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日本军工巨头大量进口中企发动机,为什么这么做?

郭嘉聊健康 2024-06-01 07:44:45

日本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岛国,也曾经是令人厌恶的侵略者。

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那便是他们在工业和制造业领域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日本的发动机研发制造技术全球领先,对于中国,他们向来不放在眼里。

然而却传出了消息,日本一军工巨头从2015年开始就从中国进口发动机。

一开始只有七千台,到了2021年,则达到了三十多万台。

看到这里,很多人开始疑惑,日本的汽车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底盘这三大核心组件的研发与制造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却大量采购来自中国的发动机产品。

这种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

一、日本的发动机技术优势

日本这一家进口中国发动机的军工企业叫做川崎重工,它出现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已经有将近两百年。

川崎重工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不仅在日本传统重工业的舞台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更以其悠久而辉煌的发展史为背景,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雄厚实力。

川崎重工的投资领域广泛而多元,特别是在航空和铁路车辆这两个领域,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在二战的时候,日本军方所使用的军事设备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川崎重工提供的。

例如赫赫有名的飞燕战斗机、五式战斗机等,还有其他多种空军装备。

不仅如此,川崎重工所研发的海军军舰也备受日本军队的欢迎,并且立下了赫赫战功。

作为日本工业界的璀璨明珠,川崎重工在其辉煌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将品质与创新奉为至高无上的追求。

公司不仅在每一处细节上精益求精,更以不懈的技术革新精神,持续推动行业的进步。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最畅销的莫过于日本汽车。因为日本的汽车性能卓越,且发动机等配件也是优势满满。

发动机被誉为汽车的“心脏”,其对车辆多么重要,大家应该心知肚明。

因此日本众多汽车制造商无不将发动机的挑选视为重中之重,将其卓越的品质作为追求的至高准则。

不少汽车维修人员表示,如果将日本汽车拆解,特别是拆解发动机,想要再组装起来可谓是难上加难。

既然自身已经有了如此强劲的实力,相信生产出品质卓越的发动机也不在话下,但为何非要与自己向来看不上的中企合作呢?

有人猜测,现在日本的技术水平落后了,被中国迎头赶上,所以他们才不得不从中国进口。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日本频繁购买中国的发动机,肯定是另有所图,也许是在酝酿一个巨大的阴谋。

那么,这其中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

二、日本进口中企发动机的真实意图

与川崎重工合作的中国企业其实是奇瑞,作为本土的汽车生产企业,奇瑞一直都备受业界好评。

在历经岁月的洗礼与市场的磨砺中,奇瑞汽车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发动机技术是推动企业不断前行的核心动力。

为了不断推进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突破,奇瑞不仅设立了专门的设计院,更精心构建了一座发动机研究中心,专注于发动机研究。

2013年,日本川崎重工就与中国奇瑞汽车缔结了一份意义非凡的发动机采购协议。

2015年时,它从奇瑞采购了7000台发动机。这批发动机的型号是SQR372,属于直列三缸发动机,由奇瑞公司独立研发和制造。

有人说,川崎重工之所以引入这种发动机,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动力强,而且能节省燃油费用。

该发动机是小排量,仅有0.8升,节省燃油费是不争的事实,但动力强劲之说名不副实。

虽然当时是在10年以前,可奇瑞已经研制出了1.6升、1.8升的发动机,而且还出口到意大利等其他的国家。

每年的出口量突破了十万台大关,而0.8升排量的发动机并未跻身其中。

川崎重工之所以花钱从奇瑞购买这种小排量的发动机,主要还是为了农用机械的制造。

它尽管一直深耕于重工业及国防科技领域,但也涉足制造农业机械,例如拖拉机、播种机等。

农用机械主要用做农业,只要能正常使用,有不错的品质即可,没有必要特意搭载大排量的发动机。

大排量发动机虽然动力强劲,提速也比较快,但是对于农业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盲目使用只会在无形之中增加经济压力。

而奇瑞所推出的小排量发动机恰好适合农用机械,既可以保证它们的正常使用,又可以减少燃油的消耗,减轻农民朋友的经济负担。

川崎重工进口的这些小排量发动机绝大部分都用于农用机械的制造,也有一部分用在了小排量的汽车上。

有人说川崎或者其他日本车企在发动机制造这方面有着强劲的实力,为何不自己生产呢?

