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将回忆朝鲜战争:以为消灭志愿军一个团,却发现俘虏是韩国人

乐蓉评历史 2024-03-02 11:44:00

清长战役,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最戏剧性的一幕。

1950年11月初,美军下达总攻命令,战略目标为封锁鸭绿江,彻底消灭撤往朝鲜北部的中朝联军,在圣诞节前结束整场战争。但到了12月末,美军却在疯狂后撤,丢了平壤,丢了元山,甚至守不住38线。在华盛顿召开的一场联席会议中,美军高层甚至第一次正式讨论了是否应该承认战败的话题。

从总攻势,到总退却,再到考虑放弃朝鲜撤往日本,这之间只过了一个月的时间。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竟让美军如此狼狈逃窜,以至于被迫承认这是“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一向骄傲的美军高层,又为何将满腔怒火都撒向了韩国人,甚至不顾情面地对“友军”破口大骂?

事情的根源,是因为一则情报。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情报部门曾向“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做出保证:中国人畏惧美军实力,绝不敢参战朝鲜。结果呢?美军骑一师在云山被秘密入朝的志愿军迎头痛击,吃了败仗还不知道对手是谁。

第一次战役后,美情报部为了挽回颜面,再次向麦克阿瑟送上“厚礼”,声称他们发现志愿军有大规模撤退迹象,并判断中国参战只是为了守住鸭绿江一带,他们的真正实力不足以与美军继续作战。

这一次,麦克阿瑟又信了,并随即制定了一个宏大的战略计划:

“利用空中优势炸毁鸭绿江上所有桥梁,阻止志愿军后续部队入朝。同时发动地面攻势,东线第10军经长津湖西进,西线第8集团军由清川江北上,以钳形攻势向鸭绿江推进,务必追上并消灭撤退的志愿军主力。”

然而,这项计划后来却被无数美国人指责是“愚蠢的”,军史专家约瑟夫·古尔登甚至这样讽刺道:

“美国军方和情报界对毛主席的军事哲学知之甚少,如果他们了解过中国革命,或者看过那本《论持久战》,他们就会知道毛主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历来主张诱敌深入,因为这是战略防御中以弱胜强最有效的军事策略。”

没错,志愿军不是撤退,也不是想着守住鸭绿江,而是在执行毛主席“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略计划。在美军所谓钳形攻势的东西两线,都有一张巨大的包围圈在张网以待。这就是志愿军展开的“第二次战役”,因为主战场在朝鲜清川江和长津湖,所以美军也把这一仗称之为“清长战役”。

在长津湖,志愿军9兵团和美军陆战一师狭路相逢,进行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巅峰对决。而比起东线的轰轰烈烈,西线清川江的战斗却声名不显。“联合国军”内部对这一仗特别避讳,无论是美国人、韩国人、还是土耳其人,都不愿意提,原因就是这一仗不仅输得彻底,而且还发生了一系列的荒唐事件。

美军位于西线的第8集团军,编制相当混乱,甚至可以说是瞎搞。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按照正常逻辑,以当时美军的机械化程度和火力配备,完全有能力独立作战。但第8集团军偏偏要往主力里面掺沙子,主体作战序列除了美第1军、第2军外,还有个南韩第2军。这还不够,美第1军中加了英国第27旅和南韩第1师,美第2军里又有一支土耳其旅。

把各国部队混杂在一起,是为了强强联合?当然不是,说白了就是为了面子和利益,觉得战争要结束了,有功劳大家一起分。韩国人认为只要跟着美军冲到鸭绿江边,那就是以后立国吹嘘的资本,而美国人也需要有炮灰部队去干些脏活苦活。

但恰恰是这种心态,成了第8集团军崩溃的导火索,更直接导致了美韩在朝鲜战场的第一次翻脸。

当时南韩第2军的行进路线,被安排在整个第8集团的右侧,在他们左边的美军第2师,则是大名鼎鼎的“印第安酋长师”,一支成立于1917年老牌劲旅,曾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累立功勋。

到达朝鲜战场后,美2师一路高歌猛进,是最有希望率先打到鸭绿江边,立下战争首功的一支部队。但总攻势刚刚展开,师长劳伦斯·凯泽少将就大发雷霆,原因就是友邻的南韩部队行进非常缓慢,2天时间才向前推进了几百米,等于没动,已经被美军主力远远甩在了身后。

凯泽一开始只认为韩国人在磨洋工,一直派人催,但得不到任何反馈。直到一架美军侦察机偶然间看到这样一幕:

“中国人正在加宽一条通往的德川的道路”

