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踢脚线”越来越流行?入住后才知道,原来好处这么多

家居小秀才 2024-06-11 13:06:26

踢脚线,看起来好像不起眼,但它们可是我们家居装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它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还能在打扫卫生时保护墙面不被弄脏。

市面上的踢脚线种类繁多,比如有瓷砖的、实木的、铝合金的、石材的等等,我们可以根据家里的风格来挑选合适的。

我记得我当初不太懂,就随便装了传统的踢脚线,结果后来用起来特别不方便。

后来在网上看到很多装修案例,才发现有人用“嵌入式踢脚线”,真是太有创意了!我都有点后悔,想重新装修一次!

传统踢脚线有哪些缺点?

1、容易落灰

传统的踢脚线安装方法,是使用胶水或水泥将其固定在墙上,这会在墙面和踢脚线之间形成一个小小的“凸起”,即便是极薄的踢脚线,也无法避免这个问题。

这个凸起就很容易积累灰尘,甚至变成清洁的盲区。时间一长,如果不定期清理,缝隙就会变得黑乎乎的。

每次进行大扫除,都需要蹲下身来,用抹布细心地一点点擦拭。这样一来,不仅清洁起来费时费力,而且效果还不一定理想。

2、美观度不足

现在的家居设计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美观性,传统踢脚线那种简单直接的造型,可能就稍显老土,不太能跟上现代家居的审美潮流,尤其是用现成瓷砖裁的,更是十多年前的做法了。

另外,传统踢脚线在颜色和材质上的选择比较有限,很难做到与整体家装风格完美搭配,融入家居环境。

3、耐用性问题

传统踢脚线因为是直接粘贴在墙面上的,所以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力的破坏。

比如家里的宠物或者小孩子不小心撞到,踢脚线就可能发生破损,甚至需要更换新的。

如果是胶粘的话,随着时间的增加,胶水的粘性变差,还可能会自然脱落,影响美观。

4、家具不能靠墙

传统踢脚线由于具有一定的厚度,当它粘贴在墙面上后,会占用一定的空间。这就意味着,一些家具,比如斗柜、衣柜等,无法完全贴合墙面,从而造成空间上的浪费。

对于小户型住宅来说,这一点空间都非常宝贵,这种空间的浪费更是需要避免的。

“嵌入式踢脚线”有什么好处?

嵌入式踢脚线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它就是嵌入墙面的踢脚线,与墙面平齐,看起来更整洁,而且打扫起来也方便多了。

1、美观大方

嵌入式踢脚线由于是完全融入到墙体里面的,就没有了传统踢脚线那种突出来的部分,让墙面看起来更加平坦,也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干净利落,现代感满满。

2、节省空间

因为嵌入式踢脚线与墙面平齐,所以它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如此一来,一些柜体就可以完全贴到墙面放了。

虽然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空间,但是对小房子来说,也算是一个大大的加分项了。

3、保护墙面

踢脚线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墙面不受撞击和摩擦,尤其是家具在移动或在拖地时可能对墙面造成的损伤。

而踢脚线由于是嵌入到墙里的,也避免了自身成为撞击点,更加可以作为隔离与缓冲,减少外物对墙面的磨损和划痕。

“嵌入式踢脚线”的安装方法

1、墙角开槽

开槽的高度应该是地砖的厚度加上踢脚线的高度,再加上1厘米的预留空间。

假设地砖的平均厚度大约是4厘米,那么开槽的高度就可以这样计算:

4厘米(地砖厚度)+ 踢脚线的高度(假设为5厘米)+ 2厘米(预留空间)= 11厘米。

所以,开槽的高度至少需要10厘米。

2、踢脚线高度选择

一般来说,市面上的踢脚线高度有4厘米、6厘米、8厘米等几种。

如果是极简的装修风格,那么就选择4厘米高的踢脚线;如果担心日常清洁时拖把蹭到墙面,造成污渍,那么就用6厘米高的踢脚线。

超过6厘米的踢脚线就不建议选择了,会显得层高很矮,而且看起来很难看。

3、踢脚线固定方法

首先说一点,别用那种普通的水泥砂浆,因为全瓷砖不吸水,根本粘不住。

可以用这两种方式:

①瓷砖胶。

记住,得选那种符合《JC/T 60006-2020》标准的瓷砖胶,别被那些包装上没写标准的给骗了。

别挑C1型的,那只适合瓷片。要用就用C2增强型的,粘得更牢。

②用发泡胶加上3秒强力胶。

先拿个水平仪画好线,把踢脚线摆好,然后用3秒胶粘住,这玩意儿粘得快,三两下就粘牢了。

接着往里面打发泡胶,这活儿简单得很,自己动手就能搞定,还能省下一笔安装费。

写在最后:

虽然踢脚线工艺看起来不起眼,但嵌入式踢脚线最近几年它可是越来越受欢迎了。这从侧面反映出,现在的装修不仅仅是为了“能住”,人们也开始追求更高的装修品质了。

0 阅读:0

家居小秀才

简介:分享家居知识、装修干货、避坑指南!