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天才演员,也被毁了

独立鱼电影 2024-06-15 10:20:38

4年前,一部《隐秘的角落》大爆。

不仅捧红了多位演员,还带火了「迷雾剧场」的概念。

本来,悬疑一直是国产剧的薄弱项。

但这部剧的出现,好像又让喜爱悬疑的人们找了自己的「快乐老家」。

可惜。

之后几年「迷雾剧场」的出品,还是劣多优少。

如今2024已过一半,终于有一部让人期待的作品出现。

看阵容,张颂文+荣梓杉。

看内容,谋杀+父子。

诶嘿,难道《隐秘的角落》2.0出现了?

好奇心爆棚的鱼叔,第一时间开启追剧模式。

没想到,又是一次大失所望——

《看不见影子的少年》

很多人之所以会选择看这部剧,与《隐秘的角落》的滤镜脱不开关系。

张颂文与荣梓杉,皆是凭借这部剧开始被大众熟知。

其实,两人早先还合作过一部电影《西小河的夏天》,同样也是演父子。

这一次《看不见影子的少年》,是他们三度搭档。

且回到了悬疑这一类别中,很难不让人期待。

更重要的是,荣梓杉长大成人了。

《隐秘的角落》中作为儿童演员出演性格复杂的朱朝阳,荣梓杉身上的表演天赋得到了无数人的认可。

今年年初,已经18岁的荣梓杉在艺考中取得北影、中戏双第一。

消息一出,更是让人们期待他的演技。

先简单说说这部剧的故事情节。

1996年,孤儿少年小七(荣梓杉饰)因为被人误会成小偷,被带到了警察局。

一个年轻女性突然出现,抱着小七大哭着说:

小杰,你去哪儿了!

这个女性名叫金燕(陈雨锶饰),说小七是自己失踪三年的弟弟边杰。

虽然小七本人好像对这么个姐姐并不熟悉。

但他胳膊上有着和边杰一样的伤疤。

并且金燕还拿出一本相册,里面照片上的人和小七长得一模一样。

当时,和小七一起失踪的还有两个少年。

于是警察王士途(张颂文饰)便上门询问当年的事情。

可是对不上的回忆,变小的鞋码以及偷偷做的亲子鉴定,都在指向小七其实是一个冒名顶替者。

然而,金家父女却要一口咬定小七就是他们的亲人。

出于职业的敏感度,王士途决定调查这个突然出现的男孩。

随着调查展开,一桩谋杀案也被翻了出来。

掩藏在金家和睦表象下的秘密也逐渐浮现。

不难看出,作为关键人物的小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

失衡的家庭,来自社会的磋磨都让这个少年应该有着多样的人性特点。

而这,也很容易让众人将其与朱朝阳放在一起对比。

作为一个家庭破裂、性格孤僻的孩子,好学生朱朝阳是具有隐性攻击性的角色。

荣梓杉的表演也是有层次感的。

平时看起来沉默寡言,老实听话,看人时眼神躲闪,自我保护性很强。

但时而,也会露出的与年龄不相符的凶狠阴戾,让人不寒而栗。

但在表现小七时,他却走向了「呆」。

无论是前期在新环境中的无所适从,还是后期与坏人斗智斗勇,荣梓杉总是处在一种「凝固」的状态中:

眼睛无神,肢体僵硬,台词不稳,没有任何细节。

这样的表演,很难与「双第一」的天才演员联系在一起。

与此同时,张颂文虽然演技依然在线,但也仅仅是在线。

既无多少出彩的段落,也没有演绎出人物的张力。

王士途本身是一个十分挣扎的角色。

他是警察,同时也是一名儿子被拐走的可怜父亲。

这也导致他在处理儿童失踪或拐卖案件时,存在情感与理智的摇摆过程。

但张颂文的表演却让人感到平淡无味。

实际上,也不能全怪张颂文与荣梓杉。

因为剧作上,给这两个角色提供的表演空间就远远不够。

说到底,两人的表演并不是整部剧最大的槽点。

这部剧最大的问题在于,从剧情到人物,从头到尾就编得不合理。

主人公都完美得太纯粹了。

先说小七,他虽然是一个从小生长在贼窝的孩子。

但是人性上,却没有染上一点点的「黑」。

他从没有偷过一次东西,因为朋友告诉他「不要把手弄脏」。

虽然与金家姐姐、妈妈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但因为受到几天亲情抚慰,他可以为她们献出自己的生命。

王士途也是一样。

他在剧中要么是满口正义的人民警察,要么就是经历丧子之痛的好爸爸。

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可是,多舛的命运与双重的身份,本该让这两个人物充满灰度。

但现在却都成了至纯至净之人。

这合理吗?都是圣人下凡吗?

同样不合理的还有混乱的叙事。

你很难想象,作为一部悬疑剧他连最基本的故事都没有讲好。

本剧一共有3条时间线,两起失踪案和两起谋杀案。

涉及其中的一共有四个家庭十几口人。

听起来十分复杂吧?

