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才走红的向梅,风光背后的痛与泪,71岁息影,86岁在家养花

瑜児高清剪影 2022-09-30 22:28:25

向梅在电影《保密局的枪声》(1979)中的影像在我国电影界,很多明星都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一举成名的。而当下中年演员普遍没戏拍,普遍焦虑。尤其是中年女演员,陷入事业瓶颈,好多中年女演员,都感叹接不到戏。但也有的电影演员到了中年,才蜚声影坛。如20世纪70年代末的向梅,就是到了中年才走红的女演员。

向梅在电影《蓝色档案》(1980)中的影像她就像一朵迟开的花,在电影圈摇曳生姿,大放光彩……20世纪80年代初向梅在《我的机遇——挫折和奋斗》一文中就曾坦言——我的一生,可说是机遇和挫折折交织在一起,值得庆幸的是,“四人帮”被打倒后,运气又一次降临到我头上。我接连塑造了三个女性:史秀英、张志新、沈亚奇。

向梅在电影《保密局的枪声》(1979)中的影像亲友与观众的贺信不断,报刊上接连发表文章,给予肯定和鼓励。俏皮的北京人流传说:“三枪打出个向梅”;新闻工作者则以动听的“中年闪光”“后来红”来赞誉我。【童年的兴趣】向梅原名武相梅,1937年8月出生在北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北师大教生物的教授,母亲曾担任过教养院副院长。

向梅高中毕业照姐妹八人,还有一个小弟弟,她排行老三。小时候,妈妈常给向梅姐妹们讲故事,带着他们做游戏。向梅的大姐武豫梅文艺细胞多,常常编些逗引大家兴趣的小节目,带着小妹妹们在家里表演,她们把厅堂当舞台,把破床单挂起来作幕布,有的报幕、有的当演员,大家都演得十分认真。

有时,她们还请来爸爸、妈妈当特别观众。在这种相当于“小品练习”的游戏活动中,向梅的兴趣最浓,演得也最象,爸爸妈妈也竖起大姆指称赞她说:“小三子演得真逗人喜欢!”从小就培养了她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的表演兴趣。后来,大姐进了电影学院专修表演,以后又专门当了导演;二姐专攻美术,五妹武季梅迷上了舞蹈。

向梅在大学时留影向梅在中学时代就是学校中的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在北京人艺演员的辅导下,曾演出过《灰姑娘》等剧。她在高中毕业时,由于当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不招生,所以她就报了中央戏剧学院。

向梅在电影《雾海夜航》(1957)中的影像可是在温习课程时,班主任突然找她谈话,说清华大学新成立了一个保密系,在他们学校挑选了两名考生,其中一名就是她,国家的需要就是个人的志愿,于是,她又重新填写了报考志愿书。由于从文科改报理科,仓促应试,成绩不太理想,1955年被天津大学建筑系录取了。

向梅在电影《雾海夜航》(1957)中的影像【照片的开端】1955年9月1日,向梅离开了家来到天津,开始了大学生的生活。她学习非常努力,幻想将来当一个建筑工程师。1957年1月,在她的生活中出现了巨大的转折。向梅后来回忆说——“那是大学二年级期末大考的前三天。一个风雪交加的下午,我正在宿舍复习功课,一封信被随便地从门缝下投进来。是寄给我的,落款为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

向梅在电影《女篮五号》(1958)中的影像“我不解其意地把信拆开,天哪,是邀请我参加谢晋(1923-2008)执导的体育故事片《女篮五号》(1958)。我呆住了。从天而降的喜讯搞得我晕头转向。三天之后我就去上海了。”“一年之后我才由我的一位远房亲戚的口中得知了我收到的那封邀请信的奥秘。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我这位上海亲戚在报纸上看到谢晋导演为《女篮五号》招选演员的启事,她两年前到北京旅游时见过我,知道我很喜欢文艺。”

向梅在电影《女篮五号》(1958)中的影像“于是,她找到我的外婆,从外婆那里拿了一张我新拍的照片,转托朋友将照片送给《女篮五号》摄制组制片主任丁里。就是这张照片使我参加了《女篮五号》的拍摄,并改变了我今后一生的生活道路。”很多人都认为是谢晋发现了向梅。其实这并不完全准确。因为真正将她领进上影厂的人是丁里!

