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题不偏不怪能拉开梯度

青岛晚报 2024-06-15 06:22:11

青岛晚报2024年06月15日版面

每年中考,数学科目往往会成为考试第二天的热点话题。数学难不难,通常会直接影响到考生和家长的心情。6月14日11时,2024年中考数学考试结束,记者在青岛第四实验初中、青岛三十四中等考点观察到,走出考场的考生们表情比较“复杂”,有的面带笑容,有的颇为凝重。采访中,大部分考生认为今年中考数学题型比较常规,没有偏题怪题,算是正常难度,部分题目的计算量较大。

距离数学科目考试结束还有5分钟,在青岛第四实验初中考点外,一名男生踏着轻松的步伐刚走出考场,就被几名等待接考生的家长围住。“能提前交卷是不是说明题不难?”“最后一道大题考的是什么?”家长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难度算是中规中矩。”这名来自第二实验初中的男生说,“最后一道大题涉及动点,最后一问有些难度,计算量比较大。”青岛五十三中考生刘同学认为,今年数学题不算特别难,她做完所有题后还剩下10分钟的检查时间,“难度与一模接近,解答题比较常规,计算量大,但在考查数学思维方面没有那种特别别扭的题,做得挺顺手。”青岛第二实验初中的杨同学也觉得数学考试难度适中,没有特别“为难”考生,虽说如此,但最后两道大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倒数第二道大题的最后一问计算量比较大,需要同学们耐心运算,自己就在这一问上卡了一会,才最终解出答案。

“选择题比去年少了一道。”“最后一道大题的最后一问我没解出来。”……青岛二十一中考点外,几名考生一出考场就热火朝天地讨论着。“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基础,后面大题比较难,是拔高题。”考生李同学告诉记者,他觉得二次函数题比较难,计算量较大,但题目不偏不怪,和平时练习的难度差不多。

“数学是一门区分度比较大的学科。每年中考数学考试前,孩子们都比较紧张,因为相对其他科目考试来说,数学的偶然性可能大一些。今天考试结束后,有的学生说难度还可以,有的说题型没有太大变化,还有的说比较难。”青岛超银中学镇江路校区初三数学老师底乔飞告诉记者,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今年中考数学整体难度正常,有一定区分度,所以考生们的感受不同。有的学生反映自己最后一道填空题算错了或是最后一道大题没算对,而这些都是以往考试出现的一些难点,有学生不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现在的中考数学命题立足于育人,围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唤醒学生,题目更注重于引导学生在真实丰富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底乔飞认为,中考注重于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重视学生思考力、创新力的培养。“现在的初中数学不是单纯知识点的叠加,而是立足于基础知识,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她建议,想要学好初中数学,首先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做题要注意归纳总结,特别是从错题入手,找对学习方法。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董真 于娜

单臂拥抱 陪考生到“最后一刻”

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初三班主任李智颖“双重身份”送考

李智颖鼓励自己的学生自信地走进考场。于娜 摄

“加油!”“没问题!”“相信自己!”……14日一早,在青岛65中考点外,青岛第二实验初中初三5班班主任李智颖和学校其他送考老师不同,身穿黑色衣服的她把整个右侧手臂包在衣服里,与学生们单臂拥抱、击掌,送上考试祝福,看着自己的学生陆续走进考场,直到考试铃打响,她还久久不愿离去。今年,身为毕业班的班主任,李智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考生家长。

在距离中考还剩一个月的紧张备考期,李智颖在讲台上奋笔为学生们解析数学试题,当她转身时,一不小心从讲台上跌倒,只听咣当一声,学生们赶紧上前把李智颖扶起来。“完了,我当时知道肯定是骨折了,特别痛,但我不能说,别分散学生们注意力。”李智颖强忍着刺骨的痛,一脸淡定地跟学生们说:“没事,大家先自习。”随后,她便自己走出教室,在同事的帮助下,打车到就近的医院做CT检查,经医生诊断,确诊李智颖为右肩骨折。在医院经过石膏固定包扎后,李智颖立马打车返回学校继续给学生们上课,这期间,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

“这是我在二实验带的第三届毕业生。班上孩子们都特别懂事,我一直没敢跟他们说我骨折了,告诉他们说‘老师只是受了点伤,不是很严重,但右手目前不能写字了,我可以口述,需要学生上来帮我写’,我得跟孩子们交代清楚,免得他们担心,也为了让他们安心备考。”那段时间里,李智颖右肩骨折除了写字受影响外,做饭收拾家务也变成了麻烦,不巧的是,原本帮忙操持家务的老人也生病住院了,而在黄岛工作的爱人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到家时孩子们差不多也睡了,更别提操持家务。“我有两个孩子,大女儿今年也参加中考,但我顾不上她了,只能跟上小学的儿子说别打扰姐姐学习。”回忆这段时间,李智颖一门心思扑在自己学生身上,在家期间吃饭全是外卖。

早晨7点之前到校,晚上6点离校,轮到晚托管8点离校,到家后不仅要整理课件备课,还要在家长群里安抚家长们焦虑的心情,与个别家长单独交流,给家长们吃下“定心丸”,直到晚上10点多,帮所有家长调整好心情后,她才放心入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也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和孩子,为他们树立榜样。”李智颖说。

记者 于娜 摄影报道

“延迟”半年 送完这届毕业生就退休

青岛42中数学老师王红退休前收到学生和家长感谢信

青岛42中教师王红(左一)和学校老师们一起为学子送考。

大“橘”大利、一举高“粽”、红红火火送考团……在青岛34中考点外,来自青岛42中教师送考团高举“旗开得胜”“胆大心细 规范答题”“马到成功”“战则必胜”等中考祝福语标牌,与即将走进考场的学生们击掌助力。“学校用祝福与爱的仪式感为学子们加油助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任何挑战。”身穿红色连衣裙的数学教师王红,至今已在青岛42中教学24年,送走8届毕业生,原本今年1月份退休的她,为了送考生最后一程,决定与学子们一起“毕业”。

“您时刻为孩子们着想,从不吝啬自己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们不懂就问。晨起叮咛,晚上嘱托,孩子们有什么情绪和烦恼,您送上的心灵鸡汤能及时抚平他们受伤的心!已到退休年龄的您,却怕影响到孩子们学习,一直带到毕业。三年来,您亦师亦友的陪伴、为孩子们全心全意的付出,值得我们家长和孩子铭记于心一辈子!”中考第一天,王红收到了家长送来的近千字感谢信,感谢她独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学习。

从初一刚入校起,每天一封家长信,让家长们通过信件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和先进教育理念,在信的最后预留两行空白处,一处是给学生写日记,一处是给家长写建议;第二天收上来信件,王红一封封翻阅,看到比较好的便会摘抄下来,放到第二天的家长信里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红用这样的方式交给学生们什么是坚持,与家长们携手共育共进步。

坚守教育一线35年,每天早来晚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收获学生家长的爱。“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送给孩子们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世界。”这是王红的教育理念,她始终认为,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成绩,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事的态度。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认真,时刻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和家长。

“感谢您这三年的教诲,让我懂得了很多大道理。从小学起,数学一直是我的弱科,我也从不在乎,但自从遇到您,我总会觉得愧疚,在最差的一科遇到最喜欢的老师,我不想让您对我失望,感谢您初一时对我的帮助,让我爱上学习。希望你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毕业前,王红的学生也为她送上感谢信。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于娜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