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志愿军150师入朝,韩军师长得知胆战心惊:速与美军换防

才灿看历史 2024-06-20 07:49:53

1950年9月,随着美军的干涉,朝鲜战场的局势发生了180度扭转,原本还胜券在握的朝鲜人民军面对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只能节节败退。

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则叫嚣道:“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这一句狂妄之言,宛如一剂强心针,令南韩的部队们开始跃跃欲试起来,全然忘记在几天之前、他们还被朝鲜人民军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彼时,一支全副武装的万人队伍正浩浩荡荡地朝着鸭绿江方向赶去,这支部队的最高军事主官、也就是日后韩国的首位陆军大将白善烨,也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看着远处天际线上的漫天硝烟,白善烨的心中激动不已,眼下自己正率领韩国最精锐的部队一路北上,用不了几天时间,就能抵达心心念念的鸭绿江畔,从那之后“白善烨”将成为韩国军界最响亮的名字。

然而,就在白善烨憧憬着未来的大好前程之时,一名面色紧张的侦察兵突然闯入,将他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报告师长,我们在前方发现一支中国部队,看番号应该是150师”。

闻听此言,白善烨不可置信地瞪大了双眼。

他沉默了许久,这才用颇为沉重的语气质问道:“你看清楚了?确定是150师?”

见那名侦察兵再三点头,白善烨原本容光焕发的脸颊变得惨白。

白善烨对150师极为熟悉,尤其是他们的师长、对于白善烨来说简直就是无法战胜的存在。

在沉默了许久之后,白善烨这才努力克制住内心的恐惧,激动地对身旁的几名参谋命令道:“赶快联系距此最近的美军,通知他们速来换防,咱们决不能和150师交手!”

那几名作战参谋面面相觑,无论如何也搞不明白,向来在战场上挥斥方遒的师长如今为何变得如此懦弱。

但毕竟军令难违,他们还是火速拿起步话机,联系附近的美军前来增援。

那么,志愿军150师的师长究竟是谁呢?原本还不可一世的韩军名将白善烨,为何在听到他的名字之后,竟急不可耐地要和美军换防呢?

这还要从白善烨的“韩奸”生涯开始说起。

1939年夏天,19岁的白善烨从平壤师范学校毕业了,此时的他面临着一个极为尴尬的窘境。

毕业之后该干些什么呢?

早年见父亲去世,年迈的母亲靠在工厂打工艰难地养活着三个孩子。后来姐姐长大之后,也进入家乡的橡胶厂打工养家,白善烨这才有钱入校读书。

如果继续求学之路,无疑是在给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增添负担,可要是辍学务工,又和自己的理想不符。

就在白善烨两难之际,他的朋友李相烈出了一个歪点子:报考伪满奉天军官学校。

要说此时的白善烨也是病急乱投医,当他听说这所学校免除学费,而且毕业之后入伍参军、可以领取到一笔数目不小的津贴后,白善烨动心了。

于是,尚且懵懂的白善烨稀里糊涂做了日本侵略者的走狗,开始在我国东北境内与八路军游击队作战。

为了讨好日本人,他甚至改了一个日本名字“白川义则”,而恰好当时的日本关东军总司令也是叫白川义则。

正是靠着这种溜须拍马的手段,白善烨很快就得到了日本关东军高层的信任,将他提拔为上尉中队长,并安排其进入“间岛特设队”。

要知道,“间岛特设队”是关东军成立的一支特种作战部队,300多名成员全部从朝鲜籍士兵中挑选而来,每天经历的魔鬼般的训练,让每个成员的单兵作战能力都远超普通士兵。

正因如此,能够加入“间岛特设队”,也成为大部分投靠日军的朝鲜籍士兵的梦想。

然而,就在白善烨加入这支特种部队后不久,还没有好好享受众星捧月般的生活,日本政府就宣告无条件投降了。

从广播中听到这个消息的白善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当他看到身旁的人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一副神情黯淡的模样之时,他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逃跑,成为他心中唯一的念头。

可就在白善烨和几名同乡跋山涉水,准备翻过长白山逃回半岛的时候,终究还是和一队苏联红军迎头碰上,并被关进了一个临时搭建的集中营里。

白善烨此时万念俱灰,蹲在集中营的牢房中静静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竟发现苏联红军的一名随军翻译竟是朝鲜人,并且与自己同是江西郡老乡。

于是,白善烨拼了命地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与这名朝鲜籍随军翻译搭上了关系。

后来,这名翻译趁着四下无人之际,悄悄说道:“苏联已经对日宣战,朝鲜不久后就会独立,而你们……”

翻译官话音一顿,环视了牢房中的众人后,压低了嗓音伏在白善烨的耳边说道:“你们不久后就会被送到西伯利亚做苦力,以后这几天时间里留点神,只要一有机会就想办法逃跑,否则……”

翻译官后面的话不用说,白善烨也猜想出了个大概,西伯利亚可是苦寒之地,到那里去做苦力,无异于送命。

于是,趁着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白善烨翻过集中营高耸的围墙,朝着家乡的方向一路狂奔,一个多月之后终于抵达了平安南道江西郡老家。

值得庆幸的是,白善烨在给日军做走狗时,用的是“白川义则”这个假名字,所以逃过了苏联红军的层层盘查。

而他的一名远房亲戚、在朝鲜民主党创立者曹晚植的手下担任秘书长,靠着这层关系,白善烨顺利进入平安南道人民政治委员会工作,从原本的“韩奸”摇身一变成为朝鲜政府官员。

1946年初,曹晚植被迫下台,白善烨则仓皇逃离平壤、一路南下来到了汉城。

来到了美国控制的南朝鲜之后,白善烨先是进入南朝鲜国防警备队任职,后来又考入驻朝美军军政厅军事英语学校镀金,毕业后仕途一路绿灯,先后担任韩军第3旅参谋长、国防警备队总司令部情报局局长、韩军陆战第5师师长、第1师师长等职务。