这则情报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

第一、 志愿军正在向德川移动,这个方向不是在撤退,而是要发起进攻。

第二、 德川在南韩第2军的行进路线上,志愿军的进攻目标是韩国人。

凯泽慌了,他终于明白南韩部队拖拖拉拉,大概率是遭遇了志愿军的袭扰。而按照往常的经验,志愿军小规模的袭击就是为了寻找敌人阵型的弱点,这是总攻前的必要试探。凯泽不在乎韩国人的死活,但他清楚一旦南韩部队被打垮,美2师的侧翼就将彻底暴露,志愿军的枪口就能轻而易举地抵住他的脑袋。

此时唯一的指望,就是南韩部队能够扛得住打,等待美军支援。但凯泽想不到,志愿军的进攻会如此之快,而韩国人的奔溃也同样快。

就在当天晚上,战斗打响了。在德川担任正面进攻的是志愿38军,仅仅一个碰头,他们就把南韩第1师向后驱赶了2英里。志愿军的战法非常聪明,就是从薄弱点的韩军下手,以一支强劲部队突破韩军防线,然后建立阻击阵地切断退路。

在38军猛冲、猛打、猛追的“三猛”战术下,整个德川的南韩部队土崩瓦解,甚至包括南韩第7师的美军顾问团也难逃厄运,他们中大部分人被歼灭,1名上校,1名中校,6名少校则成了俘虏。

天亮之后,德川的战况被美国广播公司的播音员作出如下描述:

“大韩民国军队第二军团被歼灭。在中国军队的猛烈攻击下,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第二军团已不复存在,再也找不到该部队的痕迹了。”

在南韩部队被消灭后,下一个倒霉的就是美2师。

而接下来,就是38军的巅峰一战。从德川出发,14小时急行军70余公里,赶在敌人机械化兵团到达之前,成功穿插至三所里与龙源里,截断了整个美军的后退通道,335团3连更是在松骨峰上打了名留青史的一场阻击战。

在志愿军迅猛的穿插攻势下,整个第8集团军被打得四分五裂,所有连队都在孤立作战,他们与上级的指挥被切断,也得不到任何友军的支援,唯一的念想就是逃跑,但正面的退路又被堵死。

这是美军战史上罕见的兵败如山倒,美2师一名军官费伦巴克曾这样描写绝望的一幕:

“美军是被一口一口吃掉的,而不是被大批击溃。”

作为志愿军的主要猎物,美2师已经在劫难逃。最绝望的还是师长凯泽,他已经完全失去了部队的控制,只能待在指挥部里无能的怒吼。终于,第38步兵团团长佩洛普上校打来了第一通电话,但他汇报的消息却差点凯泽掀了桌子:

“我从指挥部看到一个整团的韩国军队正逃向我们防区,他们的部队已经被中国人粉碎了,我究竟该怎么对待这些人?”

其实也不怪凯泽发火,因为这场战役美军之所以败得如此彻底,原因之一就是南韩部队一触即溃,不仅没挡住志愿军的第一波攻势,反而转身就把美军的防线冲得七零八落。他们败退下来时的惊恐神情,仿佛见到了天兵天将一般,几乎把美军官兵的斗志都冲垮了。

要说韩国人也不笨,知道打了败仗就往美军营地冲,指望把志愿军的火力引向美军,自己则抓住时机逃跑。凯泽虽然向来看不起战斗力孱弱的南韩,但因为此时手中已经没有几支可用的部队,他只能命令团长佩洛普:

“你必须指挥他们,使用他们,笨蛋!”

几乎与此同时,为了堵住防线的漏洞,第8集团军军长沃克也下了一道荒唐的命令,让几天前刚赶到朝鲜的土耳其旅去协助美2师。

为什么说这个命令荒唐?

第一、 土耳其旅刚入朝,没有经历过任何实战检验,这个时候让他们去拦截志愿军,大概率要成为炮灰。包括美军自己都承认:这是用一个阿司匹林药瓶的软木塞去堵一个啤酒桶的桶口。

第二、 土耳其旅中连一个美国顾问都没有,又不懂朝鲜话,根本无法和友军沟通,接受作战命令就是派一个会半吊子英语的军官去比比划划。对战场情况信息不明,对敌我力量的认知也糊涂,这样的部队怎么打仗。

但令凯泽震惊的是,仅仅就在土耳其旅投入战场几个小时后,他就收到了整个战场上唯一的“捷报”,土耳其旅激动地声称:

“我们第一次与蜂拥而至的中国人交战,不仅守住了阵地,并通过白刃格斗赢得了一场浴血战斗,还抓了几百名俘虏。”

凯泽接到这则捷报的第一反应只有四个字:这不可能。整个第8集团军都败得如此惨烈,一支刚派来前线的土耳其旅就能反败为胜?为了验证这一情报,美2师情报部专门派了一位名叫耕夫路的中尉翻译去审讯俘虏。

但当耕夫路到达土耳其旅后,接下发生的事情却几乎让他奔溃。后来凯泽将军回忆朝鲜战争时,曾特意提到这一幕:

“我们审讯时发现这些俘虏根本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些时运不济的韩国士兵,他从德川附近的阵地逃出来,却误入了土耳其人的防线。那些被打死的志愿军其实都是韩国人!”

