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华被枪毙后,康克清震怒:你们出了问题,都是在折腾你们爷爷

峻辉聊过去 2024-06-21 11:58:18

朱德总司令一生宽厚待人,是一个从未变色的共产党人。

美国作家埃德加·斯洛的前夫人尼姆·威尔斯1937在延安第一次见到朱德时,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当时觉得他是中国少有的人物,一个人道主义者,他是那样的一个军人,认为战争并不是一种功业,而是结束苦难的一种手段。这在中国更属少见,他无疑是一个宽宏大量、多情多义的司令。”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的确,朱德的仁厚一直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永别人世之前,朱德告诉妻子康克清,说:“我去世以后,那两万元的工资存款,不留做家用,更不能给儿孙享受,要把它当作特殊党费,全部上交组织。”

可惜的是,就这么一个“家财不为子孙谋”的纯粹党员,却教出了一个不肖子孙朱国华,还犯下了流氓重罪,惹得康克清大怒。

朱国华的父母

朱老总身处大变革时代,社会风貌变化很大,同时烽火战乱一茬接着一茬,总共有过四位妻子。

原配夫人名叫肖菊芳,两人于“春城”昆明结识。那时,肖家家财丰厚,在昆明有个货栈,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一天,身居上海的朱老总要到云南陆军讲武堂参加军事考试。由于囊中羞涩,路途中感染风寒,休克倒地。

幸运的是,肖家人救了朱德,朱德在养病的过程中,述说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令肖家人心生敬意。

知恩图报的朱德,身子一天天好了起来,他就每天早上扫院子、挑水、砍柴,借以报答救命之恩。

肖家父母一看,这不是天上掉下个好女婿吗?人勤快,又朴实,还胸怀大志,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索性就将还在师范学校上学的女儿肖菊芳介绍给了朱德。

一来二去之下,两人喜结连理,不久产下一子,名为朱琦。朱琦是朱德的独子,也是朱国华的父母。

朱琦从小生活在四川泸州,抗日战争爆发后,前线战士死了一批又一批,兵员奇缺。国民党就开始到处抓壮丁,朱琦不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面对“国破山河在”的现实危局,国共两党冰释前嫌,再次联手,关系也缓和了不少。

后来,在周恩来的努力下,组织上找到了朱琦,并将其送到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1938年,朱琦又来到了延安,进入中央党校学习理论知识。

毕业后,朱德将朱琦送到了一线战场,让他去扛枪打鬼子。

一次战役中,朱琦腿脚负伤,成了甲等残疾,也就来到了后方,被分配到抗大七分校的校部,当队列科的科长。

中国人天生就喜欢当“红娘”,组织上也十分关心朱琦的个人问题,就给他找了一个名叫赵力平的女子。

赵力平,生于1926年,老家是河北定县,其家族很早就参加了革命。

起初,赵力平并未看上朱琦,这倒不是嫌弃他腿有残疾。一是赵力平年纪太小,刚满18岁;二是婚姻是人生大事,赵力平孤身在外,没有得到父母允许,自然是不愿意贸然成为新娘。

三是赵力平问过同学,说:“指导员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是总司令的儿子,我跟不跟?”同学说:“肯定不跟,大官不自由。”

几个月后,组织为了让两个人互相了解,就将赵力平从女生大队调到了七分校校部,分配在队列科当参谋,负责统计工作,归朱琦领导。

朝夕相处,赵力平也渐渐感受到了朱琦的个人魅力,懂得分寸。

比如,有一次,朱琦问参谋赵力平:“你们女生大队的指导员应该和你说了吧,你是怎么考虑的。”

赵力平回答道:“说了,我不是很愿意。你们家官太大了,我们家是小老百姓,不匹配。”随后,朱琦就默默离开,不再说什么了。

其实,赵力平觉得朱琦印象不错,对女同志十分客气,一眼看去就是个心眼实诚的老实人。

后来,贺龙又开始做赵力平的工作,赵力平也改变了原有的想法。1946年3月23日,两人在丰镇结婚,贺龙还当了主持人。

解放后,赵力平参与接管了天津的中央银行,一直在天津工作,而朱琦则留在北京从铁路工人干起。

五十年代,朱琦调到了天津铁路局,两人结束了异地生活的历史。俗话说“小别胜新婚”,两人很快就于1957年,生下了最小的儿子朱国华。

家门不幸

朱国华一出生,父母就因工作忙,将其送到了爷爷朱德那里抚养。从小,朱国华就享受了别人享受不到的生活。

在母亲赵力平的眼里:“朱国华不爱说话,也很少外出,喜欢画图。没事时,喜欢摆弄木头,制造一些写字台、单人床之类,活脱脱一个木匠。”

不过,母亲不知道的是,这只是表象而已。

1980年,作为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的朱国华走出了象牙塔。

那时,中央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国策,但推广、落实到地方还尚需时日,市场经济也还未完全建立。

