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六大武学天才,张三丰倒数第一,书中暗示第一名已经成仙

阔爷说金庸 2024-05-18 21:05:21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笔下的练武奇才不在少数,例如北宋年间的萧峰萧大侠,书中点评他任何武功均能一学就会,一会就精,堪称金庸笔下教科书级别的天才。自《天龙八部》到《倚天屠龙记》时代,江湖武林涌现了一大批绝世高手,今日咱们来聊一聊关于《倚天屠龙记》这部书中六位武学天才的故事。

首先有一点大家必须注意,咱们这里所讨论的是“武学方面的悟性”,而非高手本身的武功水平,因此有的人武功虽然高,但论到悟性却比不上那些武功低于他们的人。

六、张三丰

为何将张三丰排在最后?书中不是说张真人武功天下第一,而且天下武学无所不知吗?的确,对于大部分高手来讲,张真人悟性非同一般,然而对于那些天才来说,张真人的悟性算不得多么多么了不起。

将张三丰排在末尾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他武功大成的时间太晚了。原文为证——张三丰直至七十岁后,武功大成,方收弟子,因之他自己虽已九十高龄,但七个弟子中年纪最大的宋远桥,也是四十岁未满,最小的莫谷声更只十余岁。

那么厉害的一个人,居然在七十岁后武功才能大成,对于其他几位高手来讲,真的太晚了。张三丰练武时间并不晚,自幼便学了“九阳神功”,按理说不该这个时候才突破极限。

第二:他的成就得益于自身的努力。张三丰是金庸笔下典型的勤劳派,他为何成就那么高?因为他常年闭关,他这一生都在闭关练武!禅宗里有“顿渐法门”,张三丰显然属于神秀禅师一脉,走的是“渐悟”法门,所以武学天赋比不上下面几位高手。

当然,如果提到武功水平,那么张三丰可以排在第一。

五、郭襄

为何将郭襄排在张三丰前面呢?两点,第一:郭襄四十岁便武功大成。原文为证——郭女侠走遍天下,没再能跟杨大侠相会,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许多人误以为这里的“大彻大悟”指的是郭襄勘破了情关,其实不然,武学高手的“大彻大悟”乃是指对武功的理解,所以金老立马补了一句她后来了开创了峨嵋一派。

倘若郭襄勘破的是情关,为何后来又因为思念杨过创下了“黑沼灵狐”这一招?据小说记载,郭襄恐怕六七十岁就死了,倘若他不是四十岁大彻大悟武功大成,那么峨嵋派又怎能与少林、武当齐名?

第二:峨嵋派武学。郭襄死了以后,留下的峨嵋派武学依旧非同小可,拿灭绝师太与宋远桥、俞莲舟对比即可明白这一点。宋远桥、俞莲舟悟性不差,他们在张三丰亲自指点下,武功仅仅与自学峨嵋派武功的灭绝师太比肩,由此可以看出,峨嵋派武功丝毫不弱于武当派。

郭襄大成的时间比张三丰足足早了几十年,此等悟性又岂能是张三丰所能相提并论的?且《倚天》开头金老就暗示,郭襄遗传了黄蓉的优秀基因,具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任何招式一看就会,颇像当年的萧大侠。

四、张无忌

张无忌也是一个天才,为何这么说呢?他在没有任何人帮助,没有高手指点的情况下,单凭一己之力便练成了晦涩难懂的“九阳神功”。各位莫要觉得这没什么,话说让您读,您能理解书中的道理吗?能在短短几年之内练成吗?

在“九阳神功”与“乾坤大挪移”的帮助下,张无忌练成了一项举世无双的本领,他也掌握了萧峰一学就会,一会就精的天赋,任何武学,只要他看了一遍,便立马能够模仿出来,不论劲力、招式都表现得行云流水,仿佛那些修炼了一辈子的人。

这项天赋足以令张无忌排在郭襄、张三丰之上。

三、斗酒僧

将斗酒僧排在张无忌、张三丰之前,想必大家应当没有意见。书中有一段内容写得很好——(张三丰)心想:“要解他体内寒毒,旁人已无可相助,只有他自己修习九阳真经中所载无上内功,方能阴阳互济,化其至阴。但当时先师传授经文,我所学不全,至今虽闭关数次,苦苦钻研,仍只能想通得三四成。眼下也只好教他自练,能保得一日性命,便多活一日。”

百岁修为的张三丰连续闭关多次,绞尽脑汁也仅仅只能想通经文的三四成,仅凭这一点便足以证明,斗酒僧的悟性远非张三丰所能比,更不是后来学了他的秘籍的张无忌所能相提并论的了,毕竟张无忌的天赋源自九阳神功,而斗酒僧乃是九阳神功的创始人。

二、杨过

《倚天》中多次提到杨过的名字,何以将杨过排在第二?因为他太聪明了,他是金庸笔下的另一个萧峰。年仅二十岁,杨过便在绝情谷中自创了一门剑法,数月之后他跟随神雕练武,练成了一身惊天动地的本事,悟性之高令人惊叹。

对于杨过来说,这都不算什么!三十岁后,他于海边游荡,无意间拍碎一块大石,心有所感,遂将东邪、西毒、北丐、中神通、独孤求败、林朝英、黄裳等人的武功融为一体!注意,是融为一体,并创出了举世无双的“黯然销魂掌”!

这门掌法有多强呢?众所周知,周伯通一向对自己的武功很有信心,然而当他看了杨过的掌法猴便心灰意冷,一个对武学痴迷到无可救药的地步的人居然从此不敢再谈武功——周伯通摇头道:“不是,不是。近年来最好的武功,是杨过那小娃娃所创的‘黯然销魂掌’,老顽童自愧不如。武学一道,且莫提起!”黄蓉心中暗暗称奇:“杨过这孩子当真了不起,小则小郭襄,老则老顽童,人人都对他倾倒,不知那‘黯然销魂掌’又是什么门道?”

由此可以看出,杨过的悟性实已高到惊人的地步。

一、王重阳

各位莫要惊讶,《倚天》中也曾提起过这位武林前辈——他不说自己姓名出身,只说一生为儒为道为僧,无所适从,某日在嵩山斗酒胜了全真教创派祖师王重阳,得以借观《九阴真经》。何以将王重阳排在第一,因为他是一个“练武机器”。

王重阳练武时间比较晚,然而却能在没有任何人指点的情况,自行领悟武学奥秘,这一点不论是张三丰、杨过还是斗酒僧都做不到,他们必须先经过别人的启蒙指点才能以此为基础来突破武学,王重阳则不是——周伯通道:“他是天生的了不起,许多武学中的道理自然而然就懂了,并非如我这般勤修苦练的。刚才咱俩讲故事讲到什么地方?怎么你又把话题岔了开去?”

而根据书中交代,王重阳恐怕并未死,相反,金老留下一个悬念,暗示其人与民间传说一般——举霞飞升了,关键就在在《射雕英雄传》“附录”里——“于宁海途中,先生掷油伞于空,伞乘风而起,至查山王处一庵,其伞始堕,至掷处已二百余里也。”大意是说王重阳掷伞于空中,随风而起,飞行了二百余里,又说——“于岭上采石为用,不意有巨石飞落,人皆悚栗,先生振威大喝,其石屹然而止。”大石滚落,王重阳一声大喝居然止住了石头。

种种迹象均表明,书中的王重阳,后来恐怕已经成了书里的一名陆地神仙。

0 阅读:369

阔爷说金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