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改后,“一职一衔”都是怎么规定的?

宝哥说军营 2024-04-13 09:13:49

我们国家军衔制也是经历了好几次的改革,其中也有一段时间是“职级”和“军衔”双轨,以前基本都是“一职跨两衔”、或“一衔跨两职”,还有“一职跨三衔”的情况。在基层部队,以前都是军校本科毕业后就授予副连职“中尉”。

如毕业后4年,仍没有提升职的,但军衔满了4年,是可以直接晋衔,这也就是以前所说的“上尉排长”,也有的军官毕业到部队后非常优秀,2年左右的时间就被提升为连队主官,当上了指导员或连长。如果只看军衔,那个“上尉排长”军衔高,如果不知道情况的还以为排长职务高呢。

现在已经是联合作战,联合指挥,以后的不可能只是同一个部队战斗行动,根据需要会对部队各种配属和加强。当不认识加强和配属的干部时,如果只看军衔又不清楚到底哪个职务高,哪个低,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由谁来指挥,也可能会对作战指挥有影响。这一次军衔制改革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军现行的军衔设置了“三等十级”。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那军衔制在部队的职级又是如何规定的呢?

少尉:现在军校毕业后,如果是本科专业毕业,授予“少尉”军衔,正排职,在部队基层担任排长,在一线部队担任指挥和管理。并且现在也规定军校毕业后必须先到基层锻炼,军校毕业是不能直接到机关任职,对于军校毕业就想进机关工作的,首先要先去基层锻炼。

中尉:排长提升为副连职后,由少尉晋升为中尉,可以在部队担任副连长或副指导员,也可以在旅团级机关担任参谋、干事和助理员。

上尉:副连职提升到正连职后,由中尉晋升为上尉,可以在部队担任连长或指导员,连长和指导员是基层连队主官,负责领导整个连队建设和带领连队完成各项任务。还可以在旅团级机关担任正连职参谋、干事和助理员。同时,现在新勋表对有基层主官任职经历的,增加一枚勋章,同时基层主官经历对以后的提升更高职级时,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要求。

少校:职务提升到副营或正营职,军衔由上尉晋升为少校,在基层部队担任副营长或副教导员,营长或教导员。教导员和营长,同时还是营党委的正副书记。副营职的还可以担任团级机关的股长,或师旅级机关的参谋、干事、助理员,正营职可以担任旅级机关的科长,也可以担任军、师级单位的参谋、干事、助理员。

中校:职务提升到副团职后,军衔由少校晋升为中校,在作战部队团级单位担任副团长、副政委,政治工作部主任,同时可以担任军级以上单位的团职参谋、干事、助理员;在旅级单位任副参谋长,政治工作部副主任,保障部部长等职。目前,在不少部队的基层营级主官,是由中校副团职的干部担任。

上校以上军衔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从上校军衔再往上的职级分别是:正团职、正旅职或副师职、正师职、副军职、正军职、副战区职、正战区职、军委委员、军委副主席等。

总的来说,新的军衔制度设计更加精细严密,很好的落实了“一职一衔”,同时大家也发现,新的军衔制度改革后,不再像以前军衔几年定期调整了,大家印象比较深的以前军衔大多是四年一调,不到时间不能调,到了时间职务提不上也不调。

从2021年开始实施的《现役军官管理条例》对军衔的最低晋升年限,以及最高年限也进行了规定。不知大家对新的军衔制都明白了吗?

3 阅读:1304

宝哥说军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