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闪电战为啥在苏联折戟沉沙?其实苏军并不强,德军败在不知情

古今话聊 2024-04-23 04:52:44

可夫毅然决然地对莫斯科附近的德国军队展开反击,就在此刻,德国遭遇了开战以来的首次溃败。

十二月初,苏联趁机收复了罗加切沃、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克林、加里宁、沃洛科拉姆斯克等俄罗斯周边的重要军事据点。

一九四二 年四月,苏联虽付出伤亡和被俘七十多万人的惨痛代价,却成功地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驱赶至距莫斯科一百乃至三百五十公里以外的地带,最终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辉煌胜利。

苏联此番大捷,彻底击碎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抵御侵略的决心。

在后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闪电战再度失效,苏德战场的攻守形势发生逆转,世界法西斯战争闪现出胜利的曙光。

闪电战为何在莫斯科铩羽而归?

闪电战在二战初期可谓光芒万丈,在欧洲人的观念中,法国的整体军力明明高于苏联。

然而,法国在短短一个多月内便被德国以闪电战击溃,苏联似乎也理应成为德国的囊中之物。

可最终,德军却未能在两年内攻克莫斯科。

如今回首往昔,德军的闪电战无论是在战略还是战术上,几乎都毫无差错,这场涉及上百万人大混战的失败,想必是交战双方在指挥、作战、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所致。

其一,自上而下的轻敌心态,致使战争准备严重匮乏。

或许是闪电战在西欧战场上取得的超乎寻常的巨大胜利,给予了包括希特勒在内的德国上下莫大的信心。

连拥有百年“地表最强陆军”的法国都能击败,更何况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没多久的苏联。

德军在对苏联发动战争时,对于苏联的国力与战备并未进行充分的探查,对于闪电战若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之外的战略战术也未进行有效的规划,整个军事行动缺乏协调性与可行性。

在战争中,对于苏联的情报工作更是严重不足,严重低估了苏联红军的战斗能力,也未能有效预想到整个战争环境,尤其是严寒天气对德军的严重制约。

其二,与苏联的经济实力失衡,导致战争供给力缺乏持久力。

德国在战争初期虽取得了一连串的成功,但其自身的经济体系并不具备持久的战争能力。

他们的军备生产能力有限,难以满足长期战争的需求。

而苏联却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军工大国之一,拥有庞大的资源和生产力来支撑战争,德国的经济劣势最终致使他们在长期战争中无法与苏联相抗衡。

当闪电战无法在短时间内取胜后,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苏联经济能力对于战争的供给力优势就持续显现。

这一点在后来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也清晰可见,德军总是在一场大规模军事进攻眼看即将成功之际,就被苏联红军的持续反击所挫败。

其三,希特勒的横加干预,错失了众多良机。

对于二战时期的德国而言,希特勒诚然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国家领袖”,在他的引领下,德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德国的版图也创下历史之最,但他绝非一位可与拿破仑比肩的伟大军事家。

德国对苏联的整体战争决策缺乏一个有效系统的体系,希特勒也常常根据个人好恶肆意干预军事行动,这在即将歼灭敦刻尔克英法联军之际下令停止进攻时体现得最为明显。

在希特勒的干预下,战场上时常出现临时换将、指挥混乱的状况。

同时,军官之间的内斗和缺乏合作也严重影响了德国的战争进展。

战场上的士气、供应补给能力、情报失误等因素,都使德军丧失了与苏联的战争优势,逐步走向失败。

二战过后,虽然再未出现像二战那般规模浩大的闪击战,但闪击战其实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处处可见其影子。

尤其是当现代战争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后,突如其来的闪击战变得愈发可怕。

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之下,空中力量的机动力与火力早已超越二战时的装甲集团,其速度之快、机动能力之强,令地面防御力量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如今,为了防范闪击战的打击,唯有加速新军事变革,形成令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的优势,方能使敌无机可乘。

0 阅读:347
评论列表
  • 2024-04-27 22:56

    自古都是胜者为王败者贼。号称天下第一骁勇善战的德国陆军没有打到克里姆林宫城下,反倒是自己的国会大厦让人家打了个稀巴烂[呲牙笑]

  • 2024-05-11 20:21

    强不强是相对的,一点边防军还把日本鬼子唯一的装甲师团打的满地找牙。人家还有主场优势,爆兵优势,天气和地形优势

  • 2024-04-28 22:57

    德国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意大利拖了后腿,不管意大利就拿下了莫斯科。而是美国援助苏联,前期的苏联就人多武器落后,根本没得打。只要没有其中一样就拿下莫斯科了

古今话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