因为自己生产需投入较大的成本,会影响收益获取。

日本是以生产大排量的发动机而著称,小排量发动机生产线极度匮乏。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发动机生产成本太高,获得的利润太少。

再加上那个时候日本正处于汽车产业扩张的境地。

其生产线几乎全部投入到了大排量发动机的制造之中,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开设小排量发动机的生产车间。

如果强行开设,所获取的收益势必会大幅度下降。

恰巧当时奇瑞的小排量发动机正处于火爆之时,而且物美价廉。对于川崎来说,与其自己开设生产线,还不如直接从奇瑞购买划算。

如此一来,既可以解决小排量发动机供应量少的问题,又可以省钱。

川崎之所以选择奇瑞发动机,其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那便是对奇瑞发动机的耐久性与成本效益的高度认可。

尽管在与日本顶尖发动机的对比中,奇瑞的发动机在某些技术领域尚存细微差距,然而在耐久性、性价比以及环保性能这三个关键维度上,它已经迎头赶上,甚至在不少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耐用性的提升,意味着用户能够享受到更为长久而稳定的驾驶体验。

性价比的优化,则让高品质出行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

而环保性能的增强,更是体现了奇瑞作为企业公民的责任感,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持和践行。

以奇瑞品牌所搭载的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例,其燃油效率与日本本田公司推出的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不相上下。

此外奇瑞发动机还以其低微的噪音以及坚固耐用的品质,在日本市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三、中国发动机未来如何发展

不少人心存疑虑,现在国际上有许多优秀的发动机品牌,每一种发动机的品质都十分优越,奇瑞发动机真的能和它们分庭抗礼吗?

其实市场早就回答了大家的这个问题。

奇瑞汽车所研发的发动机,不仅在日本市场赢得了广泛的青睐,更跨越国界,出口至包括美国、德国在内的超过80个发达国家。

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使得这些发动机在全球范围内累积销量突破120万台的骄人成绩。

这个数据足以说明,奇瑞发动机无论是品质还是性能,都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

就算是日本这种发动机和汽车制造实力最强劲的国家,在很多情况下也会甘拜下风。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与繁荣,中国制造业在技术革新和市场竞争力方面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提升。

这一进步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更在于对创新理念的深入探索和对全球市场的精准把握。

在今日的华夏大地上,制造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

曾经被冠以“模仿者”之名的中国制造,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复制与重复,而是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向着“高端制造”的辉煌目标翱翔。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市场的持续扩张,中国的发动机产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它必将开启一段更为辉煌的发展篇章。在技术的推动下,市场的需求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预示着中国发动机将乘风破浪,驶向一个无限广阔的新天地。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中国发动机行业正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攀登科技的高峰,探索着更加高效、环保、智能的动力解决方案。

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是对未来的一次深情告白,每一次市场的拓展,都为中国发动机描绘出一幅更加宏伟的蓝图。

总结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扶持,以及全球市场对中国品牌的日益认可。

中国的发动机产业将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照亮世界动力的天空。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发动机不仅将成为中国制造的骄傲,更将成为世界动力技术的重要参与者和引领者。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蒙哥浅谈健康 2024-05-27 《日本军工巨头大量进口中企发动机,是什么意图?看懂的人不多》

文视报 2024-05-24 《日本大量采购奇瑞发动机,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财经蓝妹妹 2024-05-23 《日本军工巨头大量进口中企发动机,真实意图,看懂的人不多》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