是的,那支逃向美军阵地南韩团,被不明所以的土耳其人全歼了!

无法想象,当看到美军旗帜的南韩败兵,刚以为自己得救时,就被身高马大相貌凶狠,腰挎弯刀的土耳其人杀了个人仰马翻。陌生的西亚面孔,估计南韩士兵根本猜不出对面到底是友军还是敌军,甚至惊恐地以为苏联人参战了?还占据了美军的阵地?

一名幸存的韩国士兵后来回忆到:

“我们的步兵第八师,刚刚从前线撤回来遇到土耳其旅 ,他们二话不说一阵枪打刀劈,打死我们许多人,太冤枉了。喊英语他们根本不理睬,我们见他们深目高鼻,当然知道这不会是中国人,所以只好先投降再说。回去遇到美国第八军,我们才得到解放。”

当时的南韩虽然打仗不行,但又是出了名的嘴硬脾气大,要知道自己的士兵被土耳其旅如此歼灭,大概率要向“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告状,甚至会提出外交交涉。但讽刺的是,韩国人没有机会了。

在得知前线有一支陌生部队参战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也有些惊讶,当即询问参谋长解方:“土耳其旅是何物?”

解方回答:“他们有5000多人,据说打仗十分野蛮!”

彭德怀听罢只是一笑,说了句:“靠野蛮是打不了胜仗的,让38军扫了他们!”

于是就在第二天,那支土耳其旅终于见到了志愿军,这一次他们没有认错对手,因为志愿军的进攻毫不留情。一场战斗下来,土耳其旅几乎全军覆没,仅有少数连队丢盔弃甲,逃进朝鲜北部寒冷的群山中。

也许是实在碍于面子上过不去,土耳其在后来回忆这场战斗时,还在炫耀自己的英勇:

“军官把他们的帽子扔到地上,以此为线,命令不许后退一步,要与阵地共存亡。”

不过志愿军士兵对土耳其人的印象确实深刻,这支部队虽然打仗一般,但斗志却强,美军、英军、韩军只要被包抄,必会撤退,但土耳其人却会坚持到最后。而且在那些土耳其俘虏的屁股后,都会别着几个朝鲜式的铜碗,原因是他们以为这些铜碗都是金子做的,要带回去卖钱。

而更为讽刺的是,在土耳其带回国的战利品中,有一面特殊的旗帜,而缴获的来源正是与南韩军队的那场战斗。当时南韩部队里有几位国军派来的指导员,在被土耳其旅开火狠打后,他们就随手掏出了旗帜,想要证明自己的身份,但看到土耳其人还是照打不误,也只能无奈扔下旗帜逃命去了。。

战后打扫战场时,土耳其人捡到了这面旗帜,虽然后来也知道自己闯下大祸,闹了乌龙,但这面旗帜却舍不得扔掉,后来就放在伊斯坦布尔军事博物馆里面,成了他们作为展示的重要“战利品”,下面的注明文字为:

“朝鲜战争中缴获的旗帜(中国民国),20世纪”

根据美军自己公布的资料,整个清长战役,人员损失最大的是在长津湖的陆战一师,紧随其后就是美2师。美2师战前统计是18931人,战后只收拢了8662人,这还不包括配属给他们的土耳其旅和南韩军队的损失。

战后,逃到后方的美2师师长凯泽被解除职务,成了朝鲜战场上美军首个被解职的师长,好面子的美军高层还给他找了个体面的理由“患了很严重的肺病,必须去医院治疗”。不过凯泽自己对此却是很不服气,认为自己的失败都是形势所迫,是韩国人坑了美2师。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在志愿军的后续攻势下,美2师在朝鲜打了4年,败仗吃了一箩筐,师长撤了好几任,已然没有了任何体面。

33 阅读:20299
评论列表
  • 2024-03-04 08:03

    雄兵出击,势如破竹!

  • 2024-03-16 20:19

    那支土耳其旅终于见到了志愿军,这一次他们没有认错对手。

  • 2024-03-03 16:10

    美帝就是一纸老虎

  • 2024-03-03 23:13

    南朝鲜

乐蓉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