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句集

周易岐黄春秋 2023-05-14 21:39:24

荀子,图片来自网络,若雨侵权请联系我们尽快删除!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称为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他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色染料是从蓝草里提炼出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而比水还寒冷。比喻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后来居上。

名无因宜,曰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称没有本来就恰当的,是由人们约定好而给其起的名字,约定好了,习以为常了,便是正确的,和约定好的名称不一样的就是错误的。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一个人有好嫉妒他人的臣子,那么贤德的臣子就不会来亲近他;国君有好嫉妒他人的朋友,那么贤良的人就不会来辅佐他。比喻择友而交,任人唯贤的道理。

主道知人,臣道知事:一国之君的职责是选用贤人,臣子的职责是处理分内的事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博学,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聪慧明达,行为没有过失了。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好的品行在身,就感到坚定自信,自己必定喜欢;不好的品行在身,就感到全身污浊,自己必定讨厌。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他事矣:君子修养心性最重要的是诚信,达到最诚信的程度就不会有别的麻烦事发生了。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有德行人的学习,听在耳里,心中明白,举止有威仪,行动合乎礼。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年少时如不学习,年长了就没有才能;年老时如不对人教诲,死了之后就没有人怀念。意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射出一百支箭,只有一支没命中目标,这不能说善于射箭;走了一千里的路就差半步没走而没到达终点,这不能说善于驾车。比喻做事要做得完美。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被赞誉引诱,不因为诽谤感到恐惧;按照道义行事,正直无私地改正自己的过错。

耻不修,不修见污;耻不信,不耻见不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以品德修养不够为耻辱,不以受到了侮辱为耻;以没有诚信为耻,不以不受信任为耻;以没有能力为耻,不以不被任用为耻。

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推崇别人的品德,表扬别人的优点,这不是阿谀奉承。

苟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如果能够做到不以利益危害道义,那么耻辱也就没有理由到来了。

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看到事物有利的某方面,一定也要看到它有害的方面。

伯乐不可欺以马,而君子不可欺以人:只有伯乐最了解什么样的马是骏马,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君子。

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不学习,缺乏正义感,只求财富兴隆,这是庸俗的人。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不知警惕,还要重犯错误;拒绝规劝,坚持错误,必然让坏人钻空子。

得众动天,美意延年:取得大众的拥护就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心情舒畅可以延长寿命。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站在高处向人招手,胳膊并未加长,而远处的人可以看见;顺着风对人呼喊,声音并没有更大,但能使听的人听得更清楚。

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君子说话有界线,行为有标准,用心能专一。

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中微;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后羿虽然善射,弓箭不协调也不能命中微小的目标;造父虽然善于驾车,马不听使唤也不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去。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对于自己的孩子,君子虽然喜爱,但却不表现在脸上,对待他们要严肃庄重,不能用和言悦色来讨他们喜欢。教导时要用道理来诱导他,而不是强制他。

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明而私事息:公正的道路畅通了,徇私舞弊的门就被堵塞了;为公的原则明确了,私人的贪图就停止了。用来告诫执政者应提倡公正以抵制私情的泛滥。

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贤人与不贤的人不相互混杂在一起,有才能的英杰就会到来;是与非不颠倒混杂,国家就会安定。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大事做不来,小事不去做,这是亡国亡身的道路。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对于有德有才之人,应当立即提拔;对于无德无才的人,则应当立即罢免。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对我的过错批评得正确的,是我的老师;对我的优点给予恰当的肯定的,是我的朋友;而阿谀奉承我的,则是害我的人。

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乐观泰然的人总是容易长寿,而多愁多虑的人往往短命。说明人的情绪对健康有很大影响,人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说话说得得当,是明理和智慧的表现;不该说话的时候能沉默得得当,也是明理和智慧的表现。

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要了解一个人,观察他的外表不如了解他的思想,了解他的思想不如看他的实际行为。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这叫智慧;否定正确的、肯定错误的,这叫愚钝。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蒿长在麻田中,不用扶助,自然挺直;白沙混在污泥之中,会与污泥一样成为黑色。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要想年代久远的事,就要先看一看现在。说明历史发展是有一定共同性的。

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日常的言论一定要守信用,日常的行为一定要谨慎。

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人即使再怎样本质好,再怎样聪慧,也还要向老师学习,选择有品行的朋友来相互帮助。

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能够有老师、有法度是人最为宝贵的事情;没有老师、没有法度是人最为不幸的事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凭借着船就可以渡过江河,并不是依靠游泳。用来比喻拥有知识就拥有了力量。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赠人以美好的言辞,比布帛更能温暖别人;而用恶语伤人比用矛戟刺人伤害还要深。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不知道的就要问,不会做的就要学,即使能做也要谦让,这样才能成为有德行的人。

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能做就说能做,不能做就说不能做,这才是行为的标准。强调做事应实事求是,老老实实。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声音再小,也不会不被人听到;行动再隐秘,也总会被人知道。说明人应当谨言慎行。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好的乡邻,交游一定选择可靠的人,这样是为了防止自己走上邪路,以接近中正之道。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半步半步的积累,就无法行走千里的路程;不汇聚细小的溪流,就不能形成广阔的江海。比喻学习在于积累。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么高远;不到深谷,就不知道地有多么深厚。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果刻了几下就放弃,那么腐朽的木头也不会断;如果坚持不懈地刻下去,就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比喻学习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没有专一的思想,就不能达到融会贯通;不能潜心刻苦地钻研,就不会取得显赫的业绩。

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做事按月计算不如按日计算,按季计算不如按月计算,按年计算又不如按季计算。意在警戒人们要珍惜时间。

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向后,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即使用六匹马拉的好车也无法到达目的地。比喻做事要专心。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驾车的人,并不是他自身善于行走,但却能到达很远的地方。比喻人如果能够借助外力,就能做很多难以做到的事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ab�`&]

7 阅读:214

周易岐黄春秋

简介:读史明智,鉴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