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并不喜欢曹叡,为什么最后立曹叡为太子

肖邦青史谈 2022-03-13 13:25:24

曹叡是曹丕的长子,他的母亲就是甄宓。曹丕在位时,并不喜欢曹叡,因为曹丕怀疑曹叡对甄宓的死有所不满。

因此,曹丕迟迟没有立太子,他想再观察一下,到底几个儿子中谁最适合做太子,但是最后还是立了曹叡为太子。

那么曹丕为什么会立一个他不喜欢的儿子为太子呢?原因有两点。

1、曹操喜欢曹叡

曹操喜欢曹叡,使得曹丕在太子人选上犹豫不决,这为曹叡争取了时间,因为当曹丕想立曹礼为太子时,会考虑到曹操曾经最喜欢的曹叡,毕竟曹操看人还是很准的。

曹丕也很相信曹操的眼光,所以这样曹丕在立谁为太子时,就会犹豫,于是曹丕决定再考察一下曹叡,看一看曹叡是否是一位优秀的太子人选。

曹叡从小就有超于常人的记忆力,因此非常得曹操喜欢,所以曹操经常把曹叡带在身边,并称赞曹叡能够壮大曹家。

这一点曹丕不可能不知道,因此曹操对曹叡的喜爱,给曹叡后来成为太子打了一剂强心针,让曹丕不敢轻易定下太子人选了。

2、曹叡为人谨慎

曹叡的母亲去世后,曹叡就变得很谨慎了,而且他也很想成为太子,于是曹叡很认真地学习。曹叡在家中只和正直的人来玩,做事也很小心,与大臣们也只谈论朝政和学习。

曹丕此时也常常探听曹叡的状况,大臣们也都只说曹叡的长处。那么曹丕是否相信了大臣的话呢?

其实也不一定,但是曹丕能够肯定曹叡是受到大臣们的支持的,日后曹叡登基了也能坐稳皇位。

不久曹叡在打猎期间又表现出了对动物的爱护,让曹丕觉得曹叡有仁慈之心,能够稳固魏国的朝政,所以立即决定立曹叡为太子了。

曹丕选太子也不是以个人喜好为标准,而是选贤能者,这也说明了曹丕非常明智。很多人都觉得曹丕是耍了手段才上位的,这种想法主要还是受了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

从曹丕选太子这件事上来看,曹操当初选他为嗣子,还是非常正确的。

参考文献: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资治通鉴·魏纪六》

作者介绍:

肖邦:喜欢中国历史,对历史人物、事件有独到见解。希望通过文字还原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历史,掌握现在,拥有生活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23

肖邦青史谈

简介:了解古人的故事,增长我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