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安理会通过涉叙决议,美英法弃权,中方赞成并提三点建议

吴非媒体外交 2022-07-13 12:35:59

当地时间7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再次就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授权问题进行表决,以12票赞成、3票弃权、0票反对的多数优势票数,通过了一份由爱尔兰和挪威重新提交的决议草案,五个常任理事国中,中俄两国投下赞成票,而英美法三国因对决议内容仍有不满,投了弃权票。

经过各方的磋商妥协,该决议规定将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的授权日期重新延长6个月,至2023年1月10日,此后额外延长的日期还需通过安理会决议来授权。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决议通过后公开表示,原本计划将授权延期一年,但安理会只批准了6个月,希望6个月后期限能够继续延长,因为联合国跨境援助的决议对叙利亚伊德利卜地区的人民至关重要。

决议通过后,英国代表在解释性发言中表达了不满。英方认为,安理会应该在现有决议的基础上授权延期,而不是对新决议进行表决,并且联合国秘书长今年12月将提交一份局势报告,可根据报告评估跨境人道救援冬季中断后带来的影响,再决定是否进行授权延期。

英国代表的说法直接遭俄罗斯代表驳斥,俄方代表表示,当前更紧迫的任务是努力增加对叙利亚国内各地的跨境救援,特别关注解除对叙利亚制裁的问题,而仅依靠联合国秘书长的特别报告不足以让安理会在6个月后做出进一步决定。

当天决议通过后的解释性发言环节,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表达了中方对于该决议的态度。戴兵表示,安理会成员在有关问题上产生分歧是正常现象,存在尖锐矛盾也在所难免,只要各方有政治意愿,能够耐心协商,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否则在立场存在重大分歧的情况下,强行推动对决议进行表决,只会激化矛盾分歧,影响安理会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导致安理会的履职功能下降。中方欢迎安理会通过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决议,同时也感谢爱尔兰、挪威、俄罗斯等国为推动决议通过作出的不懈努力。

随后,戴兵在发言中对决议的落实工作提出三方面的建议:第一,中方认为跨境救援应该成为对叙利亚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主渠道,而且这种方式应该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并且要将主动权让渡给叙政府。第二,尽管跨境救援是特定形势下作出的临时性安排,也需要制定明确的跨境救援时间表,尽快落实相关工作,在此之前,安理会需要对决议授权进行评估和调整。第三,安理会需要每两个月举行一次非正式对话,跟进决议落实的进展情况,中方将严格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基本原则,严格遵守安理会决议要求,确保在援助工作中保持中立、透明立场,推动决议执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这是爱尔兰与挪威第二次提交有关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授权问题的草案,两国7月8日提交的草案,内容主要是以“6+6”模式将授权延期12个月,表决时遭俄罗斯否决,之后俄方提出的延期6个月的决议草案,同样没能通过,安理会成员国进入了“内耗时间”,但此时距离上一份决议授权的最后期限只剩2天,若新决议迟迟不能通过,有引发人道主义灾难的风险。好在进行了多轮磋商后,安理会通过了具有灵活性的决议,尽管有部分西方国家仍有不满,最终各方还是达成了共识。

中方之所以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赞赏该决议的通过,是因为中方充分考虑到了叙利亚当前面临的艰难处境,比如,叙利亚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外部势力交错乱斗,人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等情况。虽然自2014年以来,联合国在叙的授权点减少到只剩1个,但是只要该授权点开放,每月运输的食品、医疗等物资,仍可以保障大约410万叙利亚人民的人道主义需求。

从中俄代表的表态可以看出,安理会各成员就叙利亚问题的下一轮交锋,可能和解除对叙制裁有关,在这一问题上中方态度鲜明,已经敦促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尽快全面解除对叙利亚的单边制裁,回到改善对叙人道准入,增加对叙人道资源援助的正轨上来。

0 阅读:334

吴非媒体外交

简介:暨南大学教授、资深俄罗斯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