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海军户口的J35能否再度获得空军青睐?

火力侦察 2024-01-10 11:37:25

003稳步推进,作为人民海军下一代舰载机J35基本是板上钉钉,解决了海军户口问题的J35能否梅开二度获得空军青睐实现传说中的一机多吃?

在海军下一代舰载战斗机还处在扑朔迷离的阶段,网络上J20与J35之争不可谓不惨烈,最终答案揭晓,然而这并不是两者实力互搏的竞争结果。若只看单机实力,同时代的重型机无疑压中型机一头,但最终结果是基于舰载机应与航母整体化的考量确定的。J20设计之初并没有为上舰做过多考虑,要解决海军五代机的问题就需要另起炉灶重新搓一款机型。

J35的定位,有别于大洋彼岸的35表兄,更注重于对空作战。对地方面,在双发内容积不占优的情况下,其相对扁平的后机身不足以再设置大深度的内置弹仓,这是先天不利的因素。这在航母上问题不大,因为同期还有J15T,在电弹的加持下J15T可充分发挥重型机的优势化身炸弹卡车,这在未来美的航母舰载机联队换装重型F/A-XX、NGAD之前,J15+35的组合能够满足除远程截击B2/21一类的极限对抗之外的大部分任务场景。而J35侧重对空的设计放在空军中就显得重复建设了。

J20是为制空权而生重型战机,并且十分重视內油航程,亮相之初由于大机体长机身甚至有部分观点将其解读为战轰。那么同样侧重制空的J35加入空军就略显尴尬。缺少侧弹仓、双中推推力冗余与发电量的差距、载荷航程的差距、可能的雷达尺寸差距等,以及常规布局的机动性不如鸭式布局泼辣,使得在定位重合的同时综合性能不及前者。两者对比就类似枭龙与J10之间,这些条件对J35进入空军是不利的,在定位重合的情况下只有打价格差。

无脑计算中型机的价格势必比重型机便宜,但能否便宜到让客户感受到性价比又是个问题。中国相比美的有更出色的成本优势,中国空军巨大的需求量也能大大拉低单机价格,但同样重型双发隐身战机也能享有这份“便宜”,目前J20已经生产了约200架并且还在高速生产中,可预见的未来单价会越来越低。

理论上把飞机造小能获得成本的优势,这个观点在好几十年前是正确,但随着战机技术的密集化、电子化,这个观点就有待商榷了。

在空战还处在视距内拼刺的年代,战机成本的基本来自于机体与发动机,研制费用也不高,产量更是随随便便成千上万架,分摊至每架飞机上的研制花销甚为有限,所有更小更轻的飞机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随着雷达技术的应用,再一步步发展到如今战机的性能很大一部分要仰仗航电系统,硬件上的小已经难以获得足够的成本优势。上一代战机以航电为主的机载设备,已经来到了整机成本的40%左右 ,到了隐身战机时代航电这块的占比更可想而知。

从目前的照片看,J35在航电系统上并没有因为作为中型机而妥协,外观上看全套了EOTS系统至少不会缺席,后发的优势其整体航电水平甚至会比目前版本的J20更高。这个结论是铁定的,因为其定位开始就不是作为五代机中高低搭配中的低来打造的,而是作为海军的下代主力机型,配置自然是往高端的方向去堆,所以其成本上的优势只能从另外一半的机体和发动机上找。而如果海军对他的要求再高一些,例如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那这样的双中推在成本上也不是省油的灯。

以苏系为参照物做对比,J35机体能省下的成本有限

最后总体造价并不会比想象中的有优势,而综合作战能力上的下滑却有可能超过成本的下降(试图控制成本的武器系统战斗力的下滑往往比成本的降低更显著)。如果为了降低成本而人为简配,那就成了削足适履,进一步拉大了与J20的性能劣势,也依旧无法改变定位重合的本质问题。

说到这里其实明眼的人已经看出来了,战机发展到隐身时代,传统的高低搭配思维就不再适用了,而其实早在上一代机型,性能上高低搭配的路子就已经不太行得通,典型的例如F15与F16。F-16设计之初是作为简单、轻巧的单发轻型空战战斗机的,机体小巧、雷达和火控系统相对简单,对比F15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但美的空军很快发现了问题,F15已经足够强力,同样制空定位的F16只能跟在后面喝一点稀汤,对机队整体的提升毫无意义,所以很快F16就完成舔地为主制空为辅的转型,事实也证明了这种定位差异化的转型是成功的。

而我们上一代J11+J10的组合中,虽然两者定位重合,然而采用同样发动机的单发J10相比J11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而采用不同动力的J35则没有这种天然优势。而且由于世纪之初国力军力都较弱,还有大量的老爷机急需更新,空军最主要使命是以对空防御为主,性价比良好的J10能很好对J11进行一个补充。到了目前我们的防空压力已经基本解决,对J20进行互补的更应该是去干一些J20不擅长或者是用J20干太浪费的事,而不是定位冲突白白内耗。所以在军费充足的前提下,相信空军会愿意采购更多的J20。

