在节目中不断被淘汰,过多的外援占据了一席之地,那么,它会造成什么样的局面呢?

1 阅读:110
评论列表
  • 2024-06-04 18:41

    别介啊,人家小鲜肉们也不容易,化妆用了大半子时间,现在要他们唱歌。你礼貌咩[得瑟]

游子之吟

简介:我不是不说话,只是在沉默地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