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之战一野痛打马家军,彭总却隐隐担忧一件事,后来真出了问题

近现代史源 2024-05-22 22:08:34

解放战争期间,49年夏季的兰州战役,是彭老总指挥一野大军,在西北战场上最著名的战例。这一仗意义非凡,青海马家军主力被一野歼灭,事实上标志着我军在西北胜局已定。马步芳、马继援父子的2.7万嫡系老兵被消灭,不过彭总在高兴之余,却有一个隐忧,他感到战果有反常之处。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战后清点俘虏时,国民党被俘军官登记簿上,竟全部都是基层军官,营、连长为主,一个团级以上干部都没有。这怎么可能呢?要知道兰州战役,青马几乎投入了所有的精锐部队,这个战果确实有蹊跷。彭德怀二十多年来指挥大小战役无数,还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现象。起初我军以为俘虏们是故意压低职级,但对他们进行严格审查后,仍然没有发现团级军官,更不要说军长、师长这样的“大鱼”了。

彭总的隐忧,后来确实得到印证,给解放军和西北地区造成不小的麻烦。原来兰州战役后期,马继援耍了一个诡计。这场大战,国民党军的主要指挥官就是马继援,他的父亲马步芳生性十分凶悍,但马继援打仗却比较灵活。兰州城若能守住,青马还可以苟延残喘;一旦兰州失守,马家军不光士气大损,以后也将无险可守,面对兵力上占据明显优势的第一野战军,败局不可逆转。

双方实力毕竟有差距,眼见兰州城防即将崩溃,49年8月25日马继援做了一个决定:马家军团级军官,入夜后悄悄撤退至大通县桥头镇等地,保存实力。前线的国民党100师师长谭呈祥等人,接到密令大喜过望,可以不用送死了。大部分马家军团级干部,都在这里潜伏着远远观战。所以战役结束后,青马俘虏中没有出现高级别军官。

马继援确实狡黠,打好了如意算盘。西北地域广大,一野虽有三十多万大军,要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控三百余万平方公里土地,很难彻底落实。如此一来,在兰州保存下来的马家军将领,可以实现潜伏并“寻机而动”。毕竟作为骨架的军官保留住了,再拉起一批暴兵、流寇,是完全有可能的,也不会用太长时间。事实上在建国之后,青马余部多次掀起暴动残杀军民,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危害西北地区社会治安与稳定。

抗美援朝战争动用了新中国大量国力及资源,老蒋又暗中给马家军残部支援,包括资金和武器弹药。1952年4月,青马5000余人大举作乱西北。彭老总此时在北京治病,得到消息后怒不可遏,他知道这跟当年兰州战役歼敌不彻底,有很大的关系。彭德怀当即命令爱将廖汉生,必须全数歼灭残敌土匪:“这次剿不干净,你就提头来见吧!”

结果廖汉生不负众望,消灭了马良的“103路军”和马元祥的“102路军”。到这个时候,作恶无数青海马家军算是真正、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彭总几年前留下的遗憾,也得到了弥补。至于马家父子,后来都在西亚国家沙特阿拉伯病故。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阅读:110

近现代史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