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成隆起义

追寻一下历史 2024-05-12 03:46:56

在黑龙江省依兰县,至今仍流传着葛成隆造反的故事。葛成隆是辽宁朝阳人,1861年3月,辽宁朝阳要尔营子李凤奎起兵造反,攻克朝阳,拿下赤峰,使正在热河避难的咸丰皇帝大为惊骇。后来李凤奎误中清军离间计,起义失败。李凤奎攻破朝阳从监狱里救出一个人,他就是葛成隆。

葛成隆幼时失去双亲,孤身一人流浪。他喜欢结交江湖好汉,绿林英雄。流浪漂泊的生活使他养成了一种豪爽和无所畏惧的反抗精神。他因朋友的牵连被捕入狱,李凤奎把他救出来后,他跟随李凤奎出生入死,奋力冲杀。起义失败后,他隐姓埋名,约集参加过起义的冯易太、王天汉等,星夜兼程,风餐露宿,赶往遥远的黑龙江,最后来到了依兰县黑背金矿。

黑背金矿位于现在的林口县双丰乡黑背村,据档案记载“黑背山场在三姓城东南,距城一百八十余里,系属荒山,咸丰十一年间,该城偶被水灾,贫民乏食,因闻山沟内露有金砂,遂陆续前往……风闻跋涉踵至,以故愈集愈众,岂只万余人。”那时三姓(依兰)副都统名义上管辖金矿,实际上采金的工人有自己的组织和头目。

葛成隆来到黑背时正是秋天,靠贩鱼卖炭糊口,并逐渐和采金工人交上了朋友,后来一同入伙采金。工人们看葛成隆坦诚厚道,遇事有谋略有主张,对他都敬重几分,金矿的总把头谢幅也和他成了知心朋友。不久,李凤奎的儿子李玉带着另外几个兄弟自奉天来到黑背金矿,葛成隆、谢幅等人结会拜兄弟,成刎颈之交。

到了10月,葛成隆吐露真情,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和参加李风奎起义的事,表示要为李凤奎报仇,众头领一起响应。葛成隆是首倡者,领兵打仗都有经验,被众人推举为总头目。谢幅、李玉、宋把什、张立本、陈胖头、王天汉等六人为头目。他们商定以黑背烧锅为据点,筹集粮草器械,来年春天起事,从黑背出发,向辽宁朝阳进军。

三姓副都统富尼扬阿也听到了风声,三姓全城实行戒严命令所有兵丁出战,准备趁义军未出山就予以剿灭。三姓城调兵遣将的情形被正在城里偷运口粮的谢幅看在眼里,他急忙给葛成隆送信。葛成隆和众头目商议后,决定先下手为强,在清兵未到之前先去攻打三姓城。义军又发动各沟的金夫和商人入伙,人数约有七八千人。

12月26日,沉寂多年的黑背金矿沸腾起来,山岭上旗幡招展,刀枪林立。义军兵分三路,一路从左边沿乌斯浑河进军一路由右边沿飘荡河前进,葛成隆带大部人马从黑瞎子沟直扑三姓城。第一路张立本、王天汉等进抵乌斯浑屯,击溃了抵抗的官兵。宋把什等第二路人马一路上打散了几伙小股官兵,进展顺利。葛成隆等大队人马夺得了一些马匹和爬犁,从清军手里夺到了火药、鸟枪和木炮。三支队伍按约定时间赶在12月27日中午前在三家子汇合。此时清军出城后距三家子不远。葛成隆考虑到义军新聚,全靠声势震慑敌人,令各路义军拼死抗敌。

中午,富尼扬阿率领的清军赶到,清军来势凶猛,但几次冲杀都被义军挡住。双方多次交手,刀枪棍棒,铁齿钢叉,杀得难解难分,清兵始终占不了上风。两军从中午打到日落,“鏖战五时之久”,清兵的攻势一次比一次凶猛。葛成隆见形势不利,喝令炮手点炮轰击。

那时的火炮是木制的,外有铁匝,内填火药、石块、铁砂。义军众头目站在大炮周围,各自刀剑在手。药捻点燃后,一声巨响,谁知由于炮膛填塞,火药在里面爆炸,一时间铁石横飞,葛成隆、陈胖头被炸成重伤,两个军师当场殒命,清军协领永祥率领先锋400人趁机一涌而入,义军顿时溃败下来。

葛成隆被部下拼死抢出来,在清军尾追下先回到黑背,第二天就转向密山,在罗家窝堡被清兵包围,200多名义军只有几十人随葛成隆杀出重围。29日,葛成隆经勃利、密山来到兴凯湖,越界进入俄境,搭起窝棚养伤,其余的义军将士虽经多次拼杀仍难以挽回败局,大都为清兵击溃。

葛成隆隐匿在俄境养伤时,正值中俄边境关系紧张,清军不能随意越界捕人,但当地的一些猎人和渔夫则经常往来出入,双方都不限制。其中有两个叫张义福、王桂章的不义民夫,见利忘义,他们发现了葛成隆藏身的地方后便去向官府告密,以此邀功请赏。官府派张义福等纠集40余名民夫前往雷风河,他们的突然袭击使葛成隆的四名卫士猝不及防,惨遭杀戳。葛成隆身受重伤,无力抗击,被带回中国境内交给官府。那两个不义之徒为此得了 200两银子的昧心赏钱。

葛成隆被官府视为大匪首,用囚车押解到吉林,吉林将军景纶亲自讯问。葛成隆无所畏惧,对景纶所问“矢口不移”,有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气概。官府怕他伤病加剧,不能得“斩首之功”,于是将葛成隆绑赴法场,凌迟处死。史书记载葛成隆临刑前“面无惧色”,凛然一无畏丈夫,英年34岁。

摘自黑土风云录

0 阅读:1

追寻一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