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曲解的真话和遭网暴的大佬——舆论场不该成为情绪宣泄场

DearAuto 2024-06-12 20:10:49

这年头说真话很危险,容易被网暴。

年初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说了几句大实话被喷惨了,这次轮到了广汽董事长曾庆洪。

原因是他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说了几句在行业里算是共识的大实话。

一曰“当纯电车占有率达到50%时,建议政府部门研究一下油电同权”。

一曰“卷没问题,这是市场规律,广汽不反对价格战,也不怕打价格战,让利没问题,但让本就有问题,不可持续。(行业)要回归到理性的价格战”。

这两句话我怎么看都没有问题啊,我相信,如果看到的是完整的表述,吃瓜群众们也不会认为有问题。

然而水军们擅长掐头去尾,移花接木,于是“反对内卷”就变成了“反对价格战”,甚至是“反对市场竞争”;建议“当纯电车占有率达到50%时,政府部门研究一下油电同权”,变成了“广汽要求即刻实施油电同权”,甚至上升到这是公然和国家既定的新能源战略唱反调的高度。

在网络水军的误导和煽动下,被情绪裹挟的吃瓜群众们迅速聚集,他们义愤填膺,对曾庆洪个人和广汽集团大加挞伐。

为消除公众误解,广汽集团官方微信和视频号11日专门做了发布,对曾庆洪董事长在论坛上几个引起争议的观点进行了完整地再现。相信看完之后,任何理性的人都不会认为曾庆洪的发言有任何不妥的地方。

曾庆洪应邀参加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主题是“长期主义与行业未来”,作为嘉宾曾庆洪的《坚持长期主义,坚守使命初心,共创中国汽车新未来》的主旨演讲是和论坛主题相契合的。

01,“油电”最终必然“同权”

既然有人可以在行业论坛上公开呼吁政府“尽快禁售燃油车”,曾庆洪为什么不可以呼吁政府研究一下“油电同权”——而且还是在“纯电车占比达到50%的时候”呢?

如果自家的电动车做得不好,销量很低,呼吁油电同权可能有为自己利益鼓与呼的嫌疑。然而,广汽却是国内新能源销量的头部企业,广汽埃安长期位居国内纯电动车销量前三,去年,广汽集团新能源车销量近55万辆,同比增长77.6%,自主品牌中新能源车占比高达58%——这应该是除比亚迪之外传统主流汽车集团中新能源车占比最高的。

所以,曾庆洪“研究一下油电同权”的呼吁,还真不是完全从广汽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实在是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局着眼。

广汽在新能源车市场上的领先地位背后,是在智能驾驶、动力电池、高效电驱等关键核心领域的持续重大创新,图为广汽自主研发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以上,将于2026年装车。

事实上,按照国家的规划,电动车的补贴和优惠都是阶段性的,这几年补贴和优惠已经大幅退坡。油电最终必然同权,这不仅是整个汽车行业也是新能源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公平的市场和消费环境的前提——电动车各种税费的长期减免,对广大燃油车用户显然是不公平的。

当触发一定条件时实行油电同权,这是行业有识之士的共识,今年1月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就撰文表示:“燃油车既限购还限行,而且还要交上万亿的燃油税收,在新能源车销量已经占30%的情况下,需要同车同权,推动燃油车用户正常消费。”

到底什么时候“油电同权”可以讨论,但最终必然会油电同权。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能接受,都要反对,都要骂娘,那他一定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途毫无信心的彻头彻尾的失败论者!

02,内卷的尽头是每个人都沦为失败者

如果说对“油电同权”起码还有一个触发条件的争议,那么全行业乃至全社会应该没有人不反对低级的内卷。

正如一位行业大佬所说,“卷本身就是一个贬义词”,是我们对当下所处困境的一种无奈的吐槽。

市场经济需要竞争,良性的、正常的市场竞争是通过创新提高行业门槛,提高盈利能力,加速优胜劣汰,最终达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同步扩大。

而那种单纯的价格竞争是形不成优胜劣汰的,因为盘剥员工、加班加点、全员996、极致压榨供应商,甚至是降低质量和技术标准,这些不是创新,大家都会!这种做法不可能带来产业链整体收益性的改善,不可能带来总消费需求和总市场规模的扩大,反而会导致整体需求的萎缩,这就叫内卷。

很遗憾,现在我们就深陷越来越严重的内卷之中而无法自拔。内卷下去当然不是办法,这是社会共识——难道有人主观上喜欢内卷?内卷都是迫不得已的!

