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希汉的岳父到战地送水,见女婿不认识:长官是不是姓周

广洲谈过去 2024-05-23 10:22:18

周希汉将军是著名的开国中将,他的一生可谓传奇,他接受过短暂的私塾教育,十四岁时为了加入红军而不惜逃婚;参军后他跟着红军转战南北,参加过大大小小的起义,在战争中不断磨炼和成长。

抗战时期,他年纪轻轻就成了独当一面的战将,被刘伯承元帅赞为“赵子龙”,在解放战争中,他总共俘获和击毙了敌军六十余位高级将领,亲自消灭了敌方号称“天下第一旅”的第一师第一旅,重创蒋氏主力,震动了其朝野。

在战场上威名远扬的周希汉,直到28岁时才在陈赓元帅和李成芳将军的撮合下同周璇结为夫妻,周璇的父亲十分高兴,更加全力支持女儿和女婿投身革命事业,但身为父亲和岳父,他深知战场凶险异常,心中无时无刻都在牵挂着孩子们。

一、战地送水的岳父

周希汉与周璇在太岳结婚后,国共合作也正式达成,随即展开了全民族抗战,周希汉已升任三八六旅的参谋长,他所在的部队就恰好在那段时间里迎击了日寇。

在一次激烈的战役中,周希汉全身心投入战斗,指挥若定。

与此同时,他的岳父怀揣着对女婿的牵挂与对战事的关心,在战火停歇之后立即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战地的道路,他推着装满清水的木车,只为给前线的战士们送去生命的甘露。

当这位老人终于抵达战地,眼前的场景让他心如刀绞。

空气中的硝烟味混杂着浓重的血腥味,呛得人喘不过气来,烧焦的土地还散发着热气,战壕内横七竖八躺满了士兵的尸体,受伤者的哀嚎声此起彼伏,随军医生和护士快速穿梭在战壕里搜寻着幸存者,深深浅浅的弹坑令人找不到落脚的平地,远处撤退的敌人还时不时放几声枪。

和老人一样来战场上为士兵们送食物等慰问品的老乡们,看见士兵们疲惫不堪,但眼中依然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乡亲们眼里都忍不住泛起了泪花,赶紧上前帮助士兵们救助伤员。

老人四处寻找,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女婿周希汉。

然而,由于周希汉指挥作战时身处前线,这时刚刚结束战斗,所有人面容与军装上的尘土与硝烟还没来得及清理,老人竟一时无法在一群士兵中认出他来。

老人只好在乱哄哄的士兵中挨个儿辨认,寻找跟女婿身姿容貌差不多的人。

过了好久,老人端详着面前一位风尘仆仆、满脸都是硝烟的军官,试探性地问道:“长官是不是姓周?”

正忙着指挥士兵们打扫战场的周希汉一怔,随即认出了自己的岳父,两人在战火与生死的考验中意外重逢,不禁喜极而泣。

老人紧紧拉着周希汉的手,不停地念叨着:“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哇!”

但忙于军务的周希汉来不及陪岳父多说说话,就赶紧回到作战指挥部向上级汇报战况,同时指挥部队撤离,来慰问的老乡们也随着部队撤回了后方。

有人很羡慕周希汉的岳父有一个当大官的女婿,但周希汉的岳父却并不在意:“当不当大官倒没啥,孩子们能打跑鬼子,平平安安从战场上下来,我就知足了呀!”

能在战场上活下来的人都是很幸运的,而不但能活下来,还能成为指挥官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周希汉参军的故事,在当时人看来,不得不说是一件奇事。

二、逃婚去参军

周希汉本是湖北一家佃农的独子,他出生时曾有算命先生预言,说他将来有王侯之命,是个大人物。

周希汉的父亲十分高兴,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他依然倾尽家财支持周希汉进私塾读书,希望周希汉能一举高中,为官作宰,光耀门楣。

1927年,世界早已天翻地覆,辛亥革命的巨大冲击力波及到了周希汉的学堂里,红军的星星之火也燃烧到了他的家乡,隐藏在这个小小少年心中从军梦被唤醒了。

14岁的他目前只读了三年书,却立下了不小的志向,比起父亲期望他当大官,他更想为千千万万身处水深火热的穷人做点事,于是,周希汉跟父亲坦露心迹,打算去加入红军,参加革命。

父亲坚决不同意,但他也深知儿子的执拗脾气,越不让他干什么,他就越要去干什么,而且,儿子又是家里唯一的独苗苗,战场上刀枪无眼,是随随便便去的地方吗?

