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从项羽跳槽刘邦,成败萧何,最后死于吕后,以史为镜学做人

孟老讲历史 2018-09-04 21:41:39

汉高祖刘邦的一生,传奇波诡,世人称奇,从社会最底层爬到了权力的顶峰。从一个街头混混发展到泗水亭长,最后成了皇上。没什么文化,武功也远不如项羽,但在楚汉之争的过程中,在经历了接连数十次的失败后转败为胜,最后将对手逼得自杀了,开创了汗王朝四百年的基业。

刘邦 

每一个成功的王者周围都有一群忠义英勇的文武志士效忠,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自然不会少这样的能人,比如韩信、张良、萧何,英布等。历史的定律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几乎每一个被兄弟们用生命和鲜血推上皇帝宝座的人,等坐稳了之后,都会磨刀霍霍,将当年的功臣名将赶尽杀绝,功劳越大的,死得越快。刘邦将这条定律演绎得更彻底,而韩信更是被刘邦的妻子吕雉给杀了。那么,韩信究竟做了什么,让刘邦如此痛恨?

刘邦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可以说他是一个优秀的帅,而不是一般的将能比拟的。韩信起初效力在项王账下,因项羽刚愎自用,韩信慧眼已经看出了将来楚汉相争的结局,所以选择了跳槽投靠新的老板刘邦。可是他当初没看到自己功成名就后的结局。

当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围困时,韩信自恃功高,写信给刘邦,认为齐国是自己拿下的,论功自己应该被立为齐王。刘邦看到信后特生气,他大骂韩信不帮助自己解围,居然还要趁火打劫,要挟自己。幸好张良暗地里踩了刘邦一脚,刘邦赶紧改口,亲封他为齐王。但刘邦从此打心底认为韩信是只猛虎,尽管勇猛,但毕竟是野兽,永远是养不顺的。留下了戒心。

在领导刘邦对他已经存有戒心的时候,韩信并没觉察到。在韩信的势力可以左右楚汉战争身负的时候,韩信站在项羽一边,就没有刘邦的天下,要是站在刘邦的一边,项羽就注定得失败。韩信的一个手下谋士也许嗅到了一点政治前景,他建议韩信自立为王。但韩信认为没有刘邦就没有显赫的他韩信,所以没有那么做。当自己变成网中鱼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从韩信身上总结出亮点:要么死心塌地地效忠领导,等领导提拔,要么狠下毒手取而代之。在两者之间犹豫徘徊将会让自己死得很惨。用刘欢的那句《好汉歌》歌词来说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0 阅读:33

孟老讲历史

简介:以全新的视角为您讲述课本上看不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