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高考语文作文解析!

津门有家长 2024-06-08 16:44:58

以审慎的眼光明辨 用自己的方式前行——202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作文

以上是天津考试院对高考语文作文(天津卷)的解读。

看材料“个体”“群体”“国家”很自然的出现。这与我们日常做高考作文训练的范围基本类似。个人荣辱观、家国情怀观等统一起来。

关键词1“被定义”

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

很容易理解。

是非观、荣辱观。习得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好去芜存真的事情。如范仲淹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大境界,大胸怀,大能量。目标感、使命感、荣誉感。

高考前我讲到“教研卷”中的作文题。

“善作善成”的话题。还包括“守正创新”的话题都与今年的高考题相关。“被定义”是无法避免的。考场上不要写“网暴”,不要写互联网热点。不利于高考作文评分。可以被拿来举例的现实事例非常多。要足够大,立意足够深,要能帮助到最后升华的主题。互联网事件普遍较小,受众不够。“家国情怀”一直被提及,要往上靠拢。最后收到“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会很流畅。

善作:善于做事=科研精神,坐冷板凳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莫言、余华,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雷锋,运动员,爱国精神

善成:善于把事情做成

目标感,朝着目标努力,立志报国,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先有精神,再去实干。袁隆平、吴孟超、鲁迅

善作与善成的关系?

互为因果,相互统一

信念感

这是课上我讲到过的内容。结合今年的高考作文,不惧定义,坚定内心,朝着心中的理想坚实迈进就能覆盖掉第一个关键词。

关键词2“自定义”

塑造自己,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依旧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青年常怀报国之志的方向。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一定会被使用。但无论是“被定义”还是“自定义”,我认为,核心点就是“守正”。三观的正。

我们可以这样安排。

第一部分:“被定义”与“自定义”我们要“守正”,坚定内心,书写时代答卷,肩负历史使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历史使命感,民族自豪感。

第二部分:“被定义”——如何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以审慎的眼光明辨。要有敢于质疑的勇气,证明自我的实力。打磨自己,提升自己辨析、调整、充实、提高的能力。为自己的成长助力。核心是“守正”。

第三部分:“自定义”——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行。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要彰显个性。是历史、国家与民族宏大意义下,个体坚定不移地努力。民族有我,国家有我,社会有我。核心是“守正下的创新与创造”。

第四部分:历史回眸,伟人风采,时代颂歌的背后,我辈青年当敢为人先,勇往直前,谱写新时代的华章。

今年的天津卷高考作文贴合当下,挖掘内心,风清气正。是很好的“祛魅”的过程,沉淀的过程。我们应当树立内心“正气”,少一些“戾气”,摒弃浮躁,用简单朴素的文化精神滋养自身。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文章转自:老赵文化有限传播

0 阅读:2

津门有家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