内卷的深层次原因是需求不足。

本来有的搞地产,有的造手机,有的做家电,有的造汽车,突然之间,大家都涌到一条赛道上来,而市场还是那么大,想不卷是不可能的。

过度内卷的后果大家都看到了,也正在承受——现在的汽车行业,面子还不错,去年产销突破3000万辆,出口世界第一,尤其新能源车产销量占了全球6成!但里子其实已经很不堪了!主机厂亏钱、经销商亏钱、供应商亏钱、整个产业链都在亏钱或者勉强支撑——即使不亏钱的,也在降薪、裁员,大家的收益和收益预期都在变差……

这种恶性循环还会持续多久?没有人知道。

如何结束这种无效的内卷?可能更没有人知道。

我只知道,如果哪一天普通人的普通岗位都被消灭了,市场也就不存在了。

消费者消失了,资本还有什么用武之地?“创新”还有什么意义?所以,资本的贪婪其实也只是在饕餮自己的未来,在给自己掘墓。

良性的竞争应该是真正的创新驱动的,而真正的创新应该以能否提高最广大群众的整体收益和扩大社会总需求为标准。如果任资本恣意地赚取最后一个铜板,剥夺普通人的最后一份收入,把每个小商户、普通人都困在他们精心设计好的算法里,这个社会只能在更加内卷中让所有人都沦为失败者。(文|青主)

1 阅读:156
评论列表
  • 2024-06-13 20:32

    国家战略刚好跟你的反过来,价格不压低,别人凭什么买你的,眼光要放长远

  • OK 3
    2024-06-14 09:57

    广汽靠两天田躺赚二十多年了,不思进取

  • qian 3
    2024-06-12 22:18

    有那个车企公关总经理可以比肩老总频频出挑衅其它车企老总???天下车企第一大奇闻。

  • 2024-06-13 08:35

    价格战?比亚迪负债七成,广汽财大气粗,真用钱砸市场,抢订单,不出三个月就要你比亚迪被债主追着砍[呲牙笑]

    用户75xxx18 回复:
    别笑死人了,是个人都知道广汽连自主品牌都用了一堆日系零件,连埃安电机都是日本的,赚的钱大头都给小日本了。真打起来,广汽不用两年直接原地逝世[哈哈笑][哈哈笑]
  • 2024-06-14 13:57

    最起码在公开媒体上见过有的厂家面对消费者的质疑的时候企业管理者敢说消费者诟病我们的产品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下一步我们预计在某个时间段或者时间点做出改进,广汽别的没学会和小鬼子学会了“精益生产”,例如22款gs8的车机问题,厂家的回应是他们没问题,有问题的是消费者要求太高,有问题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要求,问题存在,但改进没有时间要与技术部门对接,不回答假设性的问题等等这些,也别杠,杠就把厂家回复贴杠精脸上。

  • 2024-06-13 06:50

    此文章句句在理,支持你再发好文章!另外加一句,比亚迪应该把失业的都招过去,他不是月卖百万,够大够强,因为他是有社会良心责任的好企业,否则就应该告他。

    orthop8 回复:
    企业的社会责任还有利润高时应予员工分享红利(加薪),社会消费才会增长,比亚迪的水军忽略了产品一个重要的成本是人力成本,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制造成本高的原因。
    orthop8 回复:
    脱离社会的是水军,为了金钱乱墨别人,水军的宇宙第一是比亚。
  • 2024-06-15 13:30

    你让本你让个屁啊[敲打]人家比亚迪说的很明白了,现在降价就如桌面打牌,你明知自己手里一手烂牌却硬要跟,这不是自己找死吗?打牌还有一个规则,打不过就过,没人逼着你亏本都要跟[得瑟][呲牙笑]

  • 2024-06-16 07:39

    一个烧油直接把废气排放在周围污染城市的车,一个用电废弃物有集中处理不直接污染城市的车,凭什么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