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黄河大鲤鱼1000多,南方人闻都不闻的鱼,到北方为何成抢手货

钓鱼七天乐 2024-06-09 20:28:40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这是诗经中的名句,意思就是如果要吃鱼,就一定要吃河里的鲤鱼。古书中的“河”,指的就是黄河。

但这个说法,如果到了南方,可能就会被狠狠地“打脸”。鲤鱼在南方好像不受待见,比如广东、湖南一带,对于鲤鱼几乎是闻都不闻。原因无他,南方人几乎会很一致地认为:鲤鱼的腥味太浓,小刺太多,吃起来实在过于麻烦。

敢为天下“吃”的南方人,几乎把鲤鱼看成了“垃圾鱼”。但为何古书上却把黄河鲤鱼视为“上品”?

有的人可能会说,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古人能吃的可能也只有鲤鱼、鲫鱼等为数不多的鱼种,相比之下才觉得鲤鱼好吃。

持此观点的人差矣。黄河中的鱼类可不止有鲤鱼,里面生存着147种鱼类,如果再上溯到几千年之前,鱼类的数量可能更多,比如白鲟、狗鱼、刀鱼等,都曾出现在黄河中。黄河里鱼类的数量,比长江流域少不了太多。

鲤鱼一直在黄河流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比如著名的“鲤鱼焙面”是一道名菜;历史上还有“洛鲤伊鲂,贵于牛羊”的说法,其中的鲤鱼,也出自黄河流域。

相反,在长江流域,“刀鱼、鲥鱼、河豚”曾占据着重要地位,鲤鱼则籍籍无名,始终被踩在脚下。

黄河里的鲤鱼很名贵,一般很少人能吃到。据山西一位长期在黄河捕鱼的渔民介绍,鲤鱼越大越贵,他曾在黄河里捕获过一条18斤的鲤鱼,卖了1000多,平时捕到一斤多的黄河鲤鱼,也能卖上40-50块,这个价位,在淡水鱼当中算是比较高的了。

就算价格不便宜,但只要从黄河中捞出来的鲤鱼,都是抢手货,基本上很难买到。想要捕获到黄河鲤鱼,并不容易,有时候几天才能捞到一条。这也是黄河中以专业捕鱼为生的渔民数量很少的原因,捕不到鱼就只能另谋出路了。

黄河鲤鱼之所以名贵,并不只是因为它们在古书上留了了很多传奇的故事,而是它内在的那种味道,足以绝杀大部分淡水鱼。

图:北方名菜“鲤鱼焙面”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河鲤鱼好吃,是由黄河的特性所决定的。黄河的河水十分浑浊,这是公认的事实,但大家可别小看这浑浊的河水,它们来自黄河中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含有丰富的钙、鳞等元素,十分适合鲤鱼的生长。

相传黄河鲤鱼为了适应泥沙含量较高的水体环境,还进化出了“四须四孔”的独特生理构造。

同时,黄河鲤鱼为了摄取更多食物,活动量比其他地方的鲤鱼要多出很多倍,正因为如此,黄河鲤鱼吃起来十分劲道,没有养殖鲤鱼那种松散、发柴的味道。

另外,黄河鲤鱼的生存环境和其他地方大不相同,黄河虽说泥沙淤积严重,但河底沉积的大多为细沙粒,淤泥基本上不会沉积下来,生活在这里的鱼类,基本上不会像南方河流中的那样,带有浓厚的土腥味。加上黄河没有航运开发,河水的水质不错,里面的鱼类肉质自然也没的说。

这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让黄河鲤鱼名扬天下。虽然南方人不爱吃鲤鱼,但却阻挡不住北方人对鲤鱼的热爱。

正因为黄河鲤鱼好吃,人们开始大量捕捞它们。加上上世纪70-90年代黄河断流的影响,鲤鱼的黄河中的产量呈现断崖式下跌。一组数据显示:

在上世纪50年代,整个河南段一年捕获的黄河鲤鱼超过30万斤,到了80年代中后期,这个数字已经降低到1万斤。到了2000年后,正宗的黄河鲤鱼基本上已经是可遇不可求了。

这一点,本人应该比较有发言权。我在黄河郑州段钓鱼已有十多年的光景,虽然钓到了不少鲤鱼,但自认为没有一条是正宗的“黄河鲤鱼”。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黄河鲤鱼突然出现断层。我认为除了自然因素之外,最大的原因还是人为因素,其中随意放生导致黄河鲤鱼的基因衰退,占据着很大的比例。

不知何时,国内兴起了一股“放生”热潮。就拿黄河郑州段来说,几乎每周都能看到放生者向黄河放生,鲤鱼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除此之外还有甲鱼、鲫鱼甚至罗非鱼等外来物种。

放生的鲤鱼多为杂交鲤鱼以及外来鲤鱼,比如德国镜鲤,它们与正宗的黄河鲤鱼杂交之后,逐步“同化”了黄河鲤鱼的基因,导致正宗的黄河鲤越来越少。在这些“杂交军团”的强势入侵下,黄河鲤鱼基因的衰退已成必然。

因此,要挽救黄河鲤鱼,除了保护黄河鲤鱼的原生栖息地环境之外,还要加强对随意放生活动的管控,防止外来物种对黄河鲤鱼的基因库造成污染和破坏,这已是当务之急,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

0 阅读:97

钓鱼七天乐

简介:保护鱼类资源,享受快乐垂钓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