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洗衣、神药回春:长安三塬之间的这个镇,故事一个比一个神奇

云水终南 2024-02-26 19:24:08

关中古镇村落我走多了,但是至今还用泉水洗衣服的村落真是不多。

估计也是我见识短吧,今天就写一个。

龙口神泉

哪里?鸣犊镇龙口神泉。

我是探访法音寺的,上坡未至寺前,先见一渠,渠内有泉,泉边有一妇人,寒冬腊月伏在地上洗衣服。

这是谁家的婆娘,可怜得用腊月的水洗衣服,不嫌渠水冰冷伤了骨头吗?

我不禁怜惜,可这婆娘说这水不冷,温着。我不信,探手进水,咦——确实温着。看泉水出口洞内,隐隐有水气缭绕。

这婆娘说我们这泉水冬暖夏凉,神奇得很哩。

确实神奇,这泉水谓之“龙口神泉”。

何谓之神泉?南山的水一般向北流,这泉水向南流,流百丈之外,再折而向东,加上渠水蜿蜒宛如游龙,故名"龙口神泉"。

瘟神庙

泉水很神奇吧,其实旁边法音寺的名气要比龙口神泉大。

法音寺原名瘟神庙,最出名的时候是民国关中大瘟疫流行时期。当年关中地区霍乱大爆发,人们时称之为“虎烈拉”。

“虎烈拉”发病时上吐黄水下泻黑水, 唇焦目陷腿肚转筋神情呆滞,痛来似刀割刀绞,一旦昏迷必死无疑。

当时村村萧疏族族设灵户户哀痛,后来瘟神庙的贾道长在瘟神殿前支起大锅,将采集的中草药煎熬成汤施舍四方病者。

据说里面还有灶心土(药名伏龙肝,水浸泡,滤出水煎药可镇吐),还有纸灰香灰。

说也奇怪,喝过瘟神庙的神药,吐者吐停泻者泻止,果然能起死回生。一时间,大家相传鸣犊瘟神下界,说贾道长是“道通天地”深藏不露的“道医”,能够病起沉疴。

烧香还愿送匾旗的天天有人,贾道长治病救人心怀天下苍生的善举,令人钦佩仰慕。

不过我到这里时法音寺大门关闭,只能在外面看看。

寺庙老大门是砖雕砖券的门洞,据说上面是戏楼,设计巧妙巧夺天工,我进不去就不胡说了,从侧门外面看看里面几眼,都是仿唐式的新建筑。

据说农历三月初九日是瘟神庙正会,这里人头攒动车马堵塞摩肩接踵举步艰难,鍁叉箥箕风味吃货很多,其实我逛过鸣犊集,吃过这里的粽子,确实人多物杂,很有意思。

千年鸣犊镇,百岁法音寺,等三月初九古会再来再探。

鸣犊镇

再说,鸣犊的传说比法音寺名气还大。

鸣犊镇位于三大塬之间:东依白鹿塬,西靠少陵塬,中间八里塬,自古为咸宁县八大镇之一,据说是汉朝万年县县治故址。

这个名字说有近2000年历史,传说汉武帝狩猎返回,问随行官员此地何名,此时一牛犊鸣叫,随行官回答“鸣犊”。

2000年太久,说近点儿,元《类编长安志》记载唐“武宗曾猎于鸣犊之西原”看来唐代即有此镇。

其实这都还好,要是跟老子的青牛沾上边,这不算到春秋了?鸣犊镇人还是太谦虚。

我抄写过宋人张礼《游城南记》,上面有记载:“水之西岸,其地有泉,旧传有牛犊跑鸣而泉水自出,今谓之鸣犊镇。”这个还是靠谱些。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个记载,说是宋宣和三年梁山好汉九纹龙曾兵败战死长安鸣犊。

你看,这个 噱头就很大,其实《水浒》都算是小说传奇了,但是真有人说宋江接受招安,归顺了朝廷。

水泊梁山的弟兄们一部被招安,一部回乡为民,另一部是重上江湖,而史斌(九纹龙史进原型)就在数年后,在陕西重新走上反抗朝廷的道路,后来兵败战死长安鸣犊。

我写蜀道系列的时候,说史斌兴州称帝,后进攻长安被吴玠俘杀,这里算是对他的介绍有个交代,二吴功比岳飞,死后封王,命丧吴玠之手,倒也不冤。

其实鸣犊镇的花馍要比九纹龙史进更有名气。

关中馍与礼分不开,花馍就是礼馍,四时八节婚丧嫁娶都需要以馍为礼。

鸣犊镇南吊钟沟,有个别名叫花馍村,馍真是不错,去了就买些尝尝。不过要花馍还是要提前预定的。

鸣犊镇,一个有历史有故事有好东西的地方。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1 阅读:33

云水终南

简介: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