而随着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白善烨终于得到了“用武之地”,他所率领的第1师,成为当时战斗在前线的4个主力师主力之一。

可即便是主力部队,面对势如破竹的朝鲜人民军也不是不堪一击,只能说白善烨率领的韩1师,扛得时间比其他部队稍久一些,仅此而已。

6月28日,在苦苦支撑了4天之后,白善烨为了保命、还是匆匆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等到韩1师渡过汉江的安全地带,清点人数之后,白善烨看着名单竟哭出了声。原本上万人的队伍,只是在战场上打了4天,而且还是防守的情况下,竟只剩下不到2000人。

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韩1师的那群残兵败将一直边打边退,可即便是这样,白善烨还是从上校被直接晋升为中将军衔。

毕竟矮子里边挑将军,南韩政府迫切需要树立一个模范,败仗连连的白善烨就这样成为了幸运儿。

时间来到8月份,洛东江战役爆发了,在美国空军的帮助下,白善烨带领韩1师艰难抵挡住了朝鲜人民军的攻势。

9月15日,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美10军成功在仁川登陆,朝鲜战局也由此发生逆转。

此时的白善烨眼中大放异彩,毕竟谁能在反攻的过程中占据首功,必定能够扬名立万。

可是,不久后传来的前线电报却犹如一盆刺骨的冰水,浇在了他的身上。

原来,自视甚高的麦克阿瑟根本就没把韩军放在眼中。在这位美国名将眼中,韩军就是些乌合之众、跳梁小丑,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

正因如此,在他的计划中,根本就没有带着韩军北上的打算。

听到这个消息,白善烨急了,为了抓住这个功劳,他径直找到美军高层弗兰克·米尔本,声泪俱下地表达了一番敬仰之情,随后提出了想要跟随美军一起北上的请求。

正是这番操作,让弗兰克对白善烨有了很深的印象,于是便破例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不久之后白善烨就跟随美军攻入平壤,立下了头功,自此名声大噪,被李承晚政府大肆宣扬,韩军中更是尊奉他为“战神”一般的角色。

然而,当白善烨继续率军北上,马上就要抵达鸭绿江边的时候,前方的侦察兵突然报告称,发现了中国部队的行迹,经过一番探查得知,这支部队正是志愿军150师,其师长名叫王家善。

听到这个名字,白善烨立马瞪大了眼睛,慌张地说道:“赶快联系附近的美军,让他们来换防”。

白善烨为什么如此惊慌呢?

原来,当年他刚刚前往伪满服役的时候,负责军事训练的教官正是这个王家善。

王家善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曾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毕业之后来到张学良的奉军中担任步兵教导队连长。“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控制了东北,王家善便暗中从事抗日救国运动,为了隐藏身份,他还表面答应日本人的邀请,进入伪满中央训练处担任教官。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白善烨和王家善产生了交集。

而王家善无论是军事指挥、还是单兵实战都算得上是部队之中的佼佼者,而且在训练新兵时,常常亲自和他们徒手对打,因此白善烨吃过不少苦头。

1948年初,担任国民党暂编第58师师长的王家善率军起义,被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第5师,抗美援朝爆发后便投入到了朝鲜战场。

而且,先前麦克阿瑟就曾自信地说过,整个朝鲜半岛马上就要被全部控制,在这个时候,中国肯定不会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

正因如此,白善烨听到昔日的教官、以及大量志愿军部队竟然出现在了附近,没有心理准备的他难免恐慌。

此时,他正率部驻扎在云山,属于整个战线最为突出的一个据点,必然会遭受到志愿军的猛烈进攻。于是,白善烨赶紧发出了求援信号。

不久之后,美军骑兵第1师匆匆赶来,当他们从白善烨口中听说志愿军参战的消息后,竟然冷嘲热讽了起来。

“你们真是太胆小了,难怪之前被朝鲜部队打得没有招架之力,志愿军不会来的”。

嘲讽归嘲讽,但美军骑1师还是同意了换防的请求,而白善烨则马不停蹄地带着部队向后方逃跑。

而就在韩1师刚刚远离前沿阵地不久,身后突然传来密集的火炮和号角声,志愿军入朝之后的第一次战役打响了。

这场战役持续了大约10天时间,最终以志愿军大获全胜而告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付出了1.5万余人的巨大伤亡代价。

事后,隔岸观火的白善烨后怕之余、心底又萌生出一丝窃喜。

他十分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让美军骑1师换防到云山阵地。

美军在志愿军的攻势下,伤亡数字都这么庞大,如果换做是自己的韩1师在云山阵地的话,恐怕难逃被全歼的下场。

直到许久之后,白善烨才知道,当时志愿军150师刚刚入朝,并没有马上投入到战斗中,第一次战役的主力部队其实是志愿军39军、40军、42军。

在之后的历次战役中,白善烨便一直遵循着“避免与志愿军正面交锋”的原则,侥幸捡了一条命。

等到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时,从来没有打过一场胜仗的白善烨已经是韩国唯一的一个陆军大将、并且担任陆军总参谋长这一要职。

还是应了那一句话,矮子里边挑将军。白善烨虽然鲜有胜绩,但他统辖的部队是整个战场上伤亡数字最少的。

在晋升大将军衔时,李承晚曾对他说过这样一番话:

“以前只有国王才能是大将,其他人是做不到的。可现在情况特殊,你才能有这个机会”。

由此可见,在许多人的眼中,白善烨这个“大将”军衔水分是很大的。

1 阅读:138

才灿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