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胡适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贡献,批驳一些人对他的肆意污蔑

高哥贯通古今 2024-02-10 12:47:52

现在网上有很多人在肆意贬低攻击胡适,攻击者显然是为了发泄情绪。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咱就不去细说他了,反正对于这种人来说,上网的目的不是为了普及知识、相互学习,颠倒黑白、误人子弟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

这些人对于胡适的攻击一般都集中在抗日战争的问题上。对于胡适在抗战期间的表现,有些人不惜采用凭空捏造的手法来肆意污蔑,手段很卑劣,非要把“汉奸卖国贼”的帽子扣到胡适头上不可。

别的事情倒还算不了什么,是不是汉奸对于胡适来说,可是一件大事。因此,下面鄙人就根据史实来跟网友们谈一下胡适在抗战期间的表现,看看他到底是不是汉奸。

(一)

在抗战爆发之前,胡适一直是主和派,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主和派不能和汉奸划等号,主和派也是爱国者,一味唱高调的主战派反而有可能贻害国家。

抗战爆发前,敌强我弱是明摆着的事实。谁也没有开天眼预见到未来的一切,当时再怎么敢于唱高调的主战派也没有一个人敢于拍着胸脯保证抗日战争中国能获胜。

当时很多人都是非常悲观的,认为亡国在即。史学家钱穆先生急着编写《国史大纲》,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急,他说:现在不写,一旦亡国就没有机会写了。老先生是看到明朝灭亡后,明史遭篡改的先例而预先做个防备。

另一位国学大师章太炎于1936年病逝。临死前,他特意在遗嘱中加上一句话:日后若有异族入主中华,章氏子孙毋食其禄。章太炎显然也是非常悲观的,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嘱托子孙们不要去做日本人的官。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主张暂时屈辱媾和,争取时间,让国家能够更好地准备抗战,也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胡适就是这样的人。他自己也说:“在抗战前我国对日艰苦交涉的整整六年之中(1931—1937),我变成了反对对日作战的少数派。”

胡适确实说过可以割让东三省的话,不过,他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学学法国的做法。法国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失败后,被迫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给德国,后来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把这里收复回来。胡适说:我们也可以等待五十年。他的意思还是要争取时间,只要能保住国家的核心区域,将来一定能有雪耻光复的机会。

当然,胡适不是一个政治家,他的想法有些想当然了。日本人也不会傻到给中国五十年的时间。不过,归根结底,胡适还是一个爱国者,他的想法还是为了国家,为了争取抗战的胜利。

(二)

“七七事变”刚刚开始的那一段时间里,中日之间还处于一种和战未定的状态。中国这一边有很多人还是认为,目前不是对日决裂的时候,还是应该想办法拖下去。胡适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还是奔走呼吁,力主和谈。于是,就出现了他与“低调俱乐部”的故事。

“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开始轰炸南京。当时,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周佛海家里有一个防空洞,和周佛海关系密切的人经常到这里来喝茶聊天。周佛海的朋友梅思平、陶希圣等人都是主和派,所以,他们就变成了一个小团体。

胡适只是偶尔到那里去做客,这一点周佛海自己也承认。只不过,“低调俱乐部”这个名字是胡适给起的。胡适有一次去周家,开玩笑说:“现在外面抗战情绪很高涨,你们这里调子却很低,是一个低调俱乐部啊。”

“低调俱乐部”不是一个正式的组织,只是一些观点相近的人在一起时常聚会罢了。

实际上,胡适很快就脱离了这个俱乐部。这是因为,淞沪会战打得出人意料的好,原本声称要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军,在上海就被硬生生地顶住了三个月之久。淞沪会战的结果,让全国军民士气大振,也让胡适一贯的悲观思想得到了转变。

1937年9月8日,胡适在给高宗武的信中就说:“我们要承认,这一个月的打仗,证明我们对日未免过虑。这一个月的作战至少对外表示我们能打,对内表示我们肯打,这就是大收获。谋国者不能不小心,但是冒险也有其好处……”

1938年1月,胡适在给蒋廷黻的信中说:“我已经逐渐抛弃和平的梦想了……我的态度完全变了,我从此走上了‘和比战难百倍’的见解。”

此后,胡适的观点就和蒋介石变得一致了。“苦撑待变”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态度。

(三)

1937年9月,胡适受蒋介石之托,以北京大学文学院长的身份出国开展国民外交,宣传抗战,争取国际援助。于是,胡适起身赴欧美各国,到处演讲、接受采访,为抗战开展宣传工作。

1938年7月,胡适被蒋介石委任为驻美国大使。

关于胡适担任驻美大使这件事,现在网上有很多文章都进行了污蔑性的评价,把胡适说得一无是处,完全不顾史实,纯属恶意诽谤。

比如他们说胡适在美国什么事都没干,只是给自己挣来了几十个名誉博士的头衔。这就是完全的污蔑。

胡适确实在美国得到了不少名誉博士的头衔,但他绝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干。

他在美国最值得称赞的成就便是争取到“桐油贷款”这件事。

胡适赴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争取美国支援中国抗战,但是当时美国孤立主义思想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美国政府不愿插手中日战争。

为此,胡适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从他上任开始,就与美国交涉争取贷款的事宜。经过艰苦的努力,最终美国财政部与中国银行家陈光甫在1938年12月达成了“桐油借款”协议。

协议规定,中国以桐油为抵押,向美国贷款2500万美元。虽然这笔贷款仅有2500万美元,而且还规定不能用于购买美国的军火,但是,这笔贷款将美国孤立主义的藩篱戳开了一个洞,为今后美国继续向中国提供援助奠定了基础。虽然这笔贷款不能直接买军火,但是中国方面用这笔钱购买了上千辆美国卡车,这也是军事上需要的。

接下来,胡适和国内其他人继续努力,经过竭力争取,又在1940年,以锡矿、钨矿为抵押,从美国获得了2000万和4500万美元的两笔贷款。钱数虽然不多,而且依然不能购买军火,但是,对于改善当时的政府财政状况已经起到了非常有益的作用。

到了1941年5月6日,美国政府正式把中国列为租借法案援助国,从这时起,中国就可以公开地从美国进口军火了。

(四)

可以说胡适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的功绩是抹杀不了的。他虽然不是一个政治家,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得有些幼稚,特别是在担任美国大使期间,由于不懂外交,所以也惹了一些麻烦,让蒋介石非常不高兴。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胡适还是完成了他的使命,成绩还是主要的。

如今在网上的一些人,对于胡适肆意污蔑攻击,这是很令人鄙视的。他们的这种做法对于胡适的历史地位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时间将证明他们这样做都是徒劳的。

2 阅读:126
评论列表
  • 2024-02-11 08:30

    你再吹嘘,也顶不上蒋介石亲自痛骂他的原话。整个国民政府都劝他别把时间都花在演讲刷学位上,他还逐字逐句反驳蒋介石,说美国是世界最好的制度,不要干预美国人的想法。

高哥贯通古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