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寻找烈士儿子38年,86岁才找到儿子的墓地,哭到泣不成声

十柒历史趣事 2024-06-16 16:18:59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老人寻找儿子整整38年,一直到86岁才找到,然而等来的却是一具冰冷墓碑,这是为何?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远在四川阆中的蒲运海,苦苦盼望着能够与前线参战的儿子早日团聚。

可谁料,儿子却再也没有回来过,只有一张《烈士证明书》,传来儿子牺牲的噩耗。

蒲运海悲痛欲绝,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现实,只见他拿着那张《烈士证明书》,仔仔细细翻来覆去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颤抖着激动地说:

“不对...一定是搞错了,我儿子没有死,一定没有死...”

于是自此,蒲运海便展开了长达38年的坎坷寻子路,那么,他为何坚称自己儿子没有死?这其中又经历了那些感人至深的心酸故事呢?

革命烈士证明书

蒲运海之所以认为儿子还活着,是因为那张《革命烈士证明书》上所写的名字是“卞仕平”,而自己的儿子姓蒲,因此蒲运海心存侥幸地认为,可能是部队搞错了,把别人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不小心寄到他这里来了。

更何况,在那张烈士证明书上,也并没有写明有关遗物或遗体埋葬地的信息。

都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蒲运海心想,如果真的是搞错了,儿子还活着,那他现在究竟在何处?什么时候能回家团聚?

如果真的死了,那么儿子的遗体又究竟葬在哪里?自己也好带儿子回家、落叶归根。

于是蒲运海便带着煎熬,满眼含热泪地背起行囊,正式踏上寻子之旅。

然而,当他不远千里终于来到蒲仕平所在部队时,却被告知,他的儿子确实是牺牲了,部队没有发错烈士证明书。

那么为啥名字会搞错呢?可能是因为那个年代人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再加上刚开始流行写简体字而导致的。

再加上前线战场又混乱仓促,战士们只能趁着短暂的休息时间,来核对部队名录,把那些牺牲的战士名字誊抄下来,可能是“蒲”字太复杂,战士们又太过仓促,又想写成简体字方便快捷一点,不料却搞错了,把“蒲”字不小心写成“卞”字。

得知不是烈士证明书发错了,而是名字写错了,蒲运海心中始终悬着的那块石头,终于死死地落下了,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还活着的唯一一丁点可能性,也被彻底抹杀了。

战士们眼见蒲运海一副如遭雷劈的神情,也纷纷心中不忍,前去安慰,然而蒲运海却只是摆了摆手,强忍悲痛,辛酸地问道: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儿子的遗体,到底埋在哪里呀?我想去看看他。还有就是,他有留下什么遗物吗?我也好带回去做纪念。”

战士们闻言,顿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问了一圈,才发现谁也不知道蒲仕平究竟被葬在何处。

战士们连忙解释道,战况紧急的时候,牺牲烈士的遗体,只能选择就地掩埋,等到战斗结束后,再火化遗骸,并选出能够确认身份的随身物品,供亲属来认领。

有亲属认领的,那么就由亲属自行确定遗骸如何处置,没有亲属认领、又无法辨认的遗体,便只好统一葬在烈士陵园。

蒲仕平显然就属于第二种,在他牺牲后,可能由于遗体损坏程度太大难以辨认,身上又没有携带能够证明身份的东西,所以就只能将他跟其他无法辨认的烈士,一同葬入烈士陵园。

这样一来,部队只知道蒲仕平牺牲了,但是并不知道蒲仕平的遗体究竟是哪一具,又葬在了什么地方。

得知这个噩耗,蒲运海的心顿时揪了起来,虽然都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但是蒲运海对于儿子的执念和感情之深,显然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只听蒲运海坚定又哽咽地说:

“我一定要在我的有生之年,再见到儿子一面,哪怕只有墓碑,我能亲手为他扫扫墓也好......”

于是自此,蒲运海便展开了漫漫寻子之路,他尽自己所能,想各种办法途径去打听,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些无法辨认的烈士遗体,都分别埋在了哪里。

路漫漫

但是在那个通讯手段落后的年代,想要打听到这些消息并不容易,再加上对越反击战事实上并没有真正完全结束,后来又是整整十年老山轮战,前线都是被封锁的,不允许常人进入,所以蒲运海的寻子之路,在起初的十年里,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等到老山轮战彻底结束之后,蒲运海才终于打听到了儿子战友的联系方式,从儿子战友的口中,他才彻底知道了儿子牺牲之前,究竟经历了什么。

那天蒲仕平所在部队,正在进攻越南沙巴县,与越军号称王牌之师的316师针锋对决。

担任侦察连连长的蒲仕平,迅速带着几个战士趁夜摸黑到敌占区侦查敌情,原本一路上都挺顺利,可谁料偏偏在撤退的时候,却忽然引起敌人的察觉。

眼见敌人枪林弹雨袭来,蒲仕平连忙掩护战士们撤离,自己主动留在最后,转移敌军视线。

战士们自然不肯让蒲仕平一个人面对危险,说什么也不肯离去,然而蒲仕平却坚决地说:

“要是没人掩护,我们都得死!那情报怎么办?你们快跑!头也不要回地跑!记住,情报永远比命重要!”

说完这句话,蒲仕平就决绝地朝着另一个方向跑去,并不断朝着敌军开火,吸引追兵的注意力。

战士们见状,眼眶不禁泛了红,只能听连长的话,一个劲地往回跑。

然而孤军奋战的蒲仕平,却不幸被敌人抓住,敌人眼见自己被戏耍了,顿时恼羞成怒,残忍杀害了他。

就这样,年仅24岁的蒲仕平,永远地牺牲了。他再也无法兑现,家书里凯旋归来就与父亲团聚的诺言。

可谁料,穷凶极恶的越军,为了羞辱我军,竟然还焚烧了他的遗体!

战友们气不过,为了夺回蒲仕平的遗体,又迅速找来支援部队,和越军殊死搏斗,最终成功击败越军,可由于蒲仕平遗体损害太过严重,仅存一丁点遗骸,所以在集中掩埋的时候,便因无法辨认,只好埋在烈士陵园里了。

可是,云南有这么多的烈士陵园,烈士陵园里又有数不清的烈士遗骸,想要从里面找到自己儿子那个,无异于是大海捞针。

但即便希望再渺茫,蒲运海都没有想过放弃,寻找到儿子的埋骨之地,早已成为他心头执念,于是他便踏上去云南的道路,访遍了他所能打听到的每一处埋葬对越反击战烈士的陵园。

他就像是小学生认字那样,一个墓碑一个墓碑地寻找,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认真看下去,找到他头晕眼花、上气不接下气,却依旧没有找到儿子的名字。

蒲运海深深地察觉到,自己老了,快找不动了,他很无助,又不想轻易放弃,眼见自己的头发和胡子越来越花白,蒲运海想要找到儿子的心也越来越急切,生怕自己等不到带儿子回家的那天,就去见马克思了。

蒲运海的寻子执念,足以可见其父子情深。而蒲运海对儿子的深爱,与这对苦命父子的成长经历,是息息相关的。

蒲运海出身贫农,早年间父母双亡,年少时一直在地主的压迫剥削中水深火热地活着,尝尽人间辛酸苦辣,直到新中国成立,农民翻身做国家的主人,蒲运海才终于觉得活着有了盼头,在同乡人的介绍下,与一个温柔贤惠的姑娘成家,还生了两个大胖小子,老婆孩子热炕头。

蒲运海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也没有在正常的家庭下长大,对于亲情的温暖相当渴望,所以成家立业后,他便兢兢业业地当着一个本分顾家好男人,体贴老婆,教育陪伴孩子一个不落。

蒲仕平是在1955年出生的,作为家中幺儿,他的到来,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和欢乐,就连他的哥哥也为多了个玩伴感到兴奋,不但主动承担照顾他的任务,还经常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弟弟玩,兄弟俩感情很好,也为蒲运海省了很多心。

蒲运海原本还和老婆商量着,再生一个女儿,这样就能儿女双全,还能有两个哥哥保护她,可天不遂人意,就在蒲仕平三岁那年,孩子他妈就猝然离世,令蒲运海悲痛欲绝,很长一段时间都走不出来,经常一个人发呆,然后突然掉眼泪。

终于找到

所以村里人都说,蒲运海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但他一个糙汉,又当爹又当妈地把两个儿子拉扯带大,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于是村里人都劝他,再娶一个替他操持家务,但他却摇摇头拒绝了,说后妈再好也代替不了亲妈。

好在两个儿子也相当懂事乖巧,深知父亲的不易,所以也很努力帮父亲分担。

转眼间两个儿子都盼大了,大儿子成家立业,小儿子也快成人,蒲仕平便张罗着给他娶媳妇儿,但蒲仕平志向远大,一心想要参军入伍,蒲仕平想着当兵为国争光,也是条不错的出路,便同意了。

但是在那个年代,当兵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严格的政审和生理素质的考验一个不落,但蒲志平竟然都成功通过了,很快便成为了解放军的一员,这让蒲运海感到很欣慰。

可谁料蒲仕平参军不久,越南就大肆侵犯我国边界领土,随即对越自卫反击战便打响了,蒲仕平也随部队奔赴前线上阵杀敌。

蒲运海原本担心战场上枪炮无眼,三令五申让蒲仕平先回来成家立业,但蒲仕平却怎么也劝不动,铁了心要保家卫国,于是蒲运海便只能开始牵肠挂肚,生怕儿子有个三长两短。

起初蒲仕平为了不让父亲担心,还经常给父亲写信,嘱咐他不要挂念,好生保重,说仗很快打完,自己就回家。

而蒲运海在信中看着儿子在战场上逐渐历练,从无名小兵一步步升到连长,担忧之余也很是欣慰,可谁料最终千盼万盼,盼来的还是儿子牺牲的消息。

丧妻之痛后,又经历丧子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蒲运海深受打击,发誓一定要找到儿子埋骨之地,却始终不能如愿,这令他备受煎熬。

这期间,许多人都劝他放弃,说他儿子可能早就被葬在战场上,可他就是不信,觉得我们国家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烈士的遗骸,一定会想方设法将他们带回祖国,不会让他们死在异国他乡。

所以无论多么不被人看好,他始终都没有放弃。

蒲运海苦苦寻子的事迹,很快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于是在公众的帮助下,阆中爱心友谊会终于查到蒲仕平的下落,这才得知他葬在距离越南边境三百公里的屏边县烈士陵园。

由于这个烈士陵园实在太过偏远,鲜为人知,所以此前蒲运海云南寻碑之旅,便与儿子的埋骨之地擦肩而过。

这一次,已经八十六岁的蒲运海,在政府相关人员的安排下,历时两天,穿越一千五百公里,才终于来到儿子墓碑前。

尽管墓碑上的名字还是搞错,叫做“卞仕平”,但蒲运海十分确信,这块墓碑底下葬着的,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小儿子。

尽管此时距离儿子牺牲,已经过了38年,但是当他与儿子的墓碑、和深埋地底的遗体重逢那刻,他还是忍不住抱着冰冷的墓碑痛哭出声,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哽咽地说道:

“仕平呀!爸爸来看你了!爸爸找了你三十多年啊...三十多年才把你找到...爸爸来迟了,但爸爸从来没有忘记你...爸爸这些年来每时每刻,都是把你挂在心上的。”

只见他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掏出自己精心准备的手帕,将儿子风尘仆仆的墓碑,仔仔细细地擦拭干净,并放上一束祭奠的鲜花,和自己从家乡带来的一抔土。

就这样,蒲运海在儿子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对着仿佛有儿子说不完的心里话,这三十多年来的执念,终究迎来了落地的那一天。

蒲运海父子的故事感人至深,也让我们意识到,也正是有无数像蒲仕平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热血青年,用血肉之躯筑成新的长城,才有如今我们的和平安宁。

0 阅读:2

十柒历史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