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一个人物的故事线是完整的。

就以主舞台金家为例。

四个人的重组家庭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之前有过怎样的经历?

如何感情能好到宛如原生家庭一般?

这些问题,剧中都没有给出十分详细的解释,只是散落在各种回忆和台词中,不清不楚。

整个故事的走向也是典型的「虎头蛇尾」。

前期,抛出大量的疑点。

尤其喜欢用一些意味不明的台词来试图增添悬疑感。

例如什么——

希望他能够踏踏实实地做边杰。

还有——

(小杰)在燕子的雪花球里。

还喜欢用一些指向性很强的镜头,例如特写,来进行各种暗示。

只是这种浅显直白的手法,不仅加大了故弄玄虚之感,还轻易让人猜出了谜底。

到了故事中期,开始大量展现情感戏。

如王士途对于儿子的思念与爱。

在一次意外车祸中,他陷入昏迷。

中间穿插了十几分钟王士途与儿子的闪回。

而且还放入一个奇幻场景——

王士途看见死去的妻子和失踪的儿子在呼唤他。

然而,这种情节对于主线案件没有任何有效帮助,又让故事节奏变得拖沓。

意义何在?

到了最后要开始收线的时刻更是令人无语。

嫌疑人要么是被劝说,要么是良心发现,开始一个接一个地自首。

让前期铺垫全成了笑话。

故事本身就已经不清不楚,讲故事的方式还十分凌乱。

先是让三条时间线来回跳跃。

再来是一集中经常出现两人以上的视角间切换。

还要用上不同画面色彩变化来表示真假故事。

看起来手段多样,实际上有效信息没几个,还把人搞得思绪凌乱。

不难看出,近些年悬疑剧的重点已经不再是推理。

揭露谜底也不再是唯一目的。

而是讲述一起案件/突发事故扰乱平静的生活,然后带出背后各种隐藏的问题。

这些问题小到家庭,大到时代。

但这类作品成立的前提条件,依旧是严谨的故事和丰满的人物。

其实,这个「真假孩子」的故事,有点像韩国电影《季春奶奶》。

假孙女的身份一早就揭露了出来。

不过因为人物形象丰满,故事细节到位,演员表演细腻,一样打动了观众。

而这几年,国产剧拍了好几个相似的故事。

从《回来的女儿》到这部《看不见影子的少年》,甚至还有翻拍的《灿烂的她》。

不仅题材上不新鲜,故事和人物也远远不够打动人。

不用鱼叔多说,大家也能发现。

国产悬疑剧,题材同质化非常严重。

像是火了一个《漫长的季节》,就有数不清的东北悬疑出现。

个个还都想在「时代」二字上做点文章。

可再怎么宏大的时代叙事,所展现的问题也总有说完的一天。

只逮着一只羊薅羊毛,很难挖掘出新鲜的内容。

悬疑剧《黑土无言》剧照

不仅如此,创作者们还特别热爱在形式上玩出花样。

只是玩来玩去,也就那么几种陈旧的手法。

要么是非线性的叙事诡计。

要么是多重反转的人物关系。

问题是,大部分故事都非常平庸无趣。

所以,叙事玩得再花,也无法让一个烂故事点石成金。

更何况,这些花样本就已经不新鲜了,很容易陷入一种套路中去。

最终导致本就孱弱的故事线被打得七零八碎,反而更让人看得乏味。

《看不见影子的少年》就是典型的代表。

本剧主要想要探讨的是儿童拐卖问题。

故事本身也是由一起儿童拐卖案件开启的。

按理来说,对于这种题材的重点应该是放在寻找孩子之上。

并通过表现丢失孩子家庭的变化,来探讨更深层的社会话题。

就如电影《亲爱的》一般。

然而,本剧却几乎将所有篇幅用在来查清凶杀案之上。

如果说,这个凶杀案与拐卖有关系倒也还好。

可实际上却是几乎毫无关联。

无非就是幕后凶手当初为了一己私利想要让人贩子「处理掉」自己的继子。

却阴差阳错地带走了王士途的儿子。

至于那三个消失的少年,也与拐卖没有任何关系。

这样设计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与此同时,剧中最大的疑点也是无用之材:

小七究竟是谁?

他和边杰长得如此相像,又与王士途失踪的孩子有不少相同的生活习惯。

那他身上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身份。

然而,小七就是小七,一个和边杰长得一模一样的陌生人而已。

这个设计的虚无感,就像:

剧中明明就没怎么展现拐卖儿童给社会带来的痛点,却非要在每集片尾放几则真实的寻人启事。

说白了,就是用花俏的形式来掩盖内容的干瘪。

倒是真成了「没有影子的故事」了。

2 阅读:1075

独立鱼电影

简介:电影从未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