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杀手》:马丁导演的又一力作,这么拍挺好

影剧行者 2024-02-06 12:41:28

这部《花月杀手》背后的别出心裁的巧思实在令人惊叹!在俄克拉荷马州的奥塞奇地区,五月有一个特殊的绰号——“S花月”,因为这时候盛开的花朵会被疯狂生长的野草淹没。在影片中,女主的妹妹安娜不幸被枪S的月份也恰恰是五月,所以我觉得,“花月杀手”这个名字有双重含义,既是自然景观的写照,也是谋S阴霾的象征。而导演安排男主女主在杂草丛生、无花之地相会的戏码,这无疑是在无声地提醒人们,男主角身上带着挥之不去的罪恶阴影。

《花月杀手》源自大卫·格雷恩2017年震撼人心的非虚构力作,书中揭示了20世纪20年代俄克拉荷马州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奥塞奇人在他们的土地上意外挖出了黑金(石油)后,迅速成为世界上人均最富有的民族。这种一夜暴富的故事导致了一个可怕的“恐怖地带”,在丰富资源的诱惑下,贪婪和阴谋疯狂地滋生。我觉得,整部电影就像一张精心编织的社会犯罪图谱,每一个细节都浸透着人性的挣扎和时代的印记。

影片以微妙的种族冲突开始。欧内斯特初来乍到,火车上和小镇上的场景似乎营造出白人与欧赛奇人间和谐共处的假象。但是,当他一踏入欧赛奇人的世界,画风就突然变了,“土地是我的”这句直击内心的话瞬间打破了表面的平静,与舅舅看似中立的评价形成鲜明反差。从奥塞奇族人自然死亡的表面镜头,到“自S”背后的谋S真相,穿插着他们融入美式生活的尝试,但在影片中却揭示了异化和剥削的真实状态。

我觉得,《花月杀手》并不是一部单纯满足于“谁是凶手”悬疑的传统侦探片,它打破了类型片的传统。导演的野心显然不仅仅是讲述人类善恶和社会矛盾的交织。毕竟,试图在一部电影中给它们一个最终的定论似乎显得格局太小了。它没有陷入剖析单个罪犯的心理并寻找固定动机的套路。作者大卫·格雷恩自己也承认,他很难弄清楚肇事者背后的真实想法,尤其是令人发指的“黑尔”。他巧妙地避免了将所有责任归咎于某个人,表明事件背后的复杂网络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花月杀手》如果按照FBI探员的视角来追踪案件线索的常规路线,也绝对能拍成一个很棒的悬疑片或枪战片。但是马丁·斯科塞斯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从黑白蒙太奇的开头到幽默的舞台广播剧的结尾,他不仅讲述了人物的故事,还不时地跳出剧情,为影片增添了真实的现实主义感。我觉得,斯科塞斯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是比虚构小说更令人不安的真实事件背后,是印第安土著的血泪。他不厌其烦地展示了故事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那些自以为是的白人面孔和人性中无情的丑陋和贪婪。

《花月杀手》不仅仅是一部停留在以印第安人为主题的作品,它实际上是一部深刻探讨关于人性、权力、贪婪、欲望和复仇的史诗大片。我觉得,通过影片,我们能够了解到,历史的真相往往不是它看起来的那样,是时候让那些被遗忘的人的声音,被大家听到了。《花月杀手》用印第安人血泪悲情的故事,谱写了一首震撼人心的复仇交响曲,也点燃了每个人心中对公平正义永无止境的追求。

0 阅读:20

影剧行者

简介:希望我的出现,能给你带来一点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