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爸爸多,还是喜欢妈妈多?原因是什么?

墨言春秋 2024-05-28 20:21:35

只要从朋友、同事、同学、亲戚等足够多的样本中,通过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子女喜欢父母的比重,大多还是喜欢妈妈的多一点。

这种生理和性别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怀胎十月,孩子跟妈妈共用一个身体,同呼吸,共命运,天然的就有一种亲近感。

而且出生后,哺乳期长达一到两年,跟母亲几乎形影不离,而父亲却无法代劳,最多给孩子换换尿不湿、穿穿衣服啥的。

更何况,有的父亲可能忙于工作,连这些都做得很少。

再加上女性对孩子的照顾更加仔细,情感更加细腻,比如准备食物、照顾生病、哄宝宝睡觉,睡前讲故事,一起睡觉等等。

所以,在婴儿期,孩子睁眼看世界,更多在他们眼前的无疑是母亲,显而易见,与孩子的亲近度,从起跑线,母亲就已经超出一大截。

另外,在传统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打拼赚钱,供养一家衣食住行的开销,女人在孩子婴幼儿早期,在家照顾孩子和家庭。

类似动物世界中,公的出外觅食、打猎,母的留守照顾老幼。

在孩子的眼中,母亲陪伴时间最久,存在感更强。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多是妈妈陪在身边,在孩子冷热饱饿时,是妈妈及时满足了孩子的需求。

哪怕背后更多是父亲的努力才能保障孩子的需求得以满足,但在孩子的视角,是妈妈在照料他们,况且孩子还小,也看不到那一层。

即使孩子长大了,明白了父亲背后的付出,但那种感情,更多的是感激,而非依恋。

这导致在很多家庭,父亲只是一个赚钱机器,倘若父亲非常优秀,有一定的财富和社会地位还好,因为足够耀眼,任何人都掩盖不了他们的贡献和光芒。

但是对大部分普通的父亲而言,他们的默默付出,很多时候会被忽略,特别是底层的家庭,尤为明显,比如之前有媒体报道过的:

一个河南农民工邢万强,常年在外打工,赚钱供养老家的父母、妻子、儿女,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回家时给孩子买了很多零食,而自己却舍不得吃穿。

为了省钱,两天没吃饭了,随身方便面也吃完了,买票也只买站票。其实他工资并不低,平均每月也有一万多,但是为了家人过上好日子,却唯独忘了自己。

且记者采访时,他说孩子都不怎么认识他,没有太多的感情,虽然脸上挂着笑,但是眼神里满是落寞和无奈。

邢万强只是千千万万底层家庭的代表之一,他们的存在可能就只是家庭的供养机器、赚钱工具。

夫妻感情好,还能有点情感慰籍,若是感情一般,那他们的人生其实更多的可能是无言的孤寂和无奈。

诚然,母亲在孩子的早期抚养中,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对孩子的影响更多的可能也是来自母亲!

所以才有“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这个“只”对妈妈来说,足以欣慰,但对于父亲来说,更多了些心酸与无奈。

那些子女也很喜欢父亲的,大多是父亲抽出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照料孩子罢了。

谁带的多,孩子自然跟谁亲,这个逻辑再简单不过了。

所以,男同胞们打拼的意义,是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在孩子成长阶段,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子女、培养感情。

否则,您努力的意义仅仅是为了名利吗?年轻时,这些东西可能还能给您些许快感,等您年老时,若是与子女感情淡薄,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那就是孩子与父母都不亲,大多是因为早年为了工作,把孩子留给老人照料,而他们自己则外出工作。

父母的称呼只是孩子生理和伦理层面的代号而已,缺少了情感上本能的原始依恋。

这在自己的人生规划上其实是舍本逐末的行为,当然,笔者更相信他们是迫于生计,被逼无奈的选择。

看到这,屏幕前的您是何感想呢?你过去是否有无法弥补的遗憾,亦或您又打算如何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呢?

本文由墨言春秋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0 阅读:20

墨言春秋

简介:80后职场精英,专注国学、养生、情感等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