对于拥有文凭的青年人,工作大多还是以分配为主。

另外,国企有一项政策,名为“顶替”,即职工退休离职或病故,可由一名子女继承其名额,这适用于所有的国企职工。

朱国华的父亲朱琦就因心脏病,在1974年去世,朱国华就“顶替” 了父亲,被分配到天津铁路局工作。

刚参加工作,朱国华十分低调,只有少数人知道他是朱德的孙子。

不过,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相处久了,同事们自然而然地了解了内情。这一点,让他成为许多女孩子心里的“金龟婿”。

在长相上,朱国华身高大约1米7,体型瘦削,但看起来很结实,五官端正,清秀中又带有一份英气,这在恋爱市场上加分不小。

八十年代,年轻人追求自由,也追求利益,或者说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如此,这是刻在人类基因深处的天性。

聚集在朱国华身边的,既有想和朱国华真心实意谈恋爱的,也有口蜜腹剑的,更有想借着朱国华的家庭背景,进而调动工作的。

在美色的利诱下,朱国华渐渐迷失了本心,先后换了许多女朋友。

由于这还算是自愿行为,尚不构成刑事犯罪,大多数也都不了了之。

可是生活在部队大院的国华交友不慎,结识了不少纨绔子弟,比如天津警备区政委的儿子等等。

他们三五成群,以帮助调动工作,邀请了许多年轻女性来家里举办聚会。酒足饭饱之后,就半强制、半自愿发生了关系。

事迹败露之后,天津市民还将朱国华的居住地,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00号,称为“淫窟”。

1983年,改革的阵痛逐渐浮出水面,伴随着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失业人员。

这些人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由此,社会恶行案件频繁发生,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

有鉴于此,邓公在北戴河发出了指令:“对于当前的各种严重刑事犯罪,要严厉打击,判决和执行,要从重,从快处置。”

为配合中央的精神,国家立法机关先后制定了许多严格的法律,包括“流氓罪”等。实际操作中,甚至出现了“偷盗一元钱”就判处死刑的决定。

朱国华的行为显然比什么偷盗罪要严重许多,无疑是犯下了“流氓罪”。

很快,朱国华就和一批犯了“流氓罪”的干部子弟一同抓进了天津市公安局看守所。

朱德孙子,竟然被抓进了看守所,这震惊了天津社会乃至整个中国社会。人民群众纷纷将目光投到天津市法院,关注着判决结果。

9月17日,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就颁布了《致全市人民的公开信》。信中显示,朱国华被定义为“流氓,强奸团伙主犯”,以暴力行为强奸了妇女8人,玩弄妇女七人,猥亵六人。其犯罪行为令人发指,证据确凿。

接着,朱国华就被判处死刑,连带的还有天津警备区政委的子女。

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朱国华在临死之前,见到了亲人的最后一面,然后就和另外81名罪犯被押往了刑场。

在多辆摩托车及警卫车的护卫下,二十多辆刑车缓缓驶过观者如潮的中山路。

只见朱国华被反绑双手,垂头立在第17辆车的前端,上身穿的是一件旧的灰色上衣,是一脸的木然。

到了刑场,朱国华等人分批在指定位置跪下,一排枪声响彻了云霄,朱国华就此倒下。

朱国华被枪毙后的第二天,康克清外出参加重要活动。途中,她主动对司机刘国和说:“刘师傅,我的孙子,昨天被枪毙了,你恐怕也知道了吧。”

刘国和停顿了几十秒,然后谨慎地说:“是的,我听说了,但没敢问你。人死不能复生,您还是要节哀顺变。不过我听其他专车司机说,您在判决书上签过字,有这回事吗?”

康克清有些激动,然后回答道:“胡说八道,王子犯法,和庶民同罪!这还用签字吗?这不过是谣言罢了。”

对于当时社会上的传闻,康克清这位老革命家一直没有正面回应。她一直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道理。当务之急,是要做好她(指的是赵力平)的工作,希望她能坦然接受。

为此,具有丰富斗争经验的康克清立即将家中子女叫到北京,开了家庭会议。

在饭桌上,康克清大谈特谈了这事的危害,还动了肝火,厉声对孩子们说道:“你们出了问题,都是在折磨你们爷爷,是在侮辱你们过世的爷爷。爷爷早就有言在先,你们如果不争气,做了违法的事情,要我登报声明,和你们断绝关系。”

在严打期间,法律面前,一律人人平等,因为流氓罪被正法的不计其数。

比如1986年,时任上海第二书记胡立教的儿子胡晓阳,上海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其五的儿子陈晓蒙,都以强奸罪、流氓罪被判处死刑。

可见,非常时期,就得用非常之法,才能稳定社会治安。

结语:

作为老革命家的康克清不包庇子孙,是共产党人的典范。更让人敬佩的是,康克清有感于朱国华的前车之鉴,临终前曾嘱咐子孙:“你们要好好地,过太平日子……不要贪污,不要犯罪……”

说完,泪水盈满了康克清的眼眶。也许,在死前的最后一刻,这就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是她最后的忠告了吧。

参考资料

《我的奶奶康克清》 解放军出版社 朱和平

《康克清:太平日子令人警醒》 红广角

《流氓罪朱德之孙枪毙始末》 往事 曹正

15 阅读:10310

峻辉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