所以,为了让周希汉留在家里安心读书,父亲就替他定下了一门亲事,想用家庭“拴”住儿子,父亲以为只要儿子有了家,就不会还想着往外跑。

对于婚事,周希汉倒是没有做太多的反抗,他按照父亲的意愿当了新郎官,娶了比他大四岁的郑氏。

热热闹闹的婚礼结束的时候,周希汉借口自己要去送送客人,父亲也没多想,便由着儿子去了。

可周希汉一出门,就再也没回来,他脱掉婚服,直奔红军所在地。

等到周家人发现周希汉不见了以后,所有人才慌了,终究还是让这个执拗的孩子跑去参军了,周家人想去找周希汉回来,但是当时四处闹兵乱,到那里去找呢?

周希汉天生聪明伶俐,他早就打听好了红军在哪里,还找好了路线,在逃婚后,他立即从最安全的路线进入了红军的根据地,顺利加入了红军,并参与了随后的黄麻起义。

周希汉在起义中表现出的勇敢和智慧,使他迅速成为起义队伍中的活跃分子,在战火与考验中,周希汉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

在领兵打仗的过程中,周希汉深深明白,战场上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疏忽和大意,打仗比的不仅是敌我双方的实力,更是智慧和胆量的对决,而周希汉向来就是以打仗又稳又狠出名的。

三、戎马一生

1940年,日军的“囚笼政策”在华北肆虐,中华民族面临严峻考验。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八路军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破袭战,周希汉作为一二九师三八六旅的参谋长,参与了战役的策划与组织。

在百团大战的关键时刻,周希汉所指挥的部队在羊儿岭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在战斗中,周希汉指挥的部队成功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并在敌人三面围攻的不利情况下,判断敌人要继续向后方迂回。

周希汉当机立断制定了御敌之策,指挥两个团趁着夜色迅速转移到了离羊儿岭不远处的一线高地上埋伏起来,等待敌人的到来。

天蒙蒙亮的时候,敌军果然到来,打算偷袭我军,周希汉马上命令士兵们做好准备。

在周希汉的统一号令下,各部队密切协同动作,向羊儿岭发起猛烈进攻。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将羊儿岭制高点夺回,并转入阵地防御,这次阵地防御战持续了十五个小时,共毙敌三百余人,周希汉和战士们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

周希汉在作战时,永远都是临危不惧,身先士卒,他能快速勘破敌人的弱点并制定周详的作战计划,这让跟着他出生入死的战士们十分信任他,上级领导也很乐意交给他一些重要任务,他本人更是被刘伯承元帅直呼做“赵子龙”。

在解放战争期间,周希汉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6年,国民党的两支劲旅被陈赓将军围困在浮山一带,胡宗南急忙派自己的号称“天下第一旅”的第一旅前去救援,这支军队刚走到官雀村就被周希汉的军队截住了。

第一旅旅长黄正诚是外国留过学的高材生,对战周希汉,他满以为绰绰有余,但连续几次进攻却都被周希汉给打退了回来。

黄正诚恼羞成怒,亲自带着一个团来打周希汉,还是没成功。

双方激战许久,天已经黑了,黄正诚只好命令军队撤到陈堰,打算修整一番后继续进攻,他们还急着去救援那两支军队呢。

但周希汉根本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他指挥军队迅速包围了黄正诚的部队,发起突袭,直接灭掉了这个“天下第一旅”,活捉了黄正诚。

建国后,周希汉出任海军参谋长,积极建设海军,还请钱学森到海军讲授各类先进知识,又与苏联专家合作设计和制造适合海军的船炮,为新中国的海军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除此之外,周希汉还受命帮助越南训练了反法军队,这支军队成为了越军的最强部队。

后来,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曾接受周希汉训练的那支越军,每次作战时只要碰到对手是我军的第十三军,便不战而退。

众人不解其意,只有周希汉将军大笑道:“徒弟还敢来打师傅?”

四、小结

周希汉将军是个传奇人物,自从他在老家麻城被红军的革命精神感染之后,不惜以逃婚的方式去加入红军,投身革命事业。

然而他的革命历程也遭遇了许多坎坷,但好在刘伯承元帅对他爱护有加,一直将他留在身边加以重用,周希汉也因此得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对革命始终抱有忠贞不渝的情怀,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88年,周希汉将军意外骨折,在入院后不久便去世了。

虽然周希汉将军在众多的开国将领中名气并不是很大,但他为新中国所做的贡献会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

0 阅读:7

广洲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