向梅在电影《女篮五号》(1958)中的影像当时向梅在照片中显示出的文静气质,以及颇有特征的脸型,吸引了丁里注意,觉得她的气质接近《女篮五号》中的汪爱珠,于是向谢晋推荐了向梅。【严格的益处】向梅在参加拍摄《女篮五号》和《红色娘子军》(1961)时,导演谢晋对演员要求很严格。他要求演员对角色要有真情实感,要有切身的体验,不允许有丝毫表演的痕迹。

向梅在电影《红色娘子军》(1961)中的影像这对向梅能够顺利走上银幕有至为重要的影响。向梅刚进《女篮五号》剧组的那阵子,老是一门心思地等着老演员来教戏,等着导演来排戏。可是,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导演谢晋与大家见过面后,根本不提演戏的事,却让演员们严格按照一般篮球队的编制,在专门聘请来的上海女篮教练的指导下,由扮演教练的老演员刘琼(1913-2002)带领,每天进行严格的篮球训练。

向梅在电影《女篮五号》(1958)中的影像那些演女篮球队队员的姑娘们,都是些经过正规体育训练的球场能手,在训练时,她们都比较轻松。而向梅从小就不喜爱运动,身体娇弱,性格文静,从来没摸过篮球。训练时,她根本合不上来,还常常闹笑话。教练就对她进行单个辅导。

向梅在电影《女篮五号》(1958)中的影像“谢晋在剧组不断强化我们,使我们在开拍之前便深入到角色的行动、思想、感情中。真苦真累呀,尤其对于象我这样体弱的人。我,咬紧牙关一步步跟上去。数月之后,居然练得膀大腰圆,有些象运动员了。”

向梅在电影《女篮五号》(1958)中的影像日复一日,周复一周,紧张的训练,累得她腰酸腿胀,使她顾不得再去想演戏的事了,这样一来,真正开始拍摄时,向梅压根儿没有感到是在演戏,她觉得仍象在训练场一样,很自然,因此,她扮演的汪爱珠真实极了。继《女篮五号》不久,谢晋在导演《红色娘子军》时,又让向梅担任了红莲的角色。

向梅在电影《红色娘子军》(1961)中的影像向梅接受了这个较为重要的任务后,深入生活,与当年娘子军连长一起生活了一个较长的时间,深切地感受到了当年红色娘子军在战火纷飞中,陶冶、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和心灵上的美,对向梅塑造红莲的形象,得到了很好的启示。向梅在谢晋的启发帮助下,把红莲这个谨慎小心、内心深处充满了对旧社会的愤恨的苦姑娘演活了,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向梅和祝希娟在电影《红色娘子军》(1961)中的影像向梅在《扮演红莲琐忆》的文章中写道:“为了追求镜头拍摄的最佳效果,我们必须清晨两三点钟起床拍日出,白天拍日景,傍晚等日落。海南岛天黑得很晚,回驻地吃晚饭总要在九点左右,晚上还要排练第二天打算拍摄的场面。”

向梅在电影《红色娘子军》(1961)中的影像“年轻人贪睡,总觉得睡不够。第三天又必须咬着牙起宋。天天如此。经过前后三年的苦战,《红色娘子军》打响了,我也基本上完成了我的角色扮演任务。”她后来回忆起和谢晋合作时说:“谢晋导演是对艺术要求极其严格的人。我们在拍摄现场说说笑笑,受到他严厉的训斥。无论化妆、服装,甚至我们出于生活习惯,在服装内穿着现代的紧身内衣,他都要干涉,是他把我推上一条正确的创造道路。”

向梅在电影《红色娘子军》(1961)中的影像【做戏的痕迹】在拍完《女篮五号》后,她被天马厂正式吸收为正式电影演员,不仅受到了重视,还得到了重点培养,相继拍摄了《雾海夜航》(1957)、《千女闹海》(1958)、《两个营业员》(1958)、《重要的一课》(1958)、《布谷鸟又叫了》(1958)等片。

向梅在电影《布谷鸟又叫了》(1958)中的影像不过她在从影的道路上,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时期里,她以为自己会演戏了,拚命在“表演”上下功夫,结果,做戏的痕迹越来越重,忽视了演员要对角色有深刻真实体验的要求。而且很多人都在背后说向梅是一个并不会演戏的女明星,只是很幸运碰到了一个好导演。

