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节后劲很大,分享下众乐乐的咖啡们

来杯咖啡喝喝吧 2024-06-15 10:48:34

以前说,咖啡节是咖啡馆的必修课。上月底,我们在厦门又参加了一次“考试”。这次考试难度系数增加,那几天龙舟水不断。幸好,老天爷还是给饭吃,每天留了几个小时放晴。

我们早上大雨在摊位喝茶,下午放晴激情做咖啡,每天早上这泡茶也成为我们的welcome drink。

众乐乐咖啡节那几天,Maybe小伙伴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喉咙冒烟。

因为菜单上的雨露沙茶过于骇人听闻,所以我们一直在跟路过看见,表情充满不理解的客人们解释:我们来自哪个城市?为什么会用这么“暗黑”的东西做咖啡?这两杯特调的灵感来源是怎样的?

咖啡节那几天,这套讲演词可能在晚上睡着都能成为梦话。

如果从结果反推我们这次的准备计划,摊位视觉上少了潮汕的标识,没有抓住大家第一眼的好奇心,而雨露沙茶的噱头也弄巧成拙,让福建的朋友们觉得过于黑暗。这些因素都让最后的营收成绩单不够理想。

但反过来想,当客人可以通过风味了解我们的饮品想法和潮汕基因,争议也让我们争取到了更多跟客人聊天的机会,这就很难评价利弊。也许,名气不大的咖啡店去参加咖啡节,就注定了不能以结果为导向,只能以过程为导向。

厦门brunch店的店主开玩笑说,在我们家花了最多的钱...

买了鱼露和沙茶set就去躲雨的客人,突然间又折回来说,这两杯特调有点东西...

还有厦门的咖啡馆主们喝过后,在自己店里的群推荐Maybe...

更有漳州的朋友,在众乐乐结束后,直接冲到汕头再喝几杯...

众乐乐上的这些瞬间,总会把我们在各种宕机的边缘拉回来,让我们确信了经验积累和收到外界的反馈,是在这个过程里更为宝贵的收获。

潮汕的功夫茶盘是这次用途最多用的器具

第一次去咖势,我们知道了如何提前备料,让客人们可以最快地拿到咖啡,而这次去众乐乐,设计师建议的篮子当前档和桌子的方式,又低成本地解决了收纳的问题。

也许到了下一次参加咖啡节,我们就能够在这些经验里,产生新的灵感去策划我们想要的动线和主题。这就很值得期待一下了。

每次去咖啡节,我们除了是做咖啡的人,也同样是喝咖啡的人。在从潮汕专门跑到厦门的朋友们的投喂下,还有来摊位喝咖啡客人的分享里,我们也喝了很多家店的咖啡。

OPS的风格仍然是细腻的,风格重视融合,而不是某种食材的个性。各种食材在特调里并不抢戏,温柔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

澡堂的“正念浴室”应该是全场最“卷”的体验了。客人走进一个“澡堂摊位”,从沐浴(洗手)开始,再到桑拿(暖炉),最后是SPA(香薰)。每一个环节搭配不同的特调,主理人的讲演每天也得重复上百遍,特调里的沙姜和麻油,喝完打开了风味的新世界大门。

去年在咖势,一起在雨里搬物料的YAMA,现在已经成为了各地咖啡节的新起之秀。三杯特调很像一顿饭上的三道菜,沙拉的酸甜、蔬食的丰富,最后的“主菜”是通过潮汕“老香黄”和“鱼露”,用咸味搭配深烘咖啡的厚重感。特调的关联是递进关系的,这个set的风味呈现很出乎意料。

图片来自Echo

四天里,我们喝得最多的咖啡,肯定是隔壁的上海烘焙品牌Are Coffee Roasters。炎热的天气里,我们不仅每天靠着她们的各种咖啡和气泡水续命,大家也在各种水果、三明治、咸水卤和炸里脊的分享里建立了革命友谊。希望下半年有机会,可以让她们来汕头接管Maybe的吧台。

众乐乐的后劲很大,天气因素加上每天都在持续的讲解,体力值拉满。想说的太多,回来时就想写个回顾推文,结果被端午小假期的忙碌打乱,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半个月了。很感谢用心的主办方,为摊主们提供了数不清的贴心帮助。

图片来自主办方

有机会的话,福建的新老朋友们,下次见吧~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