两者一眼可见的成本差距

那么隐身空军的时代到底什么样的机型才是最合适作为高低搭配中那个低的角色呢。J16是一个很好的搭档,但问题是其不具备隐身能力,始终都有局限,最好的答案很可能就是无人机,并且空军已经正在摸索这一条解题思路——J20B组网大型无人机。攻击11这类的无人机很好切合了定位差异和低的要求。

图片真实性有待考究,但不影响这个趋势

F22+35自有美国的国情所在,虽然常着摸着美的过河,但不意味着生搬硬套。关闭F22生产线已经让美的悔青肠子,F35面对J20硬着头皮也要上,作为后来人应哀之鉴之。想要J35一机多吃是完完全全把此35当做了彼35,J35干好海军和外贸的活依旧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五代机,甚至有可能在J20B的经验下发展出双座型号指挥属于自己的“低端机”。不盲目、不内耗都是要让我们的国防机器更高效地御敌于国门之外。

24 阅读:5000
评论列表
  • 2024-01-10 18:57

    我觉得是必然的,歼十A/B/S,还有现存的歼八|还|F,这三型中型战机服役期都20年左右了,都急需更换了,歼35最合适。

  • 2024-01-10 20:45

    陆基版的机翼面积和海基的会有很大不同,巡航速度也不一样。目前海基版都没有定型,看到定型后才能判断它的航速,能不能超巡等

  • 2024-01-10 12:43

    这个思路不错,有没有可能,未来专门发展一款飞机,专门注重隐身与超大航程,放弃机动性,带领多架无人机,负责国土防空,空中预警,信中继等多种任务,几个这样的组合,就可以覆盖,大面积的国土,将大量的国土防空战斗机,解放出来[鼓掌][鼓掌]。技术上能实现的话,这样做,性价比,最高[呲牙笑][呲牙笑][点赞][点赞]

    dickens fan 回复: 火力侦察
    楼主你好,很荣幸能收到您的亲自回复[鼓掌][鼓掌][点赞][点赞],其实我想,这个思路可以扩展一下,呆在后方的有人机,与数量不等的无人机,依靠不同的任务组合。就是一艘事实上的空中航母[呲牙笑][呲牙笑][点赞],而原先的制空型战斗机,依仗速度的截击机,依旧存在,科学的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空中的航母编队。其威力,是当下单纯依靠堆数量的战斗机,无法比拟的[吐舌头眯眼睛笑][点赞][点赞]。关于下一代战斗机,设想很多,但都是云里雾里。楼主的这个设想,下一代战斗机的样态,拨云见日!!![鼓掌][鼓掌][鼓掌][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火力侦察 回复:
    你的理解稍有偏差,国土防空其实是御敌于国内之外,不是在国土上巡视,大航程的飞机应该要出国门把防御圈推出去
  • 2024-01-11 09:23

    这智商也敢写文章,你是既没智商也没常识,如果只有海军采购35,顶多一百来架,那35的研发成本如何分摊?单价岂不贵上天?

    marris 回复:
    不止,中国需要6艘航母,需求要150架以上的j35
    用户17xxx49 回复: marris
    你想想f22产量180架都还无法把研发成本拉低
  • 2024-01-14 00:24

    我空军至少要300-400架,外贸500架以上!我空军改造增强版!外贸改造简配版猴版呗!挣外汇挣大钱咯咯咯![鼓掌][吐舌头笑][吐舌头咯]

  • 2024-01-10 20:09

    歼35对海攻击是弱项,可能由于自身弹仓的限制,对海无法做到发现即攻击,指定目标后还得呼叫远火支援打击或后面跟着一架歼15,告诉敌人,我来了,将错失战机。

  • 2024-01-10 17:26

    当时飞豹空军也是看不上,海军没飞机用,只能埋头搞飞豹,最后空军一看,这飞机还行,又掉头回来采购,现在也是一样

    看问题要看本质 回复:
    飞豹还是拥有性价比的。现在有了j20,还搞31,可能是为了平衡两个飞机生产企业。还有可能是为了舰载机的努力之一。毕竟20不太适合上舰
    高育良 回复:
    看来你一点不了解当时的情况
    火力侦察 回复:
    飞豹和35不是同一类飞机
  • 2024-01-10 19:00

    哪来的歼?军方从来没承认

  • 2024-01-11 12:42

    空军需要的是装单发涡扇15增推型的歼20缩小版

  • 2024-01-10 13:09

    板上钉钉还基本上?都想卖中东还想海军装备?

  • 2024-01-10 17:09

    尾巴像扳手

火力侦察

简介:交流不同的武德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