向梅(右)在电影《布谷鸟又叫了》(1958)中的影像“我毕竟是一个不曾接受过正规表演训练的演员,根基太浅,还不大会独立地创造角色,有时成功了,不明白是怎样成功的,有时失败了,不明白是怎样失败的。”向梅后来真正想明白了一件事,很坦承地直言“那个时代的影片绝大部分是工农兵题材,我的形象和气质与工农兵相距甚远。虽然我进行了刻苦练习,与具备工农兵气质的其他演员相比,我仍旧是事倍功半的。”

向梅在电影《红色娘子军》(1961)中的影后来,在拍摄《红色娘子军》时,谢晋导演对她的“调教”又让她在银幕上绽放光芒。但她在内部却“听到了可怕的非议:戏太温。”毕竟祝希娟饰演的吴琼花过于耀眼夺目,而且一脸的“苦大仇深”状受到欢迎,而且祝希娟不是本厂的人,那时的上影系统本身也有一些矛盾:又想秉持曾经的“摩登女性”,但时代又需要他们必须推出“新的女性”。

向梅在电影《雾海夜航》(1957)中的影像但厂里招进来的很多女演员,在气质上始终是“暗度陈仓”,无法“代言”新的女性形象。这一点就不如当时的长影和北影,向梅的被指责自然就有“恨铁不成钢”的复杂情绪。【自信的丧失】1963年,她在参加拍摄喜剧片《柜台》(1965)时,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一些原因,向梅演来演去不理想。

向梅和秦怡在电影《北国江南》(1963)中的影像“我从未接触过喜剧表演,性格爱好又相距过远。导演不时要在场的老演员为我作示范表演。这个人这样演,那个人那样演,我不知学哪一位的才算是好。”“导演用尖刻的语言挖苦我,我只有一边拍戏一边把苦涩的泪水往肚里咽。直到领导决定更换演员,我才松了一口气。”

向梅在电影《北国江南》(1963)中的影像这之后,她有好几年没有拍戏,只是在《金沙江畔》(1963)和《北国江南》(1963)两部影片中担任过两个不太重要的角色,再也没有出现过象汪爱珠、红莲那样的光彩。“各种批评纷纷向我飞来。从此,我扮演角色的机会少了,开始体会到坐‘冷板凳’的苦恼。”在这样的环境下,向梅曾一度陷入了艺术创作的困境。她曾经灰心过,怀疑自己不是这块料,想重砌炉灶,改行干其它工作。

向梅在电影《雾海夜航》(1957)中的影像向梅在这时想起了和她合作过《雾海夜航》的老演员齐衡(1912-1972),在她当时事事如意时对她说的话:“你作为一个演员,条件并不好。如果不加倍努力,将来是没有什么大出息的。”“那时,我不以为然,对他这突如其来的忠告只是愣了一下,没有往心里去。摔了跟头,我才痛苦地怀疑自己:向梅,向梅,也许你真不是一块演员材料?……我,几乎丧失了演员最宝贵的东西——自信。”

向梅和迟习道一家三口【命运的转折】1964年以后,向梅先后在本厂搞了一年“四清”,后来又去山东农村当了一年“四清”工作队员。刚回上海,就碰上“文化大革命”,她的丈夫迟习道进了牛棚,她也曾被隔离审查了4个月,然后又进了干校。

左起:赵静.向梅.朱曼芳.张瑞芳.王丹凤向梅的丈夫迟习道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艺术系,同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历任创作集体负责人、副厂长、常务副厂长、艺委会委员等职。向梅和迟习道于1959年结婚,向梅在拍摄《红色娘子军》时生下儿子迟晶。在干校的数年间,虽然与艺术的联系被切断了,却使她增长了不少生活知识。

向梅与儿子、儿媳合影实际上在十年动荡中,她的生活意志反被磨炼得更坚定了,对生活、对社会的体验与理解也不断深入了,这对她中年以后,创作上又进发出新的火花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自从我参加拍摄的影片《北国江南》遭受批判以后,我与银幕就此一别14年,不知为什么,就是在那挨批、挨关、茫茫然不知所以的岁月里,表演艺术仍旧未能在我心中死去。”

向梅在电影《东港谍影》(1978)中的影像1976年打倒“四人帮”之后,向梅才又在《东港谍影》(1978)这部反特故事片中、扮演了一位觉醒了的特务老婆。虽然她在这部影片中镜头不多,但却帮助她解除了镜头前的陌生感和长期脱离专业之后的紧张感。但这部电影是她正式重新迈向银幕的第一步,她开始积极寻找命运的转折点。

