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韩影推荐:《下一个素熙》二刷才发现的10个细节!

霧風誌 2023-04-25 22:31:42

之前已经写过了《下一个素熙》的影评:又一部直击现实的韩影出现了!《下一个素熙》:没能等到春天再死

适逢北京国际电影节,我特别去大荧幕看了这部影片。北影节的票真的~~很难抢,韩影排片本身就不多,原本不确定能不能去看,但还好很幸运有抢到,因为,二刷我又发现了许多很棒的小细节,让我能更深刻地理解《下一个素熙》。

这篇文章算是一个补充注解,建议先阅读之前的影评~

细节1:迎面扑来的雪

之前的影评中我写道,这部电影大部分下雪的场面,几乎都和死亡有关,雪的意象有着冰冷、绝望的意涵。雪伴随着素熙的死亡,雪的猛烈程度,也和素熙的绝望成正比。

二刷注意到的细节是,素熙割腕,从医院回家路上,她对父母提出自己想辞职的想法,而她爸妈都装傻没听到,之后,镜头就拍雪迎面猛烈地拍打着车窗,这个镜头持续了几秒钟。

比起上一次素熙在楼梯间看到的飘雪,这次的雪明显是有速度和力度的,因为是迎面扑来的,甚至还有一种冷冽的尖锐感。

这一次的绝望感是升级的,即使素熙没说出口她有多绝望、多痛苦,但其实镜头都告诉我们了。

细节2:“什么,你说什么?”两次对照

《少年法庭》中说过青少年自虐的问题——“在家受到伤害的孩子们,往往会有自虐倾向······他们希望自虐所带来的痛苦,也能对家庭造成伤害,他们想引起注意,想传达自己的痛苦,希望别人不要忽视自己,其实大部分的不当行为都源自家庭。”

素熙的家庭显然是无视了她的痛苦和求救,讽刺的是,妈妈总是一副精神恍惚的样子,开头她饭桌上看着电视,恍惚之间以为素熙在说话,但素熙根本没说话。而当素熙在车里真的和妈妈说话时,妈妈却装作没听到!妈妈两次都是一样的台词:“什么,你说什么?”

意识到这个对照之后,我有一种后知后觉的心痛。

还有一幕也很讽刺——宥真看到素熙爸爸开车一个急刹停在警局门口、气急败坏地进去说素熙那么辛苦结果就赚那么几个钱,应该把那些人通通抓去坐牢。谈钱的样子是那么激动,素熙割腕时怎么没见他激动追问呢?

当宥真问素熙自残时什么样子、说了什么,爸爸一下子愣住了,然后开始反复强调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像一个犯罪的人在警察面前狡辩着我是冤枉的、我没罪、我什么都不知道······一部分典型东亚父母的面貌罢了。

细节3:走向死亡的雪路

这又是一个和雪有关的镜头补充,素熙去见班主任的路上,穿过落满雪的操场,既然这部电影中雪明显是和素熙之死有关,也可以看作一步一脚印地走上死亡之路。

也许这样说有点夸张,但二刷时我看到这一幕,确实就是看着她走向死亡的心情。

宥真不是也说了吗,素熙是在见过班主任之后,才决心轻生的。

细节4:穿红马甲扫雪的学生

素熙去见班主任之前,有一幕是素熙走进学校,画面中有一个红马甲扫雪的学生。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完全忽略掉了,二刷才注意到。没有一个无意义的镜头······

后面素熙前同事说,学校会把实习辞职或被退回的学生当成拉低就业率的耻辱,给他们贴上红标签或穿红马甲,让他们做脏活累活,故意羞辱学生。

细节5:孩子们冻红的手、受伤的手

前同事辞职,也没找到更好的工作,大冷天站在停车场外面,明明戴了手套,手却还是被冻得通红,好像冻伤的样子,说明站在外面的时间很长,戴手套也不管用。小细节真的很伤人,想想她和素熙是同岁朋友来着,其实也还只是个孩子吧······

还有那个在工厂工作的男生朋友,宥真注意到他的手也是伤痕累累,孩子们做着那样辛苦的工作,但是没得到应有的尊重。

细节6:泥泞的干净的、很冷的脚

这部电影拍了不少手和脚的特写,特别是男生说素熙的脚看起来很冷。

素熙穿着拖鞋走进冰冷的水库,被抬出来的时候脚是沾满泥泞的,但似乎还有一丝血色,到了停尸间的脚已经是干净的,但是完全的苍白,没有一丝血色了,寒冷快溢出荧幕。

也想到那束微弱的阳光洒在素熙脚趾上时,素熙有感受到暖意吗?

应该已经冻僵,感受不到了吧。

冻僵的,又何止是脚。

细节7:僵化死板的权力倒影,理直气壮的恶

宥真和搭档去素熙公司调查,总公司老板坐在中间,注意构图,位于画面正中心的桌子倒影,非常清晰地映出一个正襟危坐的西装男。他只有映出半张脸,因为脸不重要,重要的是西装和那个姿态。

看影像的话比较明显,这个构图是有意义的,镜头持续了蛮长时间,老板都一动不动。

第一次看的时候一般都会关注人物的对话,二刷时就会更关心镜头的位置、隐藏的信息,这里的倒影在画面正中心的位置,因此会更引人注目。可能有点隐晦,我觉得这隐喻了一种僵化死板但不可撼动的权力,一种理直气壮的恶。

剧情上,这公司就是在推卸责任,没有丝毫认为自己这方有错的意思,错都推给学校、推给受害者,即使他们知道他们公司就是压榨员工,给受害者波脏水、用钱收买受害者家属,坏事做尽但警察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非常理直气壮。

细节8:责问的目光,躲避的视线

前篇剧评我已经提到过宥真责问的眼神和别人躲避的眼神,这里我想要强调的是顺序带来的意义——在调查公司、和公司几个负责人对峙是第一次,她依次用责问的目光盯着每一个人,每个人都躲避了她的视线。

第二次是在地方教育局,画面背景中,虽然很模糊但能看到,职员们都在“看热闹”,宥真用责问的眼神看向那些职员,那些人都立马回避,开始假装工作。

没有一个大人觉得自己要为此负责。

至于学校那边,就不必说责问的眼神了,宥真直接上手一拳把教导主任打倒。宥真打人的情节,似乎和素熙打组长是一组对照,面对令人无语、大家都知道是不公但是无能为力的现实,我们要表达自己的立场,是否就只有暴力这一个途径?

责问过学校、公司、教育局,但是都没有什么结果,最后宥真将责问的目光对准了镜头,现在知道了这层含义的观众们,又有谁避开了视线呢?

细节9:太平间两次签名对比

这个细节是我觉得裴斗娜在这次发挥空间不大的角色中,一个演技小亮点。

两次太平间的戏,第一次是讨论要不要尸检,宥真代替监护人签名了,是非常果断、快速的,签名签的很快、是连笔字,和签署一份普通资料一样,很平常。

第二次,宥真很沉重地翻开了签名页,镜头特写她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没有连笔,写得很慢,每一笔都很沉重、很无奈。

细节10:我们可以做的小事

前篇影评中我写这部电影的意义——虽然不能改变什么现实体制、社会弊端,但是告诉孩子们“不是你的错”和“一定要说出来”,这点就很难得,因为这是我们可以都做到的,看似是小事但非常重要的事。

最后一个细节,也是一组对照镜头。当素熙哭着、向班主任敞开心扉、试图寻求帮助的时候,班主任无视了她的伤痛,一心只想就业率,搪塞了素熙,让她休息完回去工作。

当泰俊对宥真说着自己的困境,和没能挽救素熙的愧疚时,宥真说:“下次,一定要说出来,和警察说也可以的。”这样的话安慰到了泰俊,他一下就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获得安慰后那样哭了起来。

这两个镜头是一组对照,没得到大人安慰和帮助的素熙,跟得到大人安慰和帮助的泰俊,他们可能因此有了不同的命运。

这可能是不让更多孩子们成为“下一个素熙”的唯一的办法。

二刷后发现的这10个细节,让我觉得这部电影真的是很耐看,后劲很大,越琢磨越深刻的作品。而且几乎没有很韩式、很激烈地爆发控诉戏,这部电影的情绪是向内的猛烈——

它爆发在迎面而来的大雪里,爆发在一字一顿的签名里,爆发在话被说尽后只剩下沉默的现实里,每个细节都充斥着寒冷,最后我们都被冻僵了。

-END-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