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9年入伍,成为一名铁道兵,第二年因病住院,没曾想却因祸得福

历史课代表小白白 2024-04-11 03:48:36

讲述:周明贵,编辑:拾点旧时光

声明:文章为原创,全网监控,谢绝洗稿搬运!

人生这趟旅途已走过了大半,回望人生路,虽谈不上波澜壮阔,但绝非碌碌无为!曾作为铁道兵的我,和铁路打了半辈子交道,被戏称为“老铁”(指的老铁道兵),而这简单的二字,于我而言意义重大,因为它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承载了我很多青春的记忆。

如今回想起,往事历历在目!

50年代初,我出生于赣南一个小山村,家里兄弟姊妹四个,我排行老二,一个姐姐,两个弟弟。

虽然家里条件并不好,但父亲却坚持要送我们上学。他说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不想让我们长大了像他们一样,大字不识几个,只能干些苦力活为生。

可尽管那会读书,主要承担课本费和生活费,但这对于我们家里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懂事的姐姐,读完小学便选择辍学在家帮助干活,把读书的机会让给我。

而我最后也是靠着助学金和公社的帮助,读完了高中,尽管在后面2年高中时间,基本处于半工半读状态,但至少也是获得了高中学历。

然而,高中毕业后,我却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

那时,高考还未恢复,上大学靠推荐,尽管我一直以来学习成绩比较优异,但也只能扼腕叹息。毕竟,我们这种普通家庭,被推荐的机会微乎其微,所说的推荐对象,其实基本上指的是公社一级干部的子弟。

想去当工人,在工人阶级为荣的时代,自然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队干部的子弟为此争得那是面红耳赤,哪有平头老百姓的份。

除此之外,勤劳致富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别提独自经营,在我们村,甚至就连外出出工,都得给你拉回来,当作“盲流”进行批斗……

总之,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家子弟,有太多的辛酸和无奈。为此,只得回家跟着父母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靠挣工分度日。

每天吃苦耐劳,挣十个工分,才0.8元,一个月到头,除去吃穿根本没有结余,更别提改变家里生活条件了。

而到了我这个年纪,接下来还要面对更为现实的问题——娶媳妇。因为在农村,家庭条件好点的,十七八岁便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而家庭条件一般,且家里兄弟多的男孩子更不好找媳妇,因为家里兄弟多,成家就会涉及到一个分家的问题。一分为二,就算是较为富足的家庭,那也分不到多少,何况像我们这种家庭,还有三个男孩子,可想而知。

事实也是如此,在之后,父母托媒人给我说了好几个,结果女方得知我们家的情况,最终都没成。

我想正是在这种状况之下,父亲后来才建议我去参军。

在当时,参军不但光荣,可以说算是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军人的社会地位高,而且受女孩子仰慕,好找媳妇。我们村就曾有好几个可能找不上对象的准光棍儿,听说后来都是通过当兵娶妻生子的。

我当时正愁找不到出路,于是接受了父亲的建议,事实上,母亲是有些不舍的。

1969年底,得知村里来征兵,我当即找到在大队当生产队长的堂哥,在他的帮助下,报上了名,紧接着就进入了闯关模式。

第一步是查体,当时是在公社卫生院集中进行的。体检很严格,每检查一个项目都有军地双方的人员具体操作和监督。

那时候,报名参军的农村子弟大多生活条件差,虽说能吃饱,但营养并不均匀,甚至有时候生了病,为了省钱,都硬撑过来,也因为这种种因素,即便是我们这样的年轻人,身体也总有这样那样的疾病,参军体检时,每年入伍都因身体被拦在门外的也不在少数。

我清楚的记得那年体检时,我和大队另外两名高中同学一起去的,其中一个因为肺部问题被刷了下来,一个则因为肝大也没能过关。

所以我在体检时,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唯恐身体哪里存在毛病,被淘汰了下来。那就意味着寻求改变的机会,就此被扼杀在摇篮中。

所幸很庆幸,外科、内科等都合格,唯独体重有点低,但最后也是有惊无险,通过了。

可体检过了,并不表明万事大吉了,接下来还要政审、家访,最后才能确定。

我记得那年参军,仅我们大队就有七八个适龄青年报名了参军,而每年公社征兵数量是有限的,在这过程中,必然会层层刷掉一些。

故而,要想当上兵,就我来说,必须要在各个流程尽量做到最佳。

体检过后就是政审,我们家是贫下中农,根正苗红,没啥问题,接下来需要担心的就是家访了。

尽管父母是支持我去当兵的,但我也怕他们在家访时,说错话,影响到我参军。我觉着有必要和父母沟通一下这个问题。

那天吃完晚饭,我问父母:“要是接兵的干部来家访了,人要是问你们为啥让我去当兵,你们咋说?”

这时,收拾碗筷的母亲,看着碗里剩下一点红薯干,原本不太想我去参军的她,故意打趣道:“要咋说,就会说在家红薯干都吃不饱了,到部队吃顿饱饭呗!”

家人听了,都哈哈笑了起来。

我一个人在那急得不行:“妈,你可别这么说,要这么说,我这兵可就当不成了!”

看我这较真样,一旁的大姐赶忙说道:“妈,你可别拿明贵开玩笑了!看给他急得呦!”

之后,我就拉着一家人一起就家访的事情,好好商量了一番,直到满意了,我这才放心的睡觉去了。

不出意料,家访如我想象的那样顺利,我也获得接兵干部的认可,最终经过几天煎熬的等待,如愿拿到了入伍通知书。

那一晚,我的激动几乎彻夜未眠,那可是我改变命运的入场券啊!我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次得之不易的机会。

这年年底,18岁的我,怀揣着父母的叮嘱和对未来的期望,奔赴了军营,来到了四川某部驻地。

三个月的新训后,我成为一名铁道兵,当了铁道兵我才知道,当兵确实不容易。

铁道兵的生活很艰苦,日常工作就是修建铁路,试想一下,在机械化程度还没普及、运输主要靠人力的时代,在崇山峻岭中间开山凿洞,在沟壑上架桥,在斜山崖陡峭壁中筑墙体,那是何其的艰难。

特别是秋季的到来,让铁路施工更加艰难——时不时狂风侵袭,不少战友在施工时被突如其来的飞石击中受伤。

但我们并未被困难吓退,当时在部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有一次,一座几十米高的桥梁急需测量数据,当时正值秋季,时不时有狂躁的秋风扫过,测量数据需要背着沉重的测量仪器攀爬到桥梁上,而且在攀爬过程中,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我当时第一个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紧接着,另一个战友也站了出来。

之后,我们两个接下了这个任务,徒手抓住桥梁上伸出来的钢筋,往上攀爬,每一步都像是在鬼门关前试探着。

事后想来,反倒有些后怕,而当时完全就是凭着一股不怕艰难、不畏牺牲的精神,顶着狂风登上了桥梁,完成了测量工作。

除此之外,铁道兵居住的筑路环境恶劣,生活条件也艰苦。我记得那时,我每天伙食费4毛多,虽没有什么油水,但吃饱还是没问题的,但在凿岩时,工作量大,体力消耗大,也常常觉得饿。

所幸,当时团里考虑到我们凿岩期间的艰苦,让特意命令司务长给我们每人每天分发两个鸡蛋、每周发一包奶粉来补充营养,算是最为特殊的待遇了。

另外,我们新兵入伍第一年,每月津贴有6元,我基本要省下四五元,寄回家里补贴家用。虽说苦点,想到这点钱能给建立减轻一点负担,心里也是充满了干劲。

但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也有不少人坚持不到两年,就返回了家乡。

可我一直铭记着自己来到的初心,凡事冲在前头,力争第一。而我的付出也得到了认可,在之后接连两次获得嘉奖,入伍第一年年底当上了副班长。

然而在这过程中,我也透支了自己的健康,身体亮起了红灯。

入伍的第二年,我病倒了,后被诊断为黄疸性肝炎,得知这是一个要命的传染性疾病时,我感觉天都要塌了。

事后被送到了西昌一所医院救治,万万没想到,这次生病,于我而言就是因祸得福,在之后,不仅被治愈了,还获得了一段良缘。

当时,我所在的病房一共住了3个人,在两月时间里,其中两个战友,相继离开了人世。看着临床的病友一个又一个被抬走的时候,又伤心又害怕,伤心是因为战友情,害怕是因为,我那会才20岁不到,害怕生命就这样定格在了青春年华。

当时,心情很低落,自然也影响着治疗效果。

幸亏在这期间,我认识了传染科一名女护士,她名叫晓慧,人长得漂亮又善良。她看出了我此刻的心情,为此,她天天都会来看望我,给我讲解这个病的情况,并且鼓励我。

慢慢的,我对自己的病情有了了解,也受到了她那种积极情绪的感染,让我有了和病魔斗争的勇气。

而之后,随着积极的配合治疗,我的病情慢慢好转。

期间,最让我感动的是,当时医院物质也很匮乏,为了给我补充营养,晓慧偷偷将她们传染科医护人员每月补助2斤白糖,全部留给了我。

后来,病愈出院的时,我还胖了几斤。

而在这期间,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对彼此有了很深的了解,我对她产生了情愫,其实我能感觉到,她对我也有着同样的情愫,但我当时并未捅破这层窗户纸。

一来是部队有纪律,二来,自己现在的情况,根本给不了她幸福的生活。但在出院前,我还是和晓慧交换了联系地址,一直保持着联系。

回到老部队不久,我便因为表现突出当了班长。在之后,我也更加努力,

73年,入伍第四年,我和部队另一名高中学历的战友被推荐到教导队学习,一年后回到原来的部队,不久后提干进入师机关单位工作。

这时,我才鼓起勇气向晓慧吐露了爱慕之情,原以为希望不大,因为这一年培训期间,我们减少了联系。

没想到,几天后我收到了晓慧的回信,她说她其实一直在等我跨出这一步。这让我很是诧异,也更坚定了娶她的想法。

此时,我也已经快24岁了,婚姻大事也成了父母的心病,又想到晓慧也等我好几年了,我绝对不能辜负她,于是和她商量了结婚事宜,她也同意了。

之后,我向部队提交了结婚申请,并请了探亲假,和晓慧一起去见了双方父母,办理了结婚。

婚后,我们一直都很恩爱,先后育有一儿一女。

1984年初,铁道兵部队兵改工,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在铁道部系统,又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直至退休。

如今回想起当铁道兵的那段岁月,总是感慨万千,无疑我是幸运的,如若当时没有遇到晓慧,或许当年那一关我都挺不过去。

而这一切,又缘于我成为一名铁道兵开始,故而我时常怀念铁道兵的日子,虽然那段日子很艰苦,但如今却成为了我一生中弥足珍贵的记忆。

我想说,无悔参军,更无悔当一名铁道兵!

(注:整理编发时,为提高阅读感受,部分内容演绎处理,图片选择网络侵权联删!)

14 阅读:3222
评论列表
  • 2024-04-16 23:32

    🍇🍇🍇🍇🍇🍇

历史课代表小白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