向梅在电影《东港谍影》(1978)中的影像1978年下半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常彦约她在《保密局的枪声》(1979)中扮演史秀英一角。这部影片是根据小说《战斗在敌人心脏》改编的,向梅对它比较熟悉,很早以前,曾经看过这部小说,过去也常听人家讲过一些他们从事地下工作,机智斗敌的故事,所以,欣然接受了任务。

向梅在电影《保密局的枪声》(1979)中的影像后来,她又亲自走访了一些地下工作者,被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所感动。影片完成后,得到了观众的欢迎,很多城市都在24小时不停地放映这部电影。

向梅在电影《保密局的枪声》(1979)中的影像当时厂里不同意她去拍《保密局的枪声》,因为厂里已经先答应珠影借她去拍电影,结果向梅第一次“造反”,跑到齐闻韶(1915-2001)厂长那里据理力争,说珠影的角色不适合自己,后来齐闻韶承担了“不讲信誉撕毁合约”的指责。后来向梅说:“幸亏我造了一次反,这样才有了我第二次艺术生涯的开端。”

向梅在电影《保密局的枪声》(1979)中的影像【赵丹的表扬】1980年1月,向梅又接受了惊险故事片《蓝色档案》(1980)的拍摄任务,她在这部影片中担任主角沈亚奇。这个人物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但她却是以国民党银行经理及中统局大红人的公开身份从事工作的。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把三重身份集于一身的人物,是个关键性课题。

向梅在电影《蓝色档案》(1980)中的影像她查阅了许多档案资料,走访了一些工商界的老实业家,又请教了一些艺术界的老前辈,逐渐地领会了角色的基调,风度和色彩。同时,她还抓业住这一人物她与丈夫和女儿的感情线,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向梅在电影《蓝色档案》(1980)中的影像“为了区分史秀英和沈亚奇这两个有些近似的人物,为了掌握住她们的风度,我从站式、坐式、走式练习起,努力改变自己的日常习惯姿态。就拿穿高跟鞋这样的小事来说,过去没穿过,穿上它路也不会走。我就在每晚下班之后,把最高的高跟鞋穿上踱步到深夜。”

向梅在电影《蓝色档案》(1980)中的影像由于这部片子是惊险片,如果过多地渲染人物之间的感情,又会冲淡惊险性,她十分注意把握规定情景和人物感情之间的关系,既充分表现出这个人物的高贵品质,又显得真实可信。这部片子放映后,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另外她在上海电视台录制的电视报道剧《永不调谢的红花》中扮演的张志新,感动了全国的观众。

电视报道剧《永不调谢的红花》剧照,向梅电视剧播出后,一天,她在化妆间里碰到了多年未见面的赵丹(1915-1980)。他劈头一句:“我在北京看了你的张志新,戏比过去深刻了,本人也比过去深刻了。”【71岁不再拍戏】有人说,向梅是中年才走红的女演员,背后有泪有痛,但她最终迈向了事业的巅峰。

向梅在电视剧《西游记》(1986)中的影像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向梅在电影和电视上创造了众多的、不同类型的艺术形象,而且都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左起:白杨、王丹凤、秦怡、曹禺、张瑞芳、向梅60多年的创作实践使向梅在表演艺术方面得到极大的提高,她深有体会地说:“一个演员,只要脚踏实地,虚心学习,不怕跌跤,那么他的艺术就一定会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艺术创作是艰苦的,但是路在我们脚下。”向梅于2008年就正式息影,没再接任何戏。

而她和丈夫迟习道这么多年来一直恩爱如初,相敬如宾,每次饭做好了,迟习道一定要等到向梅落座,才开始动筷子。已经86岁的向梅,退休后除了出席厂里的一些公益活动外,更多的时间都在看书和养花。而且她养的花特别好。

向梅在电影《雾海夜航》(1957)中的影像康泰用生命在演戏,到部队体验生活读烈士的诗句,妻子形象成谜达式常66万票当百花影帝,边骑车边和影迷聊天,与妻子恩爱56年为活命当上童星的牛犇,待养子如亲生,83岁入党,88岁还在拍戏因入篮球队而进影坛,周总理一个电话,请他退出“二十二大”名单晚年失忆的孙道临:17岁进大学,21岁放羊,为演李侠要求体验酷刑

0 阅读:14

瑜児高清剪影

简